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化學實驗教學不但是學生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規律、形成化學概念、提高各種能力的最好途徑,而且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方法。使學生能夠掌握和運用一些化學原理和實驗手段,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學會辯證而客觀地認識世界,從而在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造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
一 創設情境,加強化學實驗教學中情感的培養及興趣的激發
科學研究表明,人腦的智力差異不大,即我們常說的“智商”,各人基本相同,所差的只是“情商”,非智力因素。據觀察,大部分的學習困難生,在學校外的其他活動中,表現得很能干,做事有條理,說話有邏輯。常被老師認為“很聰明,但不愛學習”,但和他們進一步的細致交流,會發現他們也是渴望把學習搞好。面對這種狀況,在實際實驗教學過程中,往往我們會要求學生上課做什么,下課做什么,成績要求怎樣等等。同時過于講究實驗課堂結構緊湊,內容合理。而不是通過培養情感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赫爾巴特說:“成功的教學要能憑借教師的高超藝術來激發學生的全部興趣。”任何成功的教學大師都是良好情感意識的培養者,都能使學生的情商發揮到極致。為此,在我們日常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求我們把情感意識的培養當做第一要務。
二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的過程關鍵在于學習者認識到自己的認知結構存在不足或錯誤,然后在外界和內部的推動下形成完善和優化認知結構的意識,形成預期的認知目標,才能實現認知結構的轉變。教師作為重要的外界因素,其引導作用不容忽視,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在化學實驗課堂上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幫助,通過滲透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進行指引。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其次,創設判斷條件;再次,形成最近發展區,獲得獨立概念和結果;最后,歸納總結,通過獲得的新概念和原有認知結構進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三 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驗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學中必須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每個問題的提出及整個教學過程,都必須是再現式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機結合,盡可能地把教學過程設計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造模式,著力營造“情感共鳴溝通,信息反饋暢通,思維流暢,創造精神涌動”的最佳意境。
傳統學生實驗多半是驗證性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是被動地參與。改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假設,然后為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進行實驗。既達到了開拓思維,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在實驗中得到加強、訓練,充分體現了科學探究的樂趣,領悟了科學的思想和精神。
四 調整實驗場所,突出學生課堂實驗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因家庭條件和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不同,課本中的一些家庭小實驗,有相當部分內容學生在家里根本完成不了。但這些實驗于教學又不能缺少。所以在教學中有必要把一些家庭小實驗放在課堂上來探究。如第三單元里的課題2“分子和原子”中的“家庭小實驗”:1+1是否一定等于2,補充在課堂中與學生共同探究。
其過程如下:用6個100mL量筒分別讓三組學生分組實驗,最后各組報告結果。下面學生大膽猜想,預測結果:

這樣能使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得出“構成物質的微粒間都有一定間隙”的結論。在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尊重的前提下,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五 注重常規教學模式
化學實驗教學中,也應做好有關實驗的教學常規,以避免學生和教師的盲目性,提高實驗的成功率。主要做好如下幾個環節:
1.要有明確的實驗教學目標
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都有體會:許多學生表現出對實驗的興趣,往往是處于“好玩”“有趣”。因此讓學生知道實驗目的和要求,是實驗教學中的重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思維才會有方向,操作才會認真。
2.充分做好實驗教學的準備工作
包括實驗器材和藥品,實驗教學程序的設計以及積極探索影響實驗成敗關鍵的因素等,教師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如何,直接影響到實驗教學的效果,因此在每個實驗教學前,教師應按課本中的實驗要求,認真做幾遍,使自己的實驗操作規范、熟練。在演練中還要研究和摸索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和實驗成敗的關鍵,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試驗中能及時提醒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成功。
3.加強實驗教學的課堂組織管理
多數初中學生把觀察簡單地理解為“看”,對看到的現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實驗完畢往往答不出產生現象的原因和實驗結論,如果他們不經過必要的訓練,那么一堂課下來,教師會疲憊不堪,學生也在嬉戲中一無所獲。九年級的前幾節實驗課是培養學生良好實驗習慣的關鍵,著重抓好實驗課堂紀律,規范實驗習慣;每個實驗完畢后要總結實驗中的問題和原因;要培養好實驗助手和實驗小組長,讓他們在試驗中協助教師指導本組的其他同學,使老師能集中精力輔助差生。實踐證明,讓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教學比教師唱“獨角戲”好得多。
總之,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的學科,在探索物質的性質和反應規律中,必須運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實驗教學。除常規的教學手段外,要用創新的思維,來探索化學實驗教學。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