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干預方案預防壓瘡的效果,探討有效可行的預防壓瘡的管理方法。
方法:將ICU194例Braden壓瘡危險評估分值<12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第一階段將2011年9月~12月收治的Braden壓瘡危險評估分值<12的93例為對照組采用傳統的防壓瘡方法,將2012年1月—4月收治的Braden壓瘡危險評估分值<12的101例為集束化試驗組,比較兩組院內壓瘡發生率。
結果:集束化組院內發生壓瘡2例,發生率1.98‰,對照組發生5例,發生率5.38‰,兩組比較院內壓瘡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
結論:集束化干預策略能有效預防院內壓瘡的發生。
關鍵詞:集束化 壓瘡 預防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086-01
集束化干預(Bundles of Care)是近年來ICU專業的新名詞,中文譯為集束化治療或捆綁式治療。其核心的含義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來處理某種難治的臨床疾患[1]。壓瘡一直是臨床護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護理問題,一旦發生,不僅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延長康復時間,嚴重時可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2],而壓瘡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我科自2012年1月開始,采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對ICU壓瘡預防進行管理,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1年9月-2012年4月入住我院內科ICU,Braden壓瘡危險評估分值<12的患者194例,分為對照組93例,年齡23~82歲,平均(74.3±5.1)歲,APACHEⅡ評分平均19.78分,試驗組101例中,年齡19~85歲,平均(75.2±5.8)歲,APACHEⅡ評分平均19.98分,2組患者在上述資料上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集束化的預防方案。
1.2.1 組建壓瘡管理小組。壓瘡管理小組由護理部主任、造口治療師、專科護士長組成,壓瘡管理小組負責對全院壓瘡、難免壓瘡患者進行評估、會診、循證、制定治療方案、觀察療效及收集相關資料等。及時跟蹤院內的壓瘡、難免壓瘡的發生情況,收集特殊病例、典型病例、典型病例的圖片資料。
1.2.2 組建壓瘡管理小組開展培訓教育。轉變觀念:加強壓瘡相關知識的學習,轉變理念,對壓瘡的發生、預防及處理有正確的認識,對壓瘡的管理有科學態度;加強各級護理人員對壓瘡的概念、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各種評估量表的使用,壓瘡的預防及護理等方面進行培訓,普及壓瘡新知識、新技術;同時加強專科護士的培訓并進行考核過關,讓壓瘡的預防、治療、管理更科學、更有效。
1.2.3 制訂質量管理目標和相關規定及指引。醫院壓瘡管理小組以會議討論的方式,共同制訂壓瘡管理目標、壓瘡預防指引、防壓輔具使用指引、大便失禁患者的皮膚護理指引及壓瘡不良事件上報相關規定等。
1.3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for windows 16.0統計軟件包,所有數據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各組檢測結果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院內壓瘡發生的主要原因排序。總結本組病例院內壓瘡發生的主要原因排序如下:①護理人員對壓瘡發生的原因、壓瘡的處理及預防等相關知識認識不足;②護理人員對壓瘡的管理重視程度不夠;③壓瘡護理規范化、專業化的知識普及不夠,缺乏壓瘡預防的相關指引;④缺乏基礎研究和投入不夠等。
2.2 集束化護理的效果。兩組院內壓瘡發生率 試驗組院內壓瘡的發生率為1.98‰,對照組為5.38‰,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壓瘡的發生率是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3]。但壓瘡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ICU患者病情復雜、危重,壓瘡相關危險性因素增多,壓瘡成為護理工作中的難點、熱點[4],采用集束化的干預方案,院內壓瘡的發生率由5.38‰降為1.98%。本組研究的病例中共發生院內壓瘡7例,其中試驗組2例,對照組5例,均為Ⅱ期壓瘡,發生壓瘡的范圍兩組差異不大,提示集束化的干預策略更有利于壓瘡的預防。
本研究試驗組使用冉瓊自行設計的《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記錄表》和《壓瘡監控表》。該表為壓瘡的預防和重點管理提供了依據[5];對壓瘡、難免壓瘡實行護士長—科護士長—護理部三級監控管理;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采用Braden評分量表對患者進行篩查評分,對病情較重患者,檢查全身皮膚情況,及時發現壓瘡及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Braden評分低于12分的壓瘡高危患者,立即進入計算機護理不良事件網絡直報系統填寫壓瘡或難免壓瘡上報表之后行網絡直報,上報護士長,護士長審核后,上報科護士長。經科護士長審核之后,上報護理部。護理部接到上報后,24h內組織壓瘡管理組成員到病區進行訪視,核實上報情況是否屬實;檢查護理計劃是否合理,護理措施是否恰當,對病區的處理提出意見或建議,切實保證壓瘡防治措施的實施。
在本組集束化的方案中,轉變護理人員觀念、加強防壓瘡相關知識的培訓是預防壓瘡的前提,制訂質量管理目標和相關規定及指引是基礎,加強管理及監控是預防壓瘡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陳永強.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與中心靜脈導管集束干預策略[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0):889-891
[2] 劉金妹,丁學易,錢萍,等.壓瘡防止過程管理的探討[J].上海護理,2002,(增刊):32
[3] 李永紅,徐紅宇.114例老年患者壓瘡危險因素分析及相關防治措施[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志,2010,8(1):51~53
[4] 倪斐,高波,張彬.褥瘡相關危險性因素及循證護理的引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4(7):1138
[5] 冉瓊.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記錄表和監控表的設計與使用.中華護理教育2011,Vol 8,No.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