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找不到一個確切的詞來描述今年經濟形勢的復雜程度。歐債危機一直困擾著歐洲,原本以為去年出現了一個解決方案,到今天看來所謂的解決方案還是遙遙無期。”這是記者在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全球宏觀經濟預測年會上聽到的與會專家對當前歐洲經濟形勢的描述。
說起歐元的出路,論壇上的專家們保持一致觀點,認為“歐元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不過當進一步論及歐元區的出路時,現場出現了激烈的論辯。
在外交部政策委員會委員關呈遠看來,歐債危機充滿變數,其中包括這幾個問題。首先,財政契約只是開端,解決歐債危機的關鍵是在此基礎上建立政治聯盟,然而進一步推進深層次改革舉步維艱。其次,歐盟內部的發展嚴重失衡,南北差距擴大,同時南歐國家民眾反對新政的推行,北歐國家民眾則反對納稅人的錢被南歐國家任意揮霍。再次,如果德國的資金由于各種原因不能到位,那么現行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將難以發揮作用。此外,從外部情況看,如果美國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財政懸崖”,其經濟可能再次下滑,對歐債危機雪上加霜。
“歐元區將變成下一個日本,沒有10年沒辦法起來。”帶著這樣的觀點來到現場的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師黃海洲說,“光靠市場整合不足以解決貨幣問題,貨幣后面是主權,全世界所有已知的人類歷史中,沒有通過談判談出主權的,主權只能通過戰爭。所以歐元區通過談判談出主權這個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周弘的看法與他不同,她說,“二戰以后歐洲的政治家們都在經營歐洲的統一,但是政治、外交、國防等各種統一方案都失敗了。最后得到成功的就是重啟,或者說是構建大市場,這符合經濟規律。它是用和平的方式解決了用戰爭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不能非常武斷的說主權的問題只能通過戰爭解決。歐洲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實際上已經轉移了大量主權,而且還在繼續轉移主權,這無論對于歷史,還是對于我們將來可能建設貨幣區來說,都是非常可貴的經驗。不過今天的歐洲若要恢復競爭力,就需要在大規模市場下重新配置資源,這個過程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在周弘看來,歐債危機是把雙刃劍。“如今的歐洲出現了特別困難的局面,如果繼續向前發展,就要走財政一體化的道路,最后是聯邦制政治聯盟,要實現這點,存在諸多困難。但是倒退又是沒有出路的。”
專家們普遍認為歐元區不會解體,不過也不排除部分國家有退出歐元區的可能,進而組建一個小而精的核心歐元區。正如關呈遠所說,“如果失去歐元,歐盟就不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無論是德國還是法國,都將淪為二流甚至三流的國家。實際誰也不愿意倒退回無序競爭的時代。不過現在包括希臘等國已經在歐元區內,實際上是救也救不了,那么選擇讓它退出是長痛不如短痛的辦法,等將來符合條件后可再考慮納入歐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