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豐種業所在的山東聊城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也是黃淮海區域糧、棉、油農作物的主要產地,盛產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等農作物。而冠豐種業目前的主要發展方向有三大板塊:培育盛產農作物良種、生產生物柴油和巴西棕櫚項目。其中農作物良種、生物柴油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成為與地區合作、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助力。
質量是生存之本
冠豐種業十多年來始終嚴把種子質量關,把種子質量安全看得重于泰山。冠豐種業分別在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建有常年穩定的制種基地,這些基地都是統一制度、統一管理,實行“冠豐+基地”、“冠豐+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在寧夏、山東還擁有國內一流的大型種子加工生產線,擁有一整套國內外同行業領先的從親本提純、擴繁、田間去雜、去雄授粉、清雜晾曬到收儲保存等過程的質量控制技術操作規程,建立了完善的種子質量控制體系。公司的宗旨是“農民利益高于一切,種子質量大于一切!”
冠豐在建立完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體系的同時,還建立健全了種子質量跟蹤檔案。銷售人員親臨現場為農民朋友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推廣優良品種的配套栽培技術,并及時發現種子的質量問題。在育種基地建設方面,他們層層建立質量責任鏈,戶戶設立質量鑒定圃;質量管理中監督人員將制種生產的全過程記錄在案,獎優罰劣,使制種戶由過去的被動去雜去劣轉變為主動去雜保純。
冠豐人心里始終有一盞燈,那就是種子質量管理是冠豐種業永恒的主題。如果一味地追求種子銷售額而忽視質量,最終是數量上去了,質量下來了,結果必然是自砸牌子。因此,“永遠為社會創造優秀的種子”,是冠豐種業不懈地追求。冠豐種業的掌舵人方才臣常常告誡全體員工:市場在我們心中,質量在我們手中。
人才是創新之源
冠豐種業成立十多年來,能夠從一個縣級企業迅速成長為擁有全國范圍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權,主營玉米、棉花、小麥等作物優質良種,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大型種業科技企業,與冠豐的人才戰略密不可分。
冠豐種業沒有特別的人才標準,只要是愿意為種業事業努力地人才,都可以加入冠豐。比如從國際種業巨頭美國先鋒公司引進的管理人才鄧聯武,現任冠豐種業總經理。他的加入讓冠豐種業迅速建立了國際化的種子生產加工平臺,并組建了新的管理團隊,建立了種子高端營銷網絡,打開了冠豐種業在東北、西北和華北的銷售市場。還吸引了從美國和德國等種業發達國家留學歸國的多名博士、博士后,與國內多所知名院校擁有多年生物技術產業化研究工作經驗的博士人才一道,創建了“主要農作物生物育種”國際化的研發團隊。
年輕的萬向元博士就是其中一員,他的一番話,讓記者明白了,為什么這么多人才放棄了留在國外工作生活,放棄了進國家研究機構的優厚待遇,來到了冠豐種業,“如果留在國外,或者進研究機構,前面的路我很清楚,也就是發幾篇文章,做幾個課題。但在冠豐種業我可以做技術研發、創新;我的成果可以產業化,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從而造福于這個社會,這個意義很重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再次強調全面加強人才工作。要深化人才體制改革,大力培養造就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完善人才培養、任用、評價、激勵機制。冠豐種業更是明白人才戰略對一家企業的重要,促進種業企業科技創新條件能力建設和育種人才隊伍建設,為冠豐種業的快速騰飛開辟出了一條獨具魅力的道路。
對手就是發展的動力
對于冠豐而言,起步早、發展快,很多國內種子企業并不是他們設定的真正對手,而選定好的對手,制定對的策略,將是企業飛速發展的原動力。冠豐種業把自己的對手定在了國際種業巨頭的級別上,制定了嚴密的策略,羽翼未豐之前,冠豐采取的就是“近距離學習、加速度超越”的戰術。
針對已經搶灘國內市場的國外種子巨頭,經過深入的研究與學習,總結對方的經驗,同時尋找自身的優勢,冠豐種業最終制定了一個方案,冠豐種業對此作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就像麥當勞和肯德基一樣,打擂臺,唱對臺戲。讓消費者自己選擇買誰的產品,需要做的就是緊迫盯人,嚴把質量關。種子巨頭在哪里銷售種子,我們就在哪里銷售。國際種子巨頭進來對中國的種業是個沖擊,但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學習的好機會。我們先要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后,加以創新。然后用我們創新的技術超越他們。而且,我們還要引進他們的人才,讓他們給我們的民族種業當培訓學校。以高端人才隊伍建設為突破點,打造國際化的管理團隊、研發團隊、種子生產加工團隊、種子銷售團隊等,以期整體快速地提升冠豐種業的研發、生產、經營的水平,應對國際種業巨頭強勢入侵和瓜分中國種業市場的嚴峻形勢。我們民族種業應該站在巨人的肩頭騰飛。
境外合作補充發展
冠豐種業積極開拓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實現協調發展。對國內市場做深、做透,做得更好。利用一切資源,爭取各項政策,采取各種措施,不斷開拓國際市場。不僅產品走出去,技術、人才、資本也要走出去,在農業走出去方面有所作為。境外農業資源開發與合作開辟了新的生產基地,規避了貿易壁壘,提高了國際競爭力,拓展了企業生存空間。
早在2007年,為完善生物柴油產業鏈建設,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冠豐種業多次派人到東南亞、美洲、非洲考察論證,最終成功簽署了境外投資巴西油棕種植與加工一體化項目,并且得到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的批復立項。冠豐種業“巴西油棕種植及加工一體化項目”是山東省農業走出去最大的項目。購買到這部分土地就等于購買到一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超級油庫”,其意義遠勝于拿到一座礦山,礦山十年八年挖完就報廢了,而棕櫚樹卻可以循環種植,永遠生長,源源不斷地提供棕櫚油。在巴西建造一個大型的、可以自主控制的棕櫚油控制基地,對保障我國糧油安全以及新能源的健康快速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作為農業企業,走出國門對外合作中,除了“巴西油棕種植與加工一體化項目”之外,冠豐種業目前在非洲贊比亞、蘇丹已有冠豐良種進入試種階段。
這就是山東冠豐種業,沒有吶喊口號,只是實實在在為民族種業振興努力;沒有高調承諾,只是要讓每一位農民收獲秋天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