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胃癌目前仍是威脅我國廣大人民生命安全的高發癌之一,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居各種惡性腫瘤之首。研究表明,與其它惡性腫瘤相類似,胃癌也是一種細胞周期紊亂性疾病,雖然仍通過細胞周期完成增殖,但由于細胞內在的遺傳物質,特別是與細胞周期性相關的遺傳物質發生了質或者量的改變,使得胃癌細胞發生無限失控的增殖,在此基礎上,癌細胞發生侵襲以及轉移。胃癌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涉及多因素、多環節的復雜的過程,其中,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導致的細胞異常增殖是該過程的重要分子機制之一。
關鍵詞:胃癌 細胞增殖 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10-01
1 與胃癌相關的癌基因
癌基因是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正常基因的一種突變形式,能引起正常細胞癌變。癌基因編碼的蛋白主要包括生長因子、生長因子受體、信號轉導通路中的分子、基因轉錄調節因子核細胞周期調控蛋白等幾大類型。細胞信號轉導是細胞增殖分化的基本調解方式,而信號轉導通路中蛋白因子的突變是細胞癌變的主要原因。已知與胃癌相關的癌基因有:c-myc、ras、hst、c-erbB-2、K-sam、N-myc、met等。這些基因的突變在腫瘤的啟動、促癌以及進展階段具有重要意義,可引起正常胃粘膜上皮細胞轉化并具有無限增殖的特性,最終導致胃癌的形成。
1.1 c-myc基因。原癌基因c-myc是c-myc基因家族的三大成員之一,c-myc基因位于第8號染色體(8q24),是一個具有多重功能的癌基因,具有轉錄因子活性,可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分化,調節細胞周期并參與細胞凋亡,具有刺激細胞增殖和誘導細胞凋亡的雙重作用。促進增殖和凋亡的c-myc蛋白功能在同一區,并且c-myc表達只提供一個啟動細胞增殖和凋亡的信號。當某些抑癌基因存在或生長因子(如IGF-1、L-2等)缺乏時,c-myc蛋白可促進細胞增殖,使細胞“永生化”,從而加速細胞增殖,引發腫瘤。研究指出c-myc蛋白隨著胃癌組織惡性轉化,其陽性率逐漸升高,在胃癌中陽性率最高,表明c-myc蛋白過渡表達與胃癌組織惡性轉化有密切關系,c-myc基因異常表達對胃癌凋亡起一個重要調控作用。
1.2 Ras基因家族。在人類基因中,Ras基因家族包括3個功能基因,即H-Ras、N-Ras、Ki-Ras基因,編碼分子量為21kDa的蛋白質,稱P21蛋白,P21蛋白在細胞質內合成,經翻譯修飾后與類脂結合,然后從合成部分轉移到質膜,定位在細胞膜的內表面。當Ras基因發生點突變而活化時,P21蛋白可為細胞生長傳遞持續性促有絲分裂信號,導致細胞不斷增殖,從而誘發腫瘤的發生。Ras基因參與對細胞增殖的調控,P21蛋白在腸化、不典型增生的胃粘膜上皮中均有陽性表達,提示Ras基因的激活與細胞增長、增殖有關,特別是H-Ras基因與胃癌關系較為密切,其所編碼的蛋白質RasP21具有調節細胞生長和生化的功能,它的異常表達對細胞惡變和胃癌的惡性表型起著重要的作用。
2 與胃癌相關的抑癌基因
細胞中存在的抑癌基因是正常細胞增值過程中的負調控因子,他編碼的蛋白往往在細胞周期的檢驗點上起阻遏周期進程的作用,如果抑癌基因突變喪失細胞增殖的負調控作用,則導致細胞周期失控而過度增值。已知與胃癌有關的抑癌基因有Rb、P53、DCC、APC、MCC等等。P53基因是迄今發現的與人類腫瘤相關性最高的基因,定位于17號染色體短臂上。
2.1 p53基因。p53基因位于人類17號染色體短臂上,具有轉錄因子的活性,編碼一個分子量為53KD的核磷酸蛋白,在控制細胞周期和細胞凋亡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p53基因分為兩種類型:野生型和突變型。野生型p53基因參與細胞周期調控,阻止細胞從G1期進入S期,對細胞分裂與增殖起負調控作用,是腫瘤抑制基因,突變的p53蛋白不能引起細胞增殖的停滯或凋亡,導致細胞生長失控,腫瘤發生。野生型p53,其所表達的p53蛋白屬于DNA結合蛋白家族,是細胞周期G1期檢查點的關鍵成分,對DNA的復制起監視作用,當p53基因突變時,其球形構象發生改變,失去與細胞結合的特異位點,細胞即失去自身監視作用,因此突變型p53可抑制細胞凋亡的發生,為惡性細胞的形成提供良機。P73基因是近年發現的p53基因家族新成員,其產物與p53蛋白具有非常相似的結構和功能,被認為是一個候選的抑癌基因,但p73基因在胃癌發生中的真正作用尚需進一步研究來證實。
2.2 PTEN基因。PENT基因是近幾年新發現的腫瘤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體10q23.3,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它一方面通過脂質磷酸酶活性抑制細胞生長和調節凋亡進程;另一方面通過其蛋白酪氨酸磷脂酶等,影響細胞的粘附、聚集,以及腫瘤細胞的侵襲和轉移。PTEN基因表達缺失可促進胃癌血管生成,并在胃癌的進展和轉移中起關鍵作用;其下調表達在胃癌的發生、進展、生長、分化和血管生長中起重要作用。
2.3 p21基因。P21基因定位于染色體6p21.2。它抑制多種細胞周期蛋白——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Cyclin-CDK)的活性,從而使細胞生長停滯。研究表明p21表達缺失通過促進細胞增殖在胃癌的發生器重要的作用,與胃癌的分化、腫瘤大小、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TNM分期、預后有關,有助于胃癌預后的判斷。
3 討論
胃癌的發生是一個復雜的分子生物學機制,涉及多種癌基因、抑癌基因等,胃癌的發生、發展中存在多癌基因的協同表達,腫瘤相關基因的改變和腫瘤惡性程度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相關性,其基因的改變有隨腫瘤的惡性程度增加而增加的趨勢。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胃癌相關基因被發現,這些基因為闡明胃癌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奠定了基礎,并為胃癌的發生風險評估、診斷、預后判斷、基因治療開辟了新的道路。因此,更多的與胃癌有關的基因尚需進一步發現與探討,它們將為進一步闡明胃癌的發病機制及治愈胃癌提供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1] 陳勁松,梁慶模.胃癌相關基因研究進展.現代醫藥衛生[J].2006(22)
[2] 王曉瑜,甘潤良.胃癌相關基因的功能和作用[J].醫學綜述,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