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職業學校《車工》課程是機械專業開設的技能操作課程,主要學習車床的機構和操作方法以及常用的零件加工等。在車工技能訓練中如果依據機械制造的傳統訓練方法,其教學效果并不好,本人在《車工》教學中提出了利用“幾何訓練法”,恰當利用“幾何訓練法”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好地實現《車工》的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幾何訓練法中等職業學校車床車工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1-0175-02
中國加入WTO后,科技興國戰略使得數控加工行業快速發展,數控加工的工人相對缺乏,這就迫切要求職業學校培養大批在一線從事數控加工的技術工人。作為合格車工,除具備《車工》的學科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車工的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工作經驗。《車工》是中職學校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的教學目標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車工。《車工》的教學模式是實現車工教學目標的關鍵,然而技能操作教學一直是我們山區中等職業學校的困難環節,《車工》教學更是如此,歷年來我校的《車工》教學質量一直不高,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厭。由于條件限制仍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本身就是定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取、智力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師生的互動。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學生的學習更多地體現為集體學習中的單獨學習,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職校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學習自覺性較差。如何使《車工》教學走出低谷,提高《車工》的教學質量,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
一 幾何訓練法
1.概念及特點
“幾何訓練法”,就是“按照圖紙給定的工件形狀進行加工,不要求圖紙尺寸的具體精度,只要求基本形狀的表面精度的訓練方法”。其特點就是只求“模樣”不求“精度”,這樣就降低了學生在訓練中的操作難度,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訓練中達到訓練要求,取得成功。
2.內涵和實質
心理學家指出:“動機在學習中是一個很有效能的因素,它能夠大大地促進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車工技能的動機可以從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入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車工技能無興趣,則很難學好車工技能。由此,可確定“幾何訓練法”的實質就是只強調形狀和表面精度,不要求具體的尺寸要求,降低了學生在訓練中的操作難度,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訓練中達到訓練要求,容易取得成功。因而學生也就會產生“只要我去做,我也能做好”“只要我努力,我也能成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在《車工》教學中恰當地利用“幾何訓練法”,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是采用“幾何訓練法”進行教學的意義所在。
二 “幾何訓練法”在《車工》教學中的應用
近年來不少學校,針對傳統《車工》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各種探討和嘗試,有的學校又回到最初的師帶徒的車工培訓模式,由車工師傅以師帶徒的方式向學生傳授《車工》知識和技能,這種模式使學生汲取車工知識和技能的范圍受限,不能系統的學習《車工》的有關知識及技能。在當前形勢下,工廠沒有無償培訓學生的義務,有的工廠之所以愿意接納學生,或是將學生當廉價勞動力使用,讓學生從事一些簡單重復的勞動,甚至是體力勞動,嚴重地背離了《車工》教學目標。
1.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中等職業學校《車工》課程的內容實踐性、技術性、操作性比較強,但理論比較抽象難以理解,而傳統的《車工》教學是按照大綱要求,教師選擇部分內容,進行階段性的教學。由于其教學內容理論性過強,對于從未接觸過車工操作的中職學生來說,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部分學生往往認為枯燥無味,再加上其學習目的性不強,一度出現不愛學習車床操作等現象,而學生不能實際動手操作,違背了“學知”“學做”“學用”相結合的原則。
另一方面,目前中等職業學校所招的學生,基礎知識普遍薄弱,特別是對基礎差而且行為習慣也差的學生,要想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比較困難的,雖然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和研究這一部分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但總是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學生技能訓練過程的多年實踐和探索,本人發現在技能訓練中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不易接受,其主要原因在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并不適合這一類學生,而只要降低技能訓練的難度學生就容易接受、容易取得成功。在技能訓練的初始階段,對學生掌握來說難度最大的就是工件尺寸公差的控制。那么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教學方法,既能把教學中各個階段的學習聯系起來,又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呢?為此本人從2008年開始進行探討,根據教學內容和進度及各個知識點,嘗試用“幾何訓練法”開展教學。
2.“幾何訓練法”在《車工》教學中的成效
根據我校近幾屆機械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其中“學習成績不理想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太好的學生”占據了大多數,在2008級機械班的車工技能訓練中,本人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嘗試采用“幾何訓練法”。在學生練習車削階臺階、錐軸、內孔等加工方法中一改傳統教學方法中要求有尺寸和表面兩方面的要求,只要求學生在制作過程中按照圖紙上工件的形狀要求制作出工件的“樣子”,同時要求工件表面精度必須達到圖紙要求。在“車削三角形螺紋和梯形螺紋”的練習中,只要求學生按照教師的演示方法,自行調整車床的相關手柄,并能熟練地車出教師所要求的螺紋螺距,而對螺紋的公稱直徑暫不做具體要求。通過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反饋情況來看,由于學生在制作中沒有了具體尺寸的要求,學生對操作方法的理解也就不需要很透徹、很理性,而只需要有感性的認識就可以了,學起來和操作起來都覺得很容易掌握。同時在操作中也不需要有很多理論知識和一些高要求的計算,讓學生在操作中只要對操作方法有大致的了解和認識,懂得基本的操作要領就可以了。在學生實際操作中,不論是動手能力強的和弱的,還是想學的和不想學的,只要你去操作,你就能做出工件的“樣子”。教師在檢查時及時對他們進行表揚和肯定,學生就會認為:“車工并不是學不好,而是自己有沒有去做,如果自己去做了,就一定會做好,而且可能做得比老師要求的還要好”。如此,學生就會從內心去熱愛技能操作、喜歡技能操作、樂于技能操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激發和提高。
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學生對車工技能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有較大的提高。將理論知識和車工實踐交替進行,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認知。變“以教論學”為“以學論教”,讓學生在學習中手腦并用,在實踐中“學會”與“會學”,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幾何訓練法”在《車工》教學中需要不斷完善
“幾何訓練法”從表面上看似乎是降低了技能操作的要求,而實際上是讓學生避開了技能訓練初始階段中最不適應的內容和要求,為學生找到了最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基礎性操作技能訓練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能達到熟練掌握技能的各種基本操作方法,形成基本的操作意識和概念,同時要樂于學習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學習操作技能的學習方法。通過對2008級機械班的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對基礎操作技能的操作方法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熟練程度以及操作意識等各方面都要比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訓練效果好。為此,本人把“幾何訓練法”在《車工》教學中的課堂教學活動和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在教學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以教學活動為載體,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邊研究、邊實踐、邊改進。在2009級機械班的《車工》教學中,繼續加以改進和完善。“幾何訓練法”的特色與創新之處在于它把學生的技能訓練的難度進行分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訓練中達到訓練要求,取得成功,有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 《車工》教學的管理
1.資源設備合理配置
實現實訓教學效果組成鏈合理的配置設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可以實現教學正常運行,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保證學生學習好技術、技能。車工實訓教學使學生與車床對話,根據學生自身條件和機床通用性因素,把車床加工范圍合理配置。在車工實訓教學中要合理的分配師生比例,教師要全面、細微觀察學生,隨時發現學生操作動作狀況,指導學生掌握規范操作,使學生養成良好動作規范。及時發現學生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方法排除。實訓教師在實訓教學中要充分使用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把直觀教具與講解緊密結合,更好提高教學效果。技能示范是車工實訓教學中的關鍵一環,準確、無誤的技能示范使學生更直觀、準確理解技能、掌握技能。技能示范能力包括課前示范準備、技能示范、示范中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2.完善管理制度
學生學習時既要動手,又要動腦,具有一定危險性,關系到學生的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產品質量好壞。安全文明的工作態度、維護設備儀器的習慣、質量意識是在職業技能訓練中逐步形成并發展和鞏固的。教師在實訓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文明安全等意識,通過車工技能訓練,增強學生的質量觀念、競爭意識,樹立精益作業、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養成遵紀守法、勤儉節約、文明生產等優良作風。車工實訓勞動強度較大,工件鐵屑沉重,油污臟,車間環境差、噪聲較大,教師在實訓教學中要注重培養技能好、作風好的學生典型,倡導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樹立積極向上的班風,這樣更便于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更便于學生優良作風的培養。在企業進行車工實訓,要選擇大型企業、優秀企業、技術先進的企業,在企業使學生融入該企業文化,弘揚企業精神,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學習干部工人的優良作風,這些都是實訓教學的任務,有利于學生畢業后的就業。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幾何訓練法”經過實踐,我校的《車工》教學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幾何訓練法”在《車工》教學中應用是一種值得借鑒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蔣增福.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4]周莉.中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能教學方法的探討[J].改革與開放,2011(2)
[5]翟瑞波.數控加工工藝[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