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人多年參加中考化學評卷工作,發現學生書面表達能力較弱,導致中考化學成績不理想。為了提高學生中考化學成績,教師應該通過規范的語言、認真的板書、準確描述的演示實驗等來引領學生書面表達,還要從課堂、作業、習題課中指導、培養學生學會書面表達,最后還要通過測驗、考試來檢驗、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關鍵詞】中考化學科評卷中考化學成績書面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1-0146-02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已成為中學教學的總體目標。在現代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下,學生的看、聽、說、讀等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書面表達能力卻明顯滯后。本人從教二十多年,多次參加中考化學科評卷工作,從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卷的答題情況來看,學生寫錯別字、答題中詞不達意、答非所問、化學用語書寫不規范、不能用化學術語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化學現象描述不準確等問題,成為制約學生中考化學成績的“瓶頸”。怎樣才能突破“瓶頸”,提高學生中考化學成績?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呢?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嘗試。
一 教師要起到良好的引領作用
1.語言規范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語言規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就強;相反,教師的語言不規范,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就弱。所以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化學用語的準確性,對化學定義的描述要咬文嚼字,不能添加,不能減少。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要惜字如金,提高課堂效率。比如,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氫氣,很多老師習慣說:“氫氣比空氣輕”。事實上,這是不規范的,應該將此說成:相同條件下,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又如,介紹第六單元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時,很多老師習慣說:“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變紅”。其實這也是不恰當的。準確講應該是: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變紅。
2.板書認真
板書是教師課堂上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方法。板書是教師特有的語言,是教師備課的結晶,好的板書可以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模糊的問題明朗化、孤立的知識系統化。好的板書可以使學生的書面表達變得簡潔、規范、條理清楚。一個教師如果板書隨意,那么一部分學生的作業也就會隨意、不嚴謹。時間一長,就有可能出現學生思維清晰,但不會書面表達的結果。考試作答時會出現“懂而不會,會而不全”的失分現象。因此,課堂上用正確的化學用語書寫,編排獨具匠心的板書既有利于傳授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如講“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的實驗時,實驗步驟可以這樣板書:檢(檢查裝置氣密性)、裝(藥品)、固(固定裝置)、點(酒精燈)、集(收集氧氣)、移(移導氣管出水面)、熄(熄滅酒精燈)。板書七個字,就能將冗長的七個步驟表示出來。又如,講第四單元“如何寫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時,方法步驟可以這樣板書:寫(元素符號)、標(化合價)、叉(交叉寫原子個數最簡比)、查(檢查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是否為零)。板書四個字,就包含了寫化學式的方法和步驟的所有內容。
3.演示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中考實驗題中,由于學生不能準確地描述實驗現象、闡述實驗原理導致失分的現象很多。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從演示實驗入手,要講清每一個實驗的原理,儀器的名稱、作用,實驗現象如何正確描述,從而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在實驗題中知道如何正確表達。比如,第二單元“空氣”,老師演示完“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后,讓學生描述紅磷燃燒實驗現象,學生會出現不準確的描述。這時老師就要在總結學生各種描述后,給出準確描述:“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并讓學生記錄在課本上。這樣就能引導學生在描述實驗現象時,用最簡明扼要的術語描述最本質的現象。
二 指導學生學會書面表達
1.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在上課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表達自己的想法,采用復述、描述、問答等方法加強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這些方法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應用語言。
課堂上對于課本上論述性較強的內容,可先由教師進行解答性論述,然后請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復述。如學生在分析通過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應得出的結論時,往往表達不正確,教師在分析講解的基礎上,可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得出“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同時也可得出結論:在化學反應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卻不能再分。學生在這種咬文嚼字的訓練中,表達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課堂上教師讓學生回答問答題時,不能只讓學生回答對或不對、是或不是,不要讓學生說“半截話”或大概意思,而是要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用準確的語言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及時糾正學生在表述中錯誤的地方,也可以讓學生互相補充,對不同意見進行爭辯,求得對問題的真正認識,使表達能力得以提高。如二氧化碳為什么能滅火?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在演示實驗之后,可由學生來描述所觀察到的現象,實驗結論可由學生討論之后由學生代表發言再相互補充。再如,在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實驗中,可先請學生說明實驗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項,教師提示學生從哪幾個方面觀察,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且準確描述實驗現象;實驗結束之后,由學生得出結論。通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描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提高了學生準確使用化學術語的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小結時,可以由學生代替教師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重點、難點,若有不當的,教師及時給予糾正和補充。學生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就能更加牢固深刻地掌握知識,同時又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2.作業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老師對每次作業精選的習題,不能只有選擇題,應給學生布置一些簡答題、鑒別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并提出解題要求。批改作業需認真仔細,要耐心地研究每個學生錯誤的原因,對癥下藥,認真記錄習題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進行及時講評,并讓學生參與講評,特別注意強調作業中化學用語的規范化,讓學生將錯題及時改正、交回,教師進行重新批改,通過各種類型的作業激發學生書寫興趣,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
3.習題課中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課上要重點指導學生解答簡答題、實驗題,由學生在黑板上板演計算題。一般解題前先由學生講解題思路,老師糾正有欠缺的地方,然后由學生板演,再組織學生講評,通過說、練、寫使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三 在考試及改卷過程中培養、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1.在測驗和考試中檢驗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在每次測驗和考試之前,老師要提醒學生作答要嚴格按平時訓練模式進行。測驗和考試后,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評卷,在評卷過程中,將學生的作答與評分標準答案進行對照、分析。通過對照、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有些題目因為學生的書面表達不恰當而不得分或被扣分,這使學生感到非常懊惱、后悔。促使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作業、測驗、考試中都非常注意書面表達。書面表達能力就能得到大大提高。
2.在讓學生編寫試卷和答案中培養、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每章節或每單元學習完后可讓學生自己出一套考題并給出答案及評分標準,老師從中選出幾套有代表性的試卷與學生一起評析,從中發現學生知識的欠缺和書面表達中的問題,并加以指導。對學校組織的月考、期中和期末考試,講評前先給出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由學生自己判分,找出問題,特別對Ⅱ卷中的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總結出學生的多種解題方法和作答方式,與學生共同評析,找出最佳方法和作答。對出現的共性問題,特別是不準確和不規范的表達,要在課堂上進行重點講評,讓學生當堂訂正,并上交檢查。考試書面表達比平時作業更能反映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印象也最深,因此考試中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化學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僅需要教師具有科學的教學方法,還需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科學的表達能力進行培養,并落實到化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只要廣大教師堅持不懈長期努力,學生的化學書面表達能力一定會有巨大提高。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