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的創業坎坷讓謝雷知道如何說不
“快用蘋果助手”的創始人謝雷,其實是一名互聯網的“老兵”。1999年至今的十余年中,他的三次創業,幾乎參與了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崛起。
第一次創業是在1998年,19歲的謝雷做了一個周星馳.com,成為第一批國內個人站長。該網站的流量一度超過貓撲,被稱為當時“中國互聯網七大圈子之一”;還請來周星馳本人作其代言,出了國內第一本《周星馳不完全手冊》。周星馳.com在2001年并給了千龍網,謝雷退出管理層。
第二次創業,謝雷成立的公司叫壁虎。從2004年開始做了6年,公司員工最多時超過100人,也是騰訊、巨人等大公司的合作伙伴。國際上知名的紅杉是其投資方—“當時感覺整個互聯網最好的資源都在向我們靠攏”,回憶當時,謝雷這樣說。壁虎致力的產品是一項游戲內置廣告技術,可以讓游戲公司不需要改一行代碼,就能在游戲畫面中某一處植入廣告,比如在《傳奇》畫面中放上一個麥當勞招牌。“當時我自己覺得技術很牛,但做了好幾年后才發現實際上是有問題的,因為這個產品廣告商和游戲公司都不接受。”謝雷對《時間線》說。
廣告商不接受,原因有三。首先,游戲用戶屬于三低人群:收入低、學歷低、年齡低,沒有廣告價值;其次,廣告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幾乎都是三四十歲,年紀較大,思維較傳統,員工不敢把廣告投在老板看不到的地方;第三,廣告形式太新,以至于其效果無法監測。而游戲公司因為自身業務非常盈利,收入并不依賴廣告,對這種內置廣告技術也不感興趣。甚至還擔心壁虎這種技術,會影響玩家體驗和安全性。
可以省掉游戲開發商很多開發量、且能讓廣告交互性更強的此項技術,竟出乎意料的沒有市場。
須知,從2005年到2010年,壁虎作為國際上最早做這種廣告技術的團隊之一,深得投資方紅杉賞識,稱“第一次看到中國人的技術走在國際最前沿”。最后卻不得不承認,它的市場并不存在,“這很痛苦。當紅杉的A輪第二筆投資即將到位時,我們自己決定結束”,憶起當時,謝雷頗有“壯士斷臂”的意味。
謝雷認為,基于興趣的第一次創業,導致選擇領域較小,即使做得再好,最后價值也很有限。基于技術的第二次創業,也并不正確—“可能這個技術根本就沒有用,但我非要找出一個怎么用,就是錯誤的”。經歷兩次坎坷之后,謝雷將出發點鎖定在研究用戶需求:“創業首先一定要找到用戶強烈、普遍、高品位的需求。其次,產品一定要超出用戶預期”。
第三次創業,謝雷做了“快用蘋果助手”,一個能幫助iPhone用戶快速安裝應用的工具。他將之定義為“抓住了用戶痛點”,而對用戶痛點的敏銳捕捉則被認為是整個團隊之前十幾年的積累。新公司在今年4月份開始籌備,7月份產品發布。兩個半月后,“快用蘋果助手”在國內已有超過100萬名用戶,而這之前基本沒有做過推廣。
回憶前兩次創業,謝雷認為第一次創業讓他學到了基本步驟,例如如何到工商局注冊一家公司。第二次創業讓他和團隊成為一個能打仗的團隊:了解敵人是誰、敵人的能力、敵人的思考方式,用戶是誰、用戶的思考方式等等。
謝雷的三次創業,幾乎貫穿中國互聯網的幾大發展階段。對此,謝雷最深的感觸是,今天大環境對創業者的要求非常高,以及團隊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一個非常完整的團隊,你就死定了”。
即使一個團隊擁有很好的技術、找到用戶需求,也并不能稱之為“完整”。不完整的團隊,必定意味著浪費時間。在謝雷看來,技術、產品、運營、市場、融資能力、政府關系和BD中任何一項不過關,都會完蛋。“1998年互聯網早期階段,只要發現一個領域馬上去做,是很少有競爭對手的,有充分的試錯機會。而今天任何一個機會,當你看到時會出現100個團隊殺出來跟你打”,謝雷認為在面對如此多的競爭對手時,比拼的不再是爆發力,而是耐力和誰能不犯錯。謝雷將這些思考也貫徹在本次創業中,將過去技術話語權偏大的團隊做適度調整,尤其加強產品和運營。
當下創業環境中,平臺性項目越來越難做,因為國內互聯網巨頭有非常明顯的優勢。謝雷傾向于做內容和做創意,認為在用戶基數不斷擴大和用戶需求不斷豐富的過程中,內容和創意的機會會越來越多。
“創業過程中,我個人心態也經歷過很大的變化。一開始只是做個人喜歡的事,后來發現,這樣不行。第二個階段開始有一些具體的目標,比如個人財富、規模這類具體目標。30歲以后心態又不一樣了,”謝雷說,他很享受現在更加平穩務實的心態,“我現在就是想實現自己和兄弟們的幸福感。”
診斷書
公司名稱:快用蘋果助手
成立時間:2012年4月
所處行業:安裝工具
典型癥狀:不斷試錯
初診結果:用戶需求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