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提高闌尾黏液囊腫的診斷及正確的處理方法。
方法:總結2005年6月~2011年6月10例闌尾黏液囊腫的診治情況。
結果:10例均行闌尾切除手術,均全部治愈。
結論:闌尾黏液囊腫易誤診為闌尾炎、闌尾周圍囊腫。術前診斷困難,手術治療是唯一治療方法。
關鍵詞:闌尾黏液囊腫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55-02
闌尾黏液囊腫臨床上少見,且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術前診斷較困難。我院2000年6月~2011年12月共診斷闌尾黏液囊腫10例,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男6例,女4例,年齡分別為42~70歲,平均53.7歲;病程2天~6個月。臨床癥狀:右下腹痛5例,右下腹包塊5例。術前8例血常規示白細胞計數增高。術前彩超示5例發現右下腹囊性包塊,5例未見明顯異常。術前診斷急性闌尾炎5例,闌尾周圍膿腫5例。
1.2治療方法。本組10例均行手術治療,其中5例因囊腫位于闌尾遠端且與周圍無粘連行常規闌尾切除術;余5例因位于近端、囊腫較大行全闌尾切除術。
2結果
10例病理回示:闌尾黏液囊腫,9例合并有炎癥。本組10例術后均痊愈出院。
3討論
正常闌尾長5~10cm,直徑0.5~0.7cm1。闌尾黏液囊腫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是闌尾炎癥致管腔梗阻所致。當闌尾管腔狹窄甚至阻塞時,其遠端分泌物不易排出,使闌尾管腔內壓力增高,大量粘液滯留于腔內,使闌尾遠端膨大,形成單純性粘液囊腫2。根據闌尾閉塞部位不同,臨床上將闌尾黏液囊腫分為兩大類:①全闌尾型:閉塞在根部,整個闌尾形成一個囊腫。此類囊腫體積大。②末端型:閉塞部距根部有一段距離,遠端形成一鼓杵或蘑菇狀3。其從病理學上可分為單純闌尾黏液囊腫、闌尾黏液瘤、闌尾粘連腺癌。單純闌尾黏液囊腫是一種瘤樣病變,闌尾黏液瘤是急性腫瘤,闌尾黏液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這三者可以看作是一個疾病的連續過程,但肉眼上無法區別。后二者破裂后可并發腹膜假性粘液瘤。
闌尾黏液囊腫大小和形狀隨黏液分泌情況和梗阻部位而不同,本組中最小2cm×3cm×1.5cm,最大6cm×5cm×8cm。
闌尾黏液囊腫的臨床診斷首先要詳細詢問既往有無闌尾炎反復發作病史,提高對反復發作性闌尾炎的警惕性。輔助檢查以B超和X線鋇餐檢查為最具有診斷價值4。但上述檢查只能提示本病而不能確診,行手術治療方能確診。由于闌尾黏液囊腫發病率低,國內文獻報道約占闌尾切除標本的0.25%~0.5%,其誤診率為89.7%5。本組誤診率100%。
闌尾黏液囊腫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切除闌尾和囊腫。具體術式與囊腫部位、大小、性質與周圍組織臟器關系而定。術中應避免囊腫破裂以免腹腔種植轉移。本組中5例采用術式為保護好腹腔臟器,輕柔操作,避免囊腫破裂,在距闌尾根部0.5cm~1.0cm處切除部分盲腸壁,檢查回盲瓣,確認縫合后不致引起回盲部梗阻后,縫合盲腸壁。另5例因囊腫位于闌尾遠端而行常規闌尾切除術。本組10例均治愈出院,無術后梗阻及腹腔種植。若術中囊腫破裂,要及時吸凈囊液,并用生理鹽水加氟尿嘧啶溶液清洗干凈。術中常規行快速冰凍切片病理檢查,對診斷為闌尾黏液腺癌者,應進一步擴大手術切除范圍,如右半結腸切除術等。術后常規抗炎對癥治療。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肇漢主編.外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90
[2]武忠弼,楊光華主編.中華外科病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16
[3]王作鑫,闌尾黏液囊腫18例臨床分析[J].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
2003,1(1):60-61
[4]周異群,主編.實用中西醫結合普通外科學[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3:576
[5]華積德,現代普通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686-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