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中美德三國研究生教育的規模、學位制度、研究生培養方式三個層次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了中國研究生教育應借鑒的經驗,結合中國研究生教育的實際狀況提出了一些設想。
【關鍵詞】中美德研究生教育學位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1-0062-02
一 21世紀中美德研究生教育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作用
21世紀中國發展戰略將緊緊圍繞經濟平衡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國家安全戰略以及創新與開放戰略而展開。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的研究生注冊人數從2000年的301239人持續增長到2007年的1195047人,2007年研究生注冊人數前四名的科學領域為工學(436352人)、管理學(135028人)、醫學(128471人)、理學(146146人),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中國各門類研究生教育將對以上核心戰略的成功實現起到強力和決定性的支撐作用。
2006年9月27日,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網站上公布了“普林斯頓國家安全項目”的最終報告,題目為《鍛造法治下的自由世界:美國21世紀的國家安全》。報告就操作層面而言,美國對大學的RD總支出由2002年的364億美元一路持續增長到2007年的494億美元,在基礎科學研究上的支出由2002年的273億美元持續增長到2007年的376億美元,而應用研究增長相對緩慢,美國對大學R&D支出前三名的科學領域是生命科學(183億美元)、物理科學(26億美元)、環境科學(18億美元),根據美國統計局的數據,美國的研究生注冊人數從2000年的413536人持續增長到2007年的516199人,2007年研究生注冊人數前四名的科學領域為社會科學(103150人)、生物學(71663人)、心理學(60284人)、計算機科學(48959人)。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為了實現美國的核心戰略利益,特別是繼續引領全球的經濟發展,需要有新的產業來支撐,更需要以創新能力來推動新產業的發展,這就要依托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
1999年德國政府制訂了“德國21世紀的信息社會”的行動計劃,簡稱“D21”。2001年德國公布了21世紀可持續發展戰略方案。這項名為《德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方案由德國可持續發展國務秘書委員會討論制訂。到2020年,德國的能源及原材料消耗率將分別降到只有1990年和1994年水平的一半;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總量中的比例提高一倍;因移民和交通而占用耕地的情況由目前平均每天130公項降到最多30公頃;在未來10年內,小學全日制學生的比例由目前的3.4%提高到30%。此外,方案對污染物排放量、科研投入規模、高等院校的入學人數、醫療保健滿意率、居住安全、就業率、幼兒全托率等規定了明確的目標。截至2007年5月29,據德國統計局發布數據,德國碩士學位攻讀人數達55700人,比上年增加20%。2008年統計顯示,德國有1800博士后獲講授資格證,這些高目標和新課題都需要有大量高級研究人才的潛心研究,給予理論、政策、科技、手段方面的強有力的支撐,因此研究生教育就擺在重要的位置上。
二 中美德三國研究生學位制比較
美國研究生學位分兩級: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碩士學位不是攻讀博士學位者必須持有的學位(無碩士學位者年限長些),因此,對它的存在就發生了爭論。教學計劃不到1年者,一般不授予碩士學位,如果達到3年,則一般授予博士學位或某些高級專業學位(如工程師學位)。美國的大部分屬課程碩士,主要是修習1年或1年以上的碩士課程。要求至少一學期修研究生課程24到30學分,包括本專業領域的課程和公共必修課等課程。是否提交一篇論文和修一門外語,沒有統一規定。博士學位是美國大學或學院授予的最高學位,分研究博士(哲學博士)和專業博士兩類。哲學博士是一種受尊敬的最高學位,對發展科學研究工作和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有重大作用。專業博士是專攻新興學科的應用或傳統專業的應用學位。攻讀哲學博士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碩士階段,要經過資格考試并提交一篇論文;第二階段為中間階段,在這個階段必須學完碩士學位后和準備博士論文前的全部必修課,經過一次綜合考試并取得一個研究生中間學位或資格;然后進入第三階段,寫博士論文,論文應有獨創性并需進行答辯。哲學博士學位最初是學士后再學2年,后改為3年,現在規定為3~4年。近年來美國為已經取得博士學位的人設置了博士后的研究階段。美國全國科學基金會等聯邦機構為博士后研究設置了獎研金。于是一些著名大學先后成立了博士后研究機構,如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成立了高級研究學校。這種研究工作為期6~8個月甚至2年不等。
德國從19世紀以來,就只有哲學博士一級學位,1956年德國又設立了碩士學位。碩士學位在四年基礎學校之上再上九年完全中學,取得中學結業證書后,便可進入高等學校學習。德國的高等學校學習年限較長,一般為4~6年。碩士考試是對學習技術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學生進行的一種考試。德國的碩士、文憑和國家考試和英、法的碩士水平相當,和蘇聯的高等教育文憑也大體相當。在德國哲學博士學位是從事學術工作的必要條件。通過碩士學位考試、國家考試或文憑考試是哲學博士候選人的先決條件。博士論文要準備2年或更長的時間,論文應包含候選人科學研究的重大成果。論文答辯后,還有一次口試。大學任教合格證書事實上是一級比博士學位更高的學位。持有博士學位的人,通過考試,并提交比博士論文水平更高的大學任教論文,得到教授們的滿意,就被宣布獲得了大學任教資格。
三 中美德研究生教育比較
1.研究生的招收和選拔
研究生的招收和選拔是保證學位質量的第一個關鍵問題,因此,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美國研究生的錄取工作由系教授組成的招生委員會共同決定,德國博士的選拔由教授個人決定,而且主要由教授面試作出決定,沒有其他考試。教授面試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對研究工作的設想,了解學生是否有培養前途,是否能成為學者和科學家。沒有其他考試的原因是德國大學要求嚴格,取得大學文憑或碩士學位即可申請攻讀博士學位。美國的大學畢業生要申請攻讀研究生,一般提供以下文件:大學成績單;多數學校要GRE成績;教授推薦信;本人申請書。多數國家的研究生多從應屆生中選拔,都不強調要有實際工作經驗,但德國接受在職人員申請博士學位。
2.研究生的課程和論文
研究生的課程和論文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保證學位質量的關鍵。但課程和論文兩者對碩士生、博士生的要求不同。美國有的學校只要求課程學分,不寫論文。博士生的學習,主要是做研究工作和寫出論文。美國博士生有課程要求和資格考試后才能做研究工作和撰寫論文,德國的博士生主要是做研究工作和撰寫論文,沒有必修課程,但可以根據本人的需要選學一些課程。
3.研究生的導師
導師是研究生教育的關鍵人物。因為研究生主要是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學習和研究的,學位的質量有賴于導師的學術水平。研究生導師,特別是博士生導師,一般都是持有博士學位甚至博士以上學位的學者和科學家、教授和副教授,在德國必須是教授。
導師的指導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確定課題(導師指定課題,導師提出由研究生選定課題或由研究生提出由導師批準課題);批準研究計劃;在研究工作的方向問題和關鍵問題上給予指導;批準論文提綱;保證研究生工作的條件;關心研究工作的進程和教育研究生保持研究熱情;審定研究成果并作出評價等等。
四 結論
中國的學位制度發展較晚,1980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不久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等文件。從此我國的學位制度才正式建立起來。因此,為了辦好研究生教育,我們對改進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學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在我們剛剛建立和執行學位制度時,把碩士學位作為重要的一級學位是正確的,學習年限暫時適當地延長也是可以的。從美德兩國經驗看,當博士學位鞏固地建立起來時,碩士學位就成為一個過渡學位,或作為一種資格證書。碩士學位的修業年限應以1~2年為限。大學本科學習滿五年或5~6年者,應授予碩士學位或相應的證書。
第二,從美德兩國的經驗和當前科學和教育發展的趨勢看,隨著我國學位制度的實施和完善,應把科學博士學位作為一級主體學位,授予在長期科研和教學中有重大科研成就者。科學博士學位的設立是對在科學和教學中有重大成就的科學教育工作者的鼓勵,有利于科學向高水平發展。
第三,研究生院是培養碩士和博士的機構。科學博士是獨立地取得重大科學成就者。
參考文獻
[1]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學生數[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9.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 level3.jsp?tablename=1248934683653664infoid=1249 368795095163title=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學生數
[2]分學科研究生數[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9.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 tablename=1249610459599815infoid=1249431407412 220title=分學科研究生數(總計)
[4]Ever more student saiming at a bachelor master degree[EB/OL]. Statistic Bundesamt Deutschland, 2007-09-05.http://www.destatis.de/jetspeed/portal/cms/Sites/destatis/ Internet/DE/Presse/pm/2007/09/PD07__354__213, templateId=renderPrint. psml
[5]Postdoctoral lecturing qualifications[EB/OL].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2008.http://www.destatis.de/jetspeed/ portal/cms/Sites/destatis/Internet/EN/Content/Statistics/BildungForschungKultur/Hochschulen/Tabellen/Content50/Habilitationen.psml
[6]成有信.比較教育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