【摘 要】計算機基礎課作為一門中等職業學校各專業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其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關注。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讓學生對上計算機基礎課敬而遠之。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愛上計算機基礎課呢?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通過師生關系、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闡述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更好的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實效。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基礎 興趣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22-0192-02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已逐漸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作為現代人工作的得力助手,計算機的重要作用已愈發明顯。因此,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技術自然成為現代人在綜合素質方面最起碼的要求。這一點對于歷來以動手能力培養和技能掌握為抓手的中等職業學校來說顯得更為突出。作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只有通過提升自身的知識能力水平,掌握相對全面的技術,才能在當今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到一席之地。但要看到的是,入讀中職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底子較薄、基礎較差、接受能力相對較弱的現狀。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的發展。當然,也應該看到的是,學生對計算機普遍還是有興趣的,中職生也不例外。只不過中職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玩游戲、看電影等簡單的娛樂活動上,對系統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技能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這當然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但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是否也應該思考一下教學設計是否有不足之處,是否還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上課時,是否真正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了呢?如若尚未做到,又該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愛上計算機基礎課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將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結合筆者自己的教學實踐,從多方面來闡述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的興趣。
一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基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在理性和情緒方面的互動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主導,而學生則是主體,教學效果的達成要通過學生的學才能得以體現。因此,師生之間融洽的關系和默契的配合是教學能否成功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只有在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古語所言的“親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一視同仁,尊重學生,不能因為偏愛部分優秀學生而冷落另一部分后進學生。只有真心實意地熱愛和關心學生,本著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態度,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融洽的師生關系還表現在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上。與學生經常性的溝通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溝通可以是教學方面的,亦可以是思想和生活方面的。學生通過與教師的交流,能夠體察到教師所具備的專注精神、充沛情感、堅強毅力等積極的職業特質。而高尚的人品和嫻熟的溝通技巧也能讓學生對教師心生敬佩,增強對教師的信任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情感。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就經常與學生溝通,特別是與新生的第一次交流,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水平,為以后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做好鋪墊。另外,學生也樂意與筆者談論思想、生活、職業等方方面面的事情。如此良性的互動,保證了學生對教師的認同感,并且為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奠定了基礎。
二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關鍵
傳統的計算機基礎課往往都把教學重點放在計算機基礎的理論知識上,這就造成了教學模式大多是通過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很多原本對計算機懷有相當興趣的學生,也在這樣一種死記硬背的機械模式下,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甚至出現了恐懼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筆者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對中職生而言,在計算機方面的要求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使用計算機,能夠把計算機當成一種工具并會借助這個工具為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服務。因此,作為中職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完全不用強求學生學會所有的計算機知識。這也意味著在教學理念上應有別于傳統,要有其獨特性。“理實一體,注重實踐”是筆者認為與當前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較契合的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筆者也以這個理念為指導安排教學。在講授一些必要的理論知識時,運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方式,借助多種教學手段使原本生澀難懂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學生能夠聽懂,又不感覺乏味,自然就不會抗拒課程。當然,僅僅這樣是不夠的,要充分運用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給他們以自由的空間,布置適當的任務去引導他們完成,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在完成任務后,成就感油然而生,自信心也得以提升,對后續的課程充滿期待,形成了良性循環。因此,先進的教學理念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
三 多樣的教學方法是保障
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的作用,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其在教學中顯現出來的優越性已愈發明顯。作為中職校的計算機教師,應該首當其沖,結合自己的專業優勢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這一手段來輔助教學,這便可以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計算機基礎課一般都配有較為豐富的教學資源,網絡上也有大量的參考資料。教師借助各種各樣教學效果的展示,讓學生通過聲、形、感等多種不同感官,對所學知識產生全方位的感知,從而加深印象。例如筆者在講解計算機組成和原理這部分的時候,先通過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展現相關內容,然后借助實物展示,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進而讓他們試著組裝。實踐證明,學生很樂于接受這樣的上課方式,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被逐漸培養起來。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這個方法在筆者的教學中經常用到,表揚和鼓勵不僅針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那些每次只有些許進步的學生,哪怕只是提高了一點點,也要適時地表揚,課堂氛圍在這種良性的互動中逐漸變得融洽、和諧,學生的進步得到了認可,學習的積極性也被很好地調動起來。
四 投其所好、正確引導是上策
愛玩是人的天性,對于十六七歲的中職學生來說,玩更是占用了他們平時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精力。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普及,現如今玩的形式已逐漸轉向計算機方面。現在的學生很多都熱衷于電腦游戲、網絡聊天、聽音樂、看電影,這在中職學生中尤甚。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學生的這些愛好為突破口因勢利導,在組織課堂教學時融入游戲的成分,勢必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進行打字練習時,可以運用金山打字通等教學軟件,此類軟件的功能豐富,通常還帶有游戲模塊,可以組織學生借助打字游戲進行比賽,這樣的方式學生樂于接受,能夠實現讓學生在玩中做、在做中學的目的。又如,在介紹Windows文件基本操作時,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情境,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去,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玩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和操作技能,何樂而不為呢。筆者有幸聽過一些高水平計算機教師的示范課,就看到有教師在講解Windows文件基本操作時,設計了一個以尋寶為主題的游戲,設置了藏寶、尋寶等多個環節,整堂課就以這一游戲展開,游戲結束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所需了解的知識和技能。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就被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所有學生都沉醉其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五 緊密結合本專業是動力
計算機基礎作為一門普及類課程并不是為某個專業開設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專業背景,對所教授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期更加貼合學生所學的專業為專業服務。例如,針對文秘專業的學生,提高文字錄入速度并熟練掌握文字處理應作為重點去關注;而針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顯得更為重要。筆者長期從事會計專業的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工作,由于專業的特點,會側重講解電子表格的運用,重點加強對函數的使用尤其是財務函數的介紹。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與專業相關,勢必會促使他們更加自覺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不管學生學的是什么專業,只要教師能夠圍繞專業特色,對所教知識做適當延伸,學生的求知欲也會得到激發。
六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讓學生真正喜歡上計算機基礎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關鍵。這對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地努力探索。如果學生不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定會最終愛上計算機基礎課,那么教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參考文獻
[1]宋錦飛.如何提高職校學生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的興趣[J].教育信息技術,2011(5)
[2]陳艷紅.淺談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3)
[3]彭菲.淺談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興趣與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2009(12)
[4]王永梅、王冬平.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初探[J].合肥學院學報,2005(15)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