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與白介素-6(IL-6)在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
方法:選擇60例敗血癥急性期新生兒、56例敗血癥恢復期新生兒為研究對象,同時選擇40例健康新生兒為對照組。檢測三組hs-CRP和IL-6的水平及二者聯合檢測對診斷新生兒敗血癥早期的臨床價值。
結果:敗血癥急性期新生兒血清hs-CRP和IL-6的水平顯著高于敗血癥恢復期新生兒及對照組(P<0.05);hs-CRP和IL-6二者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均優于單項檢測。
結論:hs-CRP和IL-6診斷新生兒敗血癥快速有效,二者聯合檢測可顯著提高檢出率。
關鍵詞:敗血癥 新生兒 超敏C-反應蛋白 白介素-6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28-02
新生兒敗血癥是新生兒期的常見病與危重癥,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該病起病隱襲,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因此對于疾病的早期準確診斷是減少新生兒病死率和致殘率的關鍵。白細胞介素6(IL-6)是的重要炎癥因子,在機體細菌感染后幾小時達高峰[1]。C-反應蛋白(CRP)是反應機體炎癥水平的經典急時相蛋白,在機體炎癥反應時血清CRP急劇升高[2]。本組研究的目的是探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與IL-6在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尋找臨床早期診斷新生兒敗血癥的診斷指標。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2009年8月~2012年1月本院診治的116例敗血癥新生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2003年全國新生兒感染暨危重病學術研討會制訂的《新生兒敗血癥診療方案》,其中敗血癥急性期新生兒60例,敗血癥恢復期新生兒56例。60例急性期新生兒中男38例,女22例,日齡1~27d,中位數13.7 d,體質量2250~3800(3270.50±165.96)g。56例恢復期新生兒中男36例,女20例,日齡2~28d,中位數14.1 d,體質量2270~3780(3256.43±158.32)g。選取同期40例健康新生兒為對照組,其中男26例,女14例,日齡2~26d,中位數13.9 d,體質量2273~3790(3268.82±157.09)g。三組新生兒在日齡、體質量及性別等臨床資料方面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所有新生兒于清晨空腹采靜脈血5mL離心后置于-20℃冰箱待檢,采用雙夾心ELISA法檢測血清IL-6水平,試劑盒購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步驟進行操作。IL-6正常值<95.62ng/L。正常采用免疫速率比濁法檢測hs-CRP,正常值為0~8mg/L。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血清hs-CRP和IL-6水平比較。敗血癥急性期新生兒血清hs-CRP和IL-6的水平顯著高于敗血癥恢復期新生兒及對照組(P<0.05);敗血癥恢復期新生兒血清hs-CRP和IL-6水平高于健康對照,但二者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hs-CRP和IL-6的聯合檢測。hs-CRP和IL-6二者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均顯著優于單項檢測(P<0.05)。見表2。
3 討論
新生兒敗血癥起病隱襲,缺血特異性臨床癥狀,血培養是診斷新生兒敗血癥的金標準,但是所需時間長,易受干擾[3]。白細胞計數及分類、纖維蛋白原是臨床常用的診斷敗血癥的實驗室指標,但是這些指標均在感染后較晚出現改變,因此并不適用于早期診斷。
本組結果顯示:敗血癥急性期新生兒血清hs-CRP和IL-6的水平顯著高于敗血癥恢復期新生兒及對照組,hs-CRP和IL-6二者聯合檢測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均優于單項檢測。表明血清hs-CRP和IL-6可敏感地反應新生兒敗血癥急性期的炎癥狀態,二者聯合檢測可提高疾病的診斷率。IL-6是一種重要的內源性致熱源,其血清水平與多種疾病的發生及疾病嚴重程度相關。已有的研究表明:IL-6參與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發生發展,IL-6具有調節免疫應答和機體炎癥反應的作用[4],通過作用于B淋巴細胞導致體液免疫亢進,參與支原體肺炎的感染與肺外并發癥的免疫損傷。本組結果IL-6的敏感性優于hs-CRP,在機體發生炎癥時,T細胞、B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及內皮細胞等分泌IL-6。IL-6在機體的炎癥反應、抗感染及B淋巴細胞的增殖與分化過程中起重要的調節作用[5]。IL-6具有多種生物學活性,與TNF-α、IL-8等炎癥因子類似,均為機體復雜細胞因子網絡的重要成員。IL-6是在免疫應答早期發揮重要作用的免疫調節因子,在感染誘因的刺激下,T淋巴細胞及單核巨噬細胞活化,機體IL-6合成增加,其作用可引起免疫功能失調及損傷后免疫功能抑制。
CRP是一種非特異性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主要是在肝臟合成,其血清水平的迅速升高與參與炎性反應和組織損傷修復過程有關[6,7]。CRP參與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具有激活補體系統和促進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吞噬的作用。在機體發生炎癥反應、細菌感染、組織壞死損傷及恢復期的篩檢、預后評估與療效判定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8]。hs-CRP檢測一種高靈敏度的檢測方法,血液中IL-6、hs-CRP水平的增加,可促進CRP的合成增加。CRP值的升高與炎癥發生及組織損傷程度有關,通常在感染后6~12小時內即可測出,疾病痊愈后迅速恢復正常。加之CRP升高不受抗炎藥、免疫抑制劑、激素的直接影響,是較血沉、白細胞檢查更為可靠和靈敏的急性期反應指標。
綜上所述,hs-CRP和IL-6診斷新生兒敗血癥快速有效,二者聯合檢測可顯著提高檢出率。
參考文獻
[1] 屠秀菊.白細胞介素-6 在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診斷中的價值.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 20(7):939-940
[2] 幸軍,馮青青,周虎,等.高敏C反應蛋白在重癥急性胰腺炎診斷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探討.中國醫藥導報.2011, 8(35):56-58
[3] 林永恩,陳棟,彭小媚.外周血hs-CRP與WBC聯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診斷中的應用.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 11(30):7393-7394
[4] Chmura K,Bai X,Nakamura M.Induction of IL-8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membrane in BEAS-2B cells.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08,295(1):1220-1230
[5] 陳小琴,陳云.血清IL一6、CRP、PCT診斷價值水平對新生兒敗血癥的診斷價值.山東醫藥.2009, 49(47):1-3
[6] Heart Protection Study Collaborative Group, Jonathan Emberson, Derrick Bennett, et al.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the vascular benefits of statin therapy: an analysis of 20,536 patients in the Heart Protection Study. Lancet.2011,377(9764):469-76
[7] 解晶,喻長法,戴衛峰.白細胞介素-6、降鈣素原和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早期診斷中的價值.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2):3628-3629
[8] 莊曉嵐,何麗,朱艷,等.新生兒敗血癥C反應蛋白的檢測和評價.臨床兒科雜志.2008, 26(2): 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