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的變革讓人們可以暢想未來的同時,也看到了現金和信用卡形態巨變之初時的薄霧朦朧。
在線高速瀏覽視頻、欣賞大片的我們會“同情”租錄像帶,買碟片的前輩們,但是誰又能保證我們今天所做的很多事情不會在未來成為后輩們的笑談呢:也許在他們看來很多地方沒有手機信號,用花花綠綠的鈔票和樣式各異的信用卡結賬,電腦在線購物支付等等都是落后而浪費時間的事情。于他們,給錢這件事或許可以簡單到吼一嗓子或者掃下臉而已……
移動支付公司Square戀上了星巴克,星迷們的福利就是從這個秋季開始可通過Square的移動支付應用程序Pay with Square在美國約7000家星巴克分店付賬消費,用的就是讓你很爽的方式——不需要帶銀行卡,只需將應用程序下載到手機等移動設備,將支付卡與注冊賬戶進行綁定并進行有關設置后,Square能使商家識別顧客,通過星巴克的無線網絡顯示,看到顧客的照片。顧客甚至不需要刷卡或者出示手機,只需確認姓名即可完成消費。你需要做的只是在設置手機應用時使用自己的照片,并且把你的賬戶和信用卡捆綁起來。
隨著星巴克在全美范圍內開通Square,移動支付可能已準備就緒,將真正成為主流支付方式。2010年,Square公司發明了一種信用卡讀卡器,看上去就是一個小小的白色塑料方盒。把它插到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耳機插孔上,再安裝一個應用就可以刷卡了。隨后“盒子”風潮四起,這家公司的名字也無數次地被人們提及。
移動支付占山頭
不過,Square的技術背后仍掛著銀行卡賬戶,如果它走得再堅決一點,甩掉銀行卡并構建一個支付網絡,那么銀行將基本被踢出局。
據Gartner的預計,2012年全球移動支付總額將超過1715億美元,移動支付的用戶將超過2億,從2011年到2016年移動支付的平均年增長率為43%。到2016年,移動支付將形成一個價值高達617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而那時的用戶規模也將增至近4.5億。據市場研究公司IDC Financial Insights發布的最新《消費者支付調查年報》稱,美國1/3的消費者已經在利用移動設備進行支付,這一比例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多。
在日本,50%的手機用戶都有手機支付的習慣。中國的情況怎么樣呢?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趨勢預測2011—2014》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全年交易額規模達到742億元,移動支付用戶數達到1.87億,與2010年相比增長26.4%。該機構預計,到2014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將達3850億元,用戶規模也將達到3.87億。
這一切的發生也許比移動支付最樂觀倡導者的預期都要來得快。德勤發布的《2012~2015年中國移動支付產業趨勢與展望》稱,盡管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仍處于初級階段,但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已經吸引金融機構、運營商、第三方支付等企業紛紛布局。預計2015年移動支付將成為中國主流的支付手段。近場支付、遠程支付的普及率會進一步提高,近場支付有望成為主流。
行業內趨向于將移動支付分為遠程支付與近場(近程)支付兩類。遠程支付是指用戶通過向遠端發送支付或轉賬指令或借助支付工具(如通過郵寄、匯款)進行的支付方式,方式包括網銀、電話銀行、移動手機支付、ATM轉賬等;近場支付則主要指通過移動端,利用近距離通信技術實現信息交互,如近兩年興起的NFC、SWP等支付手段。
目前,全球移動支付產業可劃分為五大陣營:非接觸式支付(即用手機在POS機端支付,如Google Wallet)、移動收銀終端(把移動設備變身為POS機,如Square)、綜合移動支付平臺(PayPal、匯付天下等)、手機賬單(虛擬數字賬戶PaymentOne)、自建自用封閉平臺(星巴克),每一陣營都在蓬勃發展中,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博弈的關鍵。
移動支付對零售商的意義自不待言。全球零售商巨頭沃爾瑪就在測試一項新的支付系統——“Scan Go”,這種系統允許消費者通過手機應用掃描商品,掃描的商品條目會同步到自助支付柜臺上,消費者在購物結束時只需到自助支付柜臺上進行快速結賬。這一服務若能得到廣泛應用,將會真正改變人們日常生活中購物和付款的方式。此前沃爾瑪就曾聯合其他幾家零售商,宣布將推出名為Merchant Customer Exchange的移動支付網絡,以取代傳統信用卡系統。
艾瑞咨詢認為,大型零售企業自主研發將成為推動移動支付崛起的又一股力量。移動支付龐大的產業鏈構成決定了整個產業鏈的參與者將會遠遠多于傳統的電子支付產業,從上游的技術支持方到包括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支付企業、銀聯、銀行在內的移動支付企業,再到下游的商戶自身都有機會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而以沃爾瑪、星巴克為代表的大型零售企業也將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本優勢和線下零售行業的豐富經驗參與到移動支付崛起的大潮之中。
畢馬威會計事務所曾發布的一項研究稱,72%的企業主管表示移動支付的大規模應用是不可避免的。另有58%的受訪者稱他們的公司已經部署了移動支付系統。
“我們相信,智能手機的爆炸式發展以及廣闊的應用前景將推動移動支付快速增長,其速度將遠超我們受訪者的預期。”畢馬威全球信息、通信和娛樂業務負責人Gary Matuszak說,“隨著支付產業數家重要公司開始提供或準備提供移動支付服務,市面上已經有多種支付手段可供應用,而且緊跟著行業部署的節奏,消費者對新支付手段的興趣也日益濃厚。”
此外,盡管人們普遍認為,移動支付的發展契機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但是匯付天下發現,“移動支付”隨身靈活便捷的特性將使其在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地區也大有可為。
在非洲等一些尚不發達的國家,金融體系建設不完善,移動支付已成為人們轉賬、匯款和支付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全球最常使用手機錢包的國家有3/4都在非洲,而全球移動支付最成功的案例則是在非洲的肯尼亞,在肯尼亞,68%的成年人都在使用手機錢包,這一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匯付天下董事長兼總裁周曄表示:經過一年多在小微企業客戶中的發展,切身感受到小微企業對金融支付服務的迫切需求。推出的融合收單、網上支付和移動支付大大提升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響應周期,加速了資金周轉效率。“移動支付哪種模式會成為未來主流,現在還說不好,匯付天下主要是集成現有成熟技術滿足客戶移動支付的應用需求。”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發布的“移動支付成熟度指數報告”發現,全球移動支付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而消費者成熟度是促進移動支付技術在全球應用推廣的關鍵因素。中國大陸市場得分為36.5,全球排名第10位,主要得益于其優秀的基礎設施和消費者成熟度。
“技術基礎設施、高效的金融監管架構和強勁的經濟是移動支付發展的基礎,”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全球洞察分析部門副總裁Theodore Iacobuzio表示,“消費者成熟度和產業整合是移動支付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任何一個參與者可以獨立發展和推動移動支付,因此,支付生態系統中的主要參與者必須緊密協作以推進移動支付的發展。”
與此同時,萬事達卡也在進一步部署自己的移動支付戰略。近日該公司就針對自家的移動支付系統PayPass發布了一個軟件開發工具包,使得它可以支持Android和黑莓7平臺。通過這個開發包,移動運營商和第三方軟件開發者可以把這個非接觸式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融入到智能手機或者其他移動應用程序里面。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縱向深入發展,移動支付已成為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和核心工具之一;但移動支付在得到廣泛應用的同時,減少移動支付的安全性隱患仍是產業鏈上各企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誰殺死了銀行卡?
很明顯,移動支付技術的進步正在改變市場構成和用戶的消費習慣,銀行卡甚至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和手機合為一體。移動支付將最終威脅到銀行卡的生存,那么銀行卡會死掉嗎?什么時候交易會被移動技術接管?新的交易系統會是什么樣子?這只是一些技術專家和早期嘗鮮者的白日夢嗎?
貨幣一直都是數據的一種形式,硬幣、紙幣、借記卡或信用卡本身沒有什么價值。現在它正在經歷第二次數字進化:移動技術和云技術再次改變人們進行交易的方式
Paypal在一篇題為《No Wallet Required》的文章稱,“數字貨幣”將在未來4年內成為新的主流支付方式。“在未來幾年,我們將看到人們購物和支付的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Paypal英國區總經理Carl Scheible表示,“到2016年,你可以把錢包扔在家里而使用手機作數字錢包。我們對未來貨幣的暢想是,不管你身處何地,身邊帶著什么設備——筆記本、手機、Pad等等——都可以方便地進行支付。”
2011年Paypal在英國的移動支付交易金額達35億美元——這是去年交易金額的5倍,翻跟頭的成績似乎給了它們更多的底氣。
不過他也認為紙幣不會完全消失,但其需求量將逐漸減少。“網絡世界和商業大街之間的界線將很快消失。”他說,“今天出生的孩子將成為英國第一代‘無現金一代’,他們日后用移動設備進行支付將是自然而然的事。”
下一個10年中,錢包是什么樣?市場調研機構Pew Internet調查數據顯示,多數互聯網專家認為2020年移動支付將取代現金和信用卡成為主流支付方式。65%的受訪專家認為到2020年,大多數消費者將采用智能刷卡終端進行支付;33%的專家不贊成這種推測,他們認為到2020年,現金和信用卡將仍然是主要的支付方式,專家認為消費者對NFC技術安全性的擔憂及主要貨幣電子轉換技術的限制會阻礙移動支付的進一步發展;另外2%的專家沒有進行推測。
調查認為,消費者會或者不會在未來10年內采用移動支付方式的原因有很多。以最基本形式存在的貨幣不會消失。但貨幣將繼續轉化為真正的交易數據。就像Geoloqi公司的首席執行官Amber Case所說:“信用卡出現后支票并未消失,現金也沒有消失,雖然有一些地方只接受現金,或只接受信用卡付款,但我們仍然有3種主要的支付方式。如果有一種新支付方法加入進來,我們可能就會有4種付款方式,零售商和商家就必須接受一種新的付款方式。完全使用智能設備支付的系統可能會出現,但那時也還會有其他可用的付款方式。”
2020年以后的貨幣會是什么樣?智能手機、智能卡和數字錢包會淘汰紙幣嗎?改變交易性質所需的基礎設施已經在架設了,但還有些問題需要解決。貨幣不會在一夜之間進化,但如果科技公司和交易公司的設想能夠成真,那么新時代的貨幣就會被嵌入到智能手機中。這一切將如何實現呢?
艾瑞分析師王維東認為:“我國有超過9億的手機用戶規模,并且3G技術、移動支付技術等也漸漸走向成熟,移動支付的前景必然是非常可觀、誘人的。但現在移動支付的發展沒有迎來爆發點,除了技術、標準、安全等問題,最大的障礙應該是移動支付的行業應用還不夠廣泛和豐富,不足以滿足和引爆用戶的需求。行業的爭相投入和用戶參與意識不高形成了反差,解決它的根本辦法,就是不斷完善出成熟的商業模式,讓消費者和商戶主動參與進移動支付的產業鏈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