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肝儲備功能檢測中吲哚菁綠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處理。
方法:回顧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540例于我科行肝儲備功能檢測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其檢測中不良反應及外滲的預防及出現不良反應的處理措施。
結果:本組病例有3例患者在檢測后出現不良反應,經積極處理后癥狀消失。
結論:吲哚菁綠在肝儲備功能檢測中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為0.56%。檢測前過敏史的詳細詢問、用藥細節注意、檢測中的觀察和不良反應的積極處理是順利完成檢測的一個關鍵。
關鍵詞:吲哚菁綠 肝儲備功能 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82-02
吲哚菁綠(ICG)作為肝儲備功能檢測用的藥物,是一種無毒深藍色色素,藥物經靜脈注射入人體后被肝細胞選擇性攝取并以游離形式分泌到膽汁,經膽道入腸隨糞便排出體外,不經腎臟排泄,不參與腸肝循環。
本文中肝儲備功能檢測應用日本光電DDG-3300K肝臟儲備功能分析系統進行,檢測方法[1]:協助病人取臥位,打開DDG分析儀和計算機,妥善連接鼻探頭并固定→選擇BV/K模式→輸入病人資料(血紅蛋白、ICG量、身高、體重)。選擇粗而直的靜脈,穿刺成功后,將稀釋成5mg/ml的ICG 10秒內快速注入。鼻探頭持續監測血中ICG濃度。檢測順利完成后拔除針頭,鼻探頭用75%乙醇消毒。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5月~2012年7月的肝膽疾病就診患者540例,所有對象均應用日本光電DDG-3300K肝臟儲備功能分析系統行肝儲備功能檢測。對象中男433例,女107例;年齡為11~88歲,平均年齡53.04±12.93歲。其中原發性肝癌320例,肝血管瘤32例,門脈高壓伴肝硬化60例,肝膽管結石27例,膽管癌33例,其它肝病68例。
2 不良反應的預防及觀察
2.1 需用藥物附帶的無菌注射用水5mL將ICG充分稀釋,盡可能現配現用,如需保存,應選擇約-4℃避光處且不超過4h,用藥需注意防止藥物溶解不均勻可能引起的檢測偏差及不良反應。
2.2 掌握藥物適應癥。檢測前詳細詢問既往史及過敏史,有本藥物過敏史及碘過敏史的患者禁忌行肝儲備功能檢測;對過敏性體質者應慎重使用或者在醫生指導及做好急救措施下嚴密觀察使用;ICG對孕婦及兒童無用藥經驗,而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低下,均應慎用;哺乳期婦女需要檢測時應停止哺乳。
2.3 心理護理。介紹檢測的基本過程及注意事項。DDG分析儀通過探頭接觸皮膚感應,檢測過程探頭與皮膚之間的接觸是否良好直接關系到檢測是否成功和結果的準確性,要求患者身心放松,平靜呼吸,無特殊情況下患者應盡量不活動、不說話。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能及早的干預處理,操作者需指導患者在檢測中如發生瘙癢,舉穿刺對側手示意;其它不適及時告知操作者,以便積極觀察與對癥治療。
2.4 不良反應的觀察。ICG含有碘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室內必須備抗休克急救藥及器材。注射藥物過程中監測儀器血氧飽和度和脈搏情況,一旦發現休克反應立即終止注射,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檢測中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口麻、呼吸促、胸悶、眼結膜充血、水腫等癥狀。如患者舉手示意時,及時觀察皮疹部位、大小及數目;告知有其它不適時,應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及癥狀,匯報醫生,根據不良反應嚴重程度,立即停止檢測,予急救措施或按醫囑予抗過敏藥物。檢測結束后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囑其平臥休息10min,并觀察有無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胸悶、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應。
3 結果
吲哚菁綠用于肝儲備功能檢測中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約0.5-2%[2-4]。有報道[2]應用ICG中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副反應,未作處理,10-30min能緩解。本組1例患者于檢測結束后出現視物模糊,全身多處癢感,經地塞米松10mg靜脈注射后癥狀逐漸消失;皮疹1例,注射藥物周圍皮膚出現單個或多個皮疹,瘙癢不適,匯報醫生后予觀察處理,約30min內自行消退。打嗝1例,匯報醫生后予觀察約20min后癥狀消失。
4 討論
吲哚菁綠(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種合成的三羰花青系紅外感光染料,分子量774196,分子式C43H47N2O6S2Na,進入血液后可與血清蛋白(α1脂蛋白、白蛋白等)結合,選擇性地被肝細胞攝取,以游離形式隨膽汁排泄至腸[5]。臨床上通常將ICG血漿清除率(K)、ICG15min滯留率(R15)用于對肝臟儲備功能的評價。雖然ICG在用于肝儲備功能檢測的不良反應報道中發生率低,本文中ICG在檢測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56%與其他報道一致,但其可能引起過敏性休克仍需重視,檢測前后做好相關的預防及出現不良反應后的積極處理,能保證檢測的順利完成及結果的準確性同時達到安全用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譚李軍,廖春燕,何松青,等.兩種肝儲備功能分析儀的臨床應用與護理[J].護理研究,2011,25(10B):2674-2675
[2] 孫淑芳,劉衛紅,董風姣.205例吲哚菁綠排泄試驗的護理經驗[J].河南醫藥信息,(1)
[3] 王雪麗,徐敏芬,陳紅,等.吲哚菁綠在肝儲備功能檢測中致不良反應的護理體會[J].海峽藥學,(5)
[4] 黃羽頻,文朝陽.肝儲備功能分析儀的應用與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7,24(3):58-59
[5] 楊亞英,張霽.吲哚菁綠潴留試驗評估肝儲備功能與護理操作[J].重慶醫學,2002,31(4):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