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畫畫是孩子的天性,要想培養孩子對繪畫的興趣和愛好,提高孩子繪畫的技術和能力,就需要家長和教師的點撥和指導,這樣才能使他們的繪畫水平有所進步和提高。小學生學畫一般經歷以下五個階段:幼兒期(3歲半—5歲)、前兒童期(7—9歲)、后兒童期(10—11歲)、前少年期(12—13歲)、后少年期(14歲以上)。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經驗,談談如何輔導小學生學畫。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前兒童期和后兒童期,這個時期的兒童繪畫已不是幼兒期的簡單涂鴉,孩子的觀察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對世界的感知能力也有很大的飛躍,“這個時期孩子的作品,并不追求寫實、具像,對比例、結構、空間、光影的認識都很膚淺,但作品情節、內容、個人想法都有獨到的見解,往往出現荒唐、虛擬、不合理的情況,這都是正常不過的,而且往往蘊藏超強的創造能力,表現性的創造性思維開始萌芽”。這個時期中高年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很大的發展,他們會尋找各種資料,組合一些奇思妙想,其作品的比例、結構、透視、空間也初見成熟,作品也較為完整。
輔導小學生學畫一般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構圖力求大氣
小學生的畫在構圖應用上,較之一般性創作可以更自由、靈活一些,且作品充滿稚趣,我們可以鼓勵小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作。小學生的畫在構圖上常以畫面中心為作品的核心,他們先把畫的主要部分安排在核心位置,再依次向外擴展,直到畫滿整個畫面,如此的構圖處理,使作品有一種向心的聚合力,畫面富有較強的層次感。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鼓勵學生自由創作的同時,也要引導小學生遵守一些繪畫的基本構圖要求,這些要求是畫面要飽滿,前后要有主次,左右要呼應。
1.畫面要飽滿
小學生畫的構圖一般要求“寧多勿少”,他們觀察的越細致,作品表現的就越充分、越鮮明;另外,教師要對小學生作品中的物體有所要求,尤其是作品的主要形象不能太小,畫面的空白部分不能太多。
2.前后有主次
作品構圖要遵照“近大遠小”的原則,把主要形象放在前景,次要物體和遠處物體的比例適當縮小,使畫面具有空間感和秩序感,切不可“喧賓奪主”或主次不分。要注意畫面遠近景物的相互關系,物體之間可以用前后遮擋的方法來加強前后關系。
3.左右呼應
畫面中的景物和事物要與作品主題有關系,左右、上下的內容和形式,既要有區別又要有聯系。例如畫面的左邊有一個圓形,右邊則可以安排一個方形;向右飛的小鳥,可以向左回頭等。
筆者曾經教過許多孩子學畫,發現他們最初的問題大多出在構圖上。細細看他們的作品,每樣東西都畫得不錯,甚至有些圖畫的構思還比較有創意,但整體畫面看起來太零亂,主體不夠突出,所以給人的感覺不美。因此,為了解決構圖問題,我試著讓他們直接用淡的黃色油畫棒直接構圖,盡可能先將主體畫大,即使畫錯了也不要擦,將錯就錯或稍作修改,因為黃色比較淡,在給畫面上色時可以用其它顏色蓋住。把主體畫好后,再添加其它的物體形象,運用這種方法,構圖就基本比較大氣了。
色彩搭配協調
小學生繪畫中的色彩都是相當鮮艷的,這也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年紀和心理特征,那些看似“五彩斑斕”的色彩使用,其實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1.主體物可采用同色系顏色搭配或鄰近色來搭配。
同色系,如紅色系:紅、橙、黃;藍色系:淡藍、深藍;紫色系:淡紫、深紫等等。鄰近色,如黃綠色、藍紫色等。
2.主體和背景可采用相同色調搭配,也可以采用冷暖色進行搭配。
構思富有創意
有時,老師會讓學生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繪畫,但結果大多是繪畫內容雷同而沒有創意。沒有創意的作品如同機械的重復,沒有美的價值,也就沒有了欣賞的價值。因此,在輔導小學生繪畫創作時,開啟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是非常關鍵的,只有讓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繪畫作品才能融入更多的創意。
另外,筆者認為家長輔導孩子學畫的目的不是單純地為了提高孩子的繪畫能力,也不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而是通過繪畫這一審美教育來培養和塑造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品格,使他們成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創新性人才;同時,讓孩子們從事物的表象中解脫出來,進入一個自由自在、充滿智慧的世界里。在繪畫課堂中,筆者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經常在班里舉行一些富有創意的小活動。例如,組織學生玩百變魔尺的小游戲,雖然這個小游戲看起來與學生繪畫并無多大關系,但實則是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因為一根小小的百變魔尺可以隨意折出不同形狀的造型,如兔子、小鳥、烏龜這樣的小動物,還可以折出奧特曼、汽車等。這種益智游戲能夠提升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們繪畫構思的創作才能。
此外,筆者也會采用繪畫課與講故事相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構圖能力,在開課之前我會給學生們講一個小故事,讓學生按照故事內容自行構思繪畫內容。
結語:在小學生學畫過程中,小學生大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表達內心的想法,其繪畫構思也大都來源于這種意愿。因此,教師應以不干涉學生的構思為主,盡量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多給學生鼓勵和贊揚,少一些批評和指責。
| 作者單位:新鄭新村小學
編校:丁 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