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整合的目的是為集中財力辦大事。財力集中后數額巨大,并隨項目進度同時在各個環節流轉。為使其安全、規范、高效運行,這筆資金該如何監管?
五道防線
“柞水是窮縣,涉農資金本身數額有限。為防止被占有、挪用或浪費,我們設計了五道防線,可以說絞盡腦汁。”柞水縣財政局局長、支農資金整合辦主任李建康說,
第一道防線,管資金的不管項目,管項目的不管資金。第二道防線,設立支農資金整合專戶,凡納入整合范圍的項目資金全部進入專戶(多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出水),報賬時整合辦按工程進度從專戶中撥付款項。第三道防線,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財政監督檢查辦公室對每個項目的資金撥付及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第四道防線,項目峻工驗收前,聘請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對項目的完成工程量及工程款使用情況進行財務決算審核,看是否專款專用。第五道防線,項目峻工驗收后,提請審計部門對項目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合法性、真實性、有效性進行審計,并會同相關部門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績效評價。
此外,縣財政局還向整合項目派駐監督員,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督,作為對資金監管的一種補充。
嚴格資金監管
為保障資金安全,柞水資金整合實行按進度撥付資金的制度。李建康說,首先,資金撥付時,由項目實施單位按進度填寫財政支農專項資金報賬撥款申請表,經業務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資金整合辦才會撥付資金。其次,經批準的開工項目,先預撥財政投資總額的40%,項目全面完工后再撥付30%,決算驗收后再撥付20%。剩下的10%作為質量保證金,待項目驗收合格一年后,如無質量問題予以撥付。再次,對驗收不合格的項目,由項目管理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督促項目實施單位進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不但停撥預留的10%質量保證金,還要追回已撥付的項目資金。
為規范資金使用,必須有一套嚴格的報賬流程加以約束。李建康說,柞水對所有項目資金支出都實行報賬制度,包括整合項目和其他項目,各項目主管部門作為報賬單位。首先,由項目建設單位填制專門資金報賬單(附支出發票、項目招投標書、施工合同書、工程進度表、工程決算報告、竣工驗收單據等原始憑證),經項目主管部門審核并簽注意見后報縣財政局審批。項目主管部門是國庫集中支付單位的,由國庫集中支付機構按批準的報賬單直接將資金支付給商品供應商。項目主管部門不是國庫集中支付單位的,由項目主管部門持批準的報賬單到縣會計結算中心辦理資金支付業務。其次,項目資金只能支付給訂立合同的主體單位(商品供應商),否則視為違紀。除將資金收繳財政外,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再次,項目資金一律實行轉賬結算,嚴禁支付現金。符合條件需直接支付的項目支出,由縣財政直接支付給提供商品和勞務的單位或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