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WebQuest可以理解為網絡資源的主題學習,利用WebQuest教學模式進行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充分發揮了網絡資源的優勢,不但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某一主題的知識,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可以利用WebQuest模式在現有的網絡平臺基礎上促進師生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有利于學生外延知識的擴展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中職英語網絡資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1-0191-02
在中職英語的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是由幾篇課文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每個話題都具有時代性、趣味性、知識性,且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更要注重文化底蘊和中西方文化差異。這些知識和文化的輸入僅靠英語課堂上僅有的45分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利用網絡資源來幫助。WebQuest是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開發的一種教學模式,“Web”是“網絡”的意思,“Quest”是“尋求”、“調查”的意思,WebQuest可理解為“網絡專題調查”,是一種“基于網絡資源的主題學習”。它的主要實施方式就是在網絡環境下,由教師引導,圍繞某一個主題任務來使學生完成自主學習,教師和學生在以學習為主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一 WebQuest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WebQuest教學模式體現了構建主義思想,強調學生的主觀認識,而且重視建立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情境,更強調“在用中學”,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輸入,與實際聯系較少,知識與能力培養缺乏必要的連接,學生學了但是不會用,而WebQuest教學是對知識進行主動加工,注重知識的運用和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的作用是創設情境,做學生的促進者和指導者,而不是傳統課堂教學中“知識的權威和象征”。
WebQuest學習模式體現出了合作學習的思想。合作學習主要有五個基本要素:(1)混合編組;(2)積極互助;(3)個人責任;(4)社會技能;(5)小組自評。在WebQuest小組活動中,學生們必須是積極互助的,每個學生要通過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因為僅憑個人力量是不可能完成任務的。這樣的小組合作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也會讓學生學會互相欣賞和和睦共處,培養了學生的社交能力。最后,通過小組自評和評估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學生的自我概念。
二 WebQuest教學設計的構成方式
WebQuest教學設計主要由引言、任務、過程、資源、評價和結束六部分組成,教師可通過這六部分的設計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
1.引言
讓學習者明確將要學習的內容,了解學習的目標,可以給學生分配一定的角色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提供相關的背景信息和動機因素。
2.任務
任務是對學生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描述。首先,教師要給學生設定一項任務,這一任務是要可行的和有趣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或其他資源來完成此項任務。
3.過程
讓學習者對所要完成任務的過程做詳細描述。教師要將學習者的任務分解成若干個詳細的步驟,再根據每個步驟向學習者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建議。
4.資源
這一部分包括一些學生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資源,主要是網絡資源。教師要提供相關的一些網站和書籍,當然,非網絡性的資源也可以使用。
5.評價
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采用網絡探究學習,測量學生學習結果的重要手段。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價。評價必須是公正的、清晰的、一致的,并且適合特定任務。
6.總結
這是學生進行反思、教師進行總結的階段。總結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當中到底學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包括知識、能力、情感方面的進步。教師最好要留出一定的討論時間給學生,鼓勵學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 基于WebQuest的中職英語課程《Emei Mountain》的教學設計
Emei Mountain是中等職業學校旅游專業《旅行社服務英語》中的課文,文中介紹了峨眉山的地理位置、人文環境和悠久歷史。我們要求學生從因特網上查閱與此相關的信息,并據此制作一段導游詞和服務手冊,這樣不僅讓學生對峨眉山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1.情境
峨眉山位于我國的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岳型風景名勝區,我們要為游客制作一段導游詞和服務手冊,該導游詞要全面介紹峨眉山各方面的情況,服務手冊則要詳細、清楚,面面俱到。全班同學被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組介紹峨眉山的一個方面,各組完成后相互討論、學習。
2.任務
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每4人一組。在這4個人當中,一人做導游講解,負責寫導游詞,一人做主編,負責服務手冊的排版編輯工作,一人做文字編輯,負責撰寫手冊的文字材料,還有一人負責課上成果匯報。每組的4個人要密切合作,積極互助,盡量做到講解精辟,有特點,讓游客對我們的服務滿意。各組完成后,相互做匯報并進行交流,學習討論各小組的優點。
3.資源
老師給出以下網站,這些網站都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峨眉山以及峨眉山的交通、住宿、自助旅游等情況,學生可從中得到相關的信息。
http://baike.baidu.com/view/2167.htm
http://lvyou.baidu.com/scene/view/53dddc24b39f09736a73a6ff
http://lvyou.baidu.com/scene/view/53dddc24b39f09736a73a6ff
http://www.daodao.com/Attractions-g679672-Activities-Emeishan_Sichuan.html
http://www.lvmama.com/dest/sichuang_emeishan/
4.過程
按照以下任務完成各項步驟:
第一,分組:全班學生通過抽簽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選擇課文中一個內容作精心準備、介紹及演示。
第二,準備:每個小組根據教師所提供的網站或其他資料尋找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討論:各小組同學對各自獲得的信息進行分享和討論,并選取適合本任務的內容。
第四,排版:將選定的信息、文字進行排版,排版注意文字的優美和版面的干凈,最好具有自己的特色。
第五,匯報:各小組選一位同學向全班匯報本組準備的內容,在匯報中,學生不僅要展示小組的成果,還要說出小組的構思和準備過程。
第六,評價:每位學生的成績與她在自己小組所獲得的成績相同。成績分為及格、良好和優秀。及格的標準:基本完成任務,能夠運用不同的資源(2種以上),景點介紹比較清楚,全體成員都參與了此任務。良好的標準:順利完成有關的任務,能夠運用不同的資源(3種以上),景點介紹詳細,具有一定的描述能力,全體成員參與討論。優秀的標準:很好地完成有關任務,景點介紹引人入勝,有特點,運用多種資源(4種以上),語言優美,能夠吸引游客。
第七,總結:通過本課WebQuest教學模式的學習以及各小組的相互交流,同學們已對峨眉山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有一天到了峨眉山,相信你們也可以做一個稱職的導游。
四 有關WebQuest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
1.WebQuest模式對中職英語課堂的適用性
對于中職英語課堂,WebQuest模式并不適用于教那些已經成為事實的內容,例如英語單詞等,WebQuest模式最好用于教授那些不確定的內容,那種有多種可能解決途徑的問題,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力。WebQuest的主題應該來源于生活,來源于真實的任務,使學生能夠在一個真實的事件中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教師也不再是單純的關注課本內的知識,更應關注真實生活中的問題。中職英語不僅要求學生參與英語情景中的角色表演,還要進行大量的與課堂知識相關的閱讀訓練,WebQuest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閱讀英語的方式,并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閱讀速度。WebQuest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中有很強的方向性、目的性,促使學生進行探究式、主動式學習。
2.基于WebQuest教學實效,選擇教學的時機和手段
WebQuest教學模式并不是說每節課都要用上,我們可以在每個單元結束后使用WebQuest教學模式,對教學效果進行鞏固,讓學生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并學會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WebQuest教學也反作用于課堂教學,要求教師能夠利用網絡資源與課堂信息相結合,以解決課本知識與現實的脫節問題。
在WebQuest教學模式中,我們關注的焦點始終是如何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獲得“自由”,激發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學習熱情。同時,網絡在教學活動中的出現,鍛煉了他們收集信息和對信息加工處理和利用的能力。當然,在學生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中,教師也要給予他們一定的幫助,讓他們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3.在WebQuest教學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注意教學設計的主題不能太難,太難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完不成任務,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當然也不能過于簡單,簡單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第二,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要提供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在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要及時走到學生中間,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不要讓他們做與本主題無關或是與主題相反的討論。
第四,允許成果形式的多樣性,允許結論的多樣化,不能隨意的批判學生的成果,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五 結束語
WebQuest教學模式作為網絡教學的一種方式,能夠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特點和優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在嘗試運用WebQuest教學模式之后,筆者覺得這種借用網絡信息,并結合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取代了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形式,現在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自己去研究、探索的方式,這樣不僅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體會到了樂趣,也將書本的知識融入了生活,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教師也在活動中使其自身業務和素養得到了提升。
參考文獻
[1]曹艷愛.基于WebQuest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8)
[2]何英、瞿堃.關于WebQuest式研究性學習的分析與反思[J].網絡科技時代,2007(12)
[3]唐中俊.WebQuest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陜西教育,2008(1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