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也擔負著記載信息、傳承人類文化的重大任務。語言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歷史的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語言的發展。語言的發展大致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關鍵詞】人類社會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201-01
語言是一種獨特的社會活動,同時也是一種自然活動。狹義上的語言是指人類所使用的語言。但從廣義上來講,語言不僅存在于人類社會,也普遍地存在于整個自然環境中。人類有自己的語言,動物也有它們自己的語言。當然,人類的語言與動物的語言有著質的區別。動物只能通過幾種(最多幾十種)叫喊聲或面部表情、肢體動作來進行簡單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動物語言的表現是由現場的刺激引起的,它所能傳遞的信息種類是非常有限的,是更為封閉的系統。相對于動物語言,人類語言具有無法比擬的先進性。人類語言具有功能開放、構造靈巧、便于習得等優勢,這也決定了人類語言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注定要在整個世界大環境中占據主角的地位。
當然,人類語言能夠達到目前這種高度發達的程度,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由于不同地區人類文明起源的時間也不盡相同,這個過程在不同的地區也是有長短之分的。
在原始社會之前和原始社會的前期,人類作為一種具有高智商的“動物”,那時候,人類語言跟動物語言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也還處在一個受外界刺激而發生本能反應的階段。但雖然當時人類還是“動物”,人類本身就具有其他動物所不能比擬的高度思維能力和靈活的發音能力。而且在人類的進化歷程中,直立行走、手腳分工、制造工具、組成社會這些重大的步驟都為語言的初步形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語言的產生,勞動是起了巨大的作用的。人類的祖先在長期維持生存的勞動中鍛煉了自己的大腦,改造了發音器官,又在共同勞動中產生了組織、協調、交流思想的需要,這種需要和現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最終促成了人類語言的產生。
語言是人類和其他動物分道揚鑣的最后的、最重要的標志。語言的產生,也直接促進了人類文明的誕生和發展。所以,在今天看來,那些人類文明發源比較早的地區,也應該是人類語言的發源地。如中國的黃河流域、西亞的兩河流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等等這些地區,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人類語言誕生較早的地區。語言是人類脫離動物界而進入“人類”的一個分水嶺。作為一個新事物,語言一誕生,就有效地指導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促進了人類文明由采集階段向漁獵階段和農耕階段的過渡發展。反過來,生產活動的增多又促進了語言的發展。在原始社會的后期,人類語言的發展開始由語音層進入符號層了。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人類不止可以說話,也可以書寫文字了。以中國為例,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中都發現了少量的語言符號。在北方,也發現了古代游牧民族在巖石上刻畫的少量語言符號。再經過一個漫長時期的發展,到了商周時代,中國出現了比較系統的語言符號,我們稱之為甲骨文(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字),也有的稱金文(刻在器皿上的字)。而西方,也在落后中國上千年后,出現了比較完整的語言符號系統,即拉丁文,現代的英語、法語、德語等西歐各國語言都是由古典拉丁文發展演變而成的。古典拉丁文是西歐各國語言的源頭。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地方,如非洲、中美洲等地區也相繼產生了語言。但這些語言都隨著當地文化的消亡而相繼消失,或者隨著當地文化的衰落,這些語言在整個世界語言大家庭中顯得微不足道了。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的語言大約有五千多種,這些語言大多數都是在人類文化發源地區產生的,同時,又憑借這些文化區對其周邊地區的影響,開始向四周傳播。有一部分語言就是從傳入的語言發展而來的。這些語言都融入了這些民族的特色文化元素。如朝鮮語和日本語就是依托漢語而產生的。在現在的朝鮮半島和日本都可以見到許多漢字,其中有一些漢字還是中國早就不再使用了的。
語言一旦產生,就會憑借本民族的文化影響力而向外傳播。漢語是較早的進行傳播活動的語言。因中原文化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是領跑全世界的,到唐朝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為核心的東方文化體系。在這一體系中,漢語被一些民族主動地引入本國家。而西方,在完成了全球探險航行后,開始了大規模的對外殖民擴張活動,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國、荷蘭、法國等國家。這些國家在進行殖民擴張活動時,也將本國的語言帶到了殖民地。因而,殖民地的本土文化遭到侵襲,其本土語言或者被西方語言完全取代,或者被西方語言擠壓得在本土僅有立足之地,而沒有行腳之路了。而今,許多非洲本土的國家絕大多數都不使用自己的本土語言,而是使用西方國家的語言了,如英語、法語、意大利語等等。拉丁美洲國家幾乎都是用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而大洋洲和南亞的國家,又基本上都是使用英語。當今的世界語言分布格局,大致上就是在西方國家不斷進行殖民擴張,也就是16~20世紀這段時期內形成的。這一時期內,西方語言的傳播,全都是西方國家憑借其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而進行的,是強迫落后民族被動接受的。這無疑對落后民族的文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許多民族的文化都是在此時衰退的,或者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然而西方語言的傳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方式的傳入和傳播,有利于全球范圍內的文化交流和經濟發展。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同時也是擔負著記載信息,傳承人類文化的重大任務。語言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歷史的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語言的發展。語言的發展大致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許多語言的內部結構也在變化發展,當今社會,還存在著許多語言學上的難題,這就需要語言學專家為之精心去研究,為人類語言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