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新絡納聯合蘭索拉唑對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
方法:就我院近期內來就診并確診為反流性食管炎的9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2組,每組患者45例。對照組給予傳統的蘭索拉唑治療,治療組給予新絡納聯合蘭索拉唑治療,治療周期均為4周,比較2組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經過4周的治療,可以看到治療組的療效優于對照組。2組的臨床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659,P<0.05);2組患者在胃鏡下觀察到的食管改善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6.144,P<0.05);在整個治療周期內2組患者都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結論:新絡納聯合蘭索拉唑對于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少的效果。
關鍵詞:反流性食管炎 新絡納 蘭索拉唑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04-02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食管括約肌張力減弱或者胃內壓力高于食管引發的胃或十二指腸內容物返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性病變。目前對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治療措施主要是抑制胃酸和提高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我院應該用新絡納聯合蘭索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現將整個治療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近期在我院就診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90例。入選的標準:①排除患有外食管癌、胃癌、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或炎癥等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②近半個月之內沒有服用過抑酸劑等影響腸胃功能藥物的患者;③排除肝硬化和糖尿病等能夠引發腸胃道病癥的全身疾病患者;④讓患者知情整個治療過程,經其同意,并簽訂治療同意書。符合上述標準的90例患者,男57例,女33例,年齡22—64歲均有(平均39.8±1.3)。據2000年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會制定的內鏡下食管粘膜病變表現分級標準,90例患者Ⅰ級48例、Ⅱ級24例、Ⅲ級18例,隨機分為2組。2組患者在年齡、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內鏡分級標準。0級:食管粘膜正常;Ⅰ級:食管粘膜出現點狀或條狀發紅與糜爛;Ⅱ級:食管粘膜有地安裝和條狀發紅、糜爛有擴大融合現象;Ⅲ級:食管粘膜呈全周性發紅、糜爛有融合會潰瘍。
1.3 治療方法。以4周為一個治療周期,分別對對照組和治療組進行治療。對照組:每日早餐前1次口服蘭索拉唑片劑,用藥量30mg。治療組:在給予與對照組相同用藥治療的基礎上,另外加用新絡納片劑5mg,每天分3次在餐前進行服用。在一個治療周期完成后,對2組患者進行胃鏡檢查。
1.4 評定標準。治愈標準:患者的病癥全部消失,內鏡復查食管炎完全消失;有效標準:患者病癥有明顯改善,治療后療效在內鏡下改變Ⅰ級或者Ⅰ級以上;無效標準:患者的病癥沒有改善或改善不明顯,治療前后內鏡改善不明顯。
1.5 統計學方法。對臨床治療收集到數據采用X2檢驗和秩和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2組患者的整個治療期間都沒有出現血液系統和肝臟功能的任何損害,也未見出現其他不良的副反應,證明其具有用藥的安全性。在對2組患者進行了4周的治療之后,從臨床病癥及內鏡復查的結果都表明:治療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4.659,P<0.05);2組患者在內鏡復查中觀察到的食管改善效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6.144,P<0.05)。具體的臨床數據見表1和表2。
3 討論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上消化道動力障礙及胃酸相關性疾病,其確切的發病機制目前雖尚未闡明,但主要的治病因素是反流屏障功能不全、食管粘膜組織抵抗力下降、食管的防御機制減弱、胃排空延遲、食管括約肌壓力下降等。食管—胃連接區的高壓帶抗流返功能失調時,胃和十二指腸的內容物就會反流進入食管,導致胃酸、胃蛋白酶、膽鹽和胰酶等物質損傷食管粘膜,以致引發食管炎癥、糜爛、潰瘍和狹窄。這其中對于食管損傷最為嚴重就是胃酸,反流性食管炎還伴有胃排空延遲。這就要求在進行治療時,要從抑酸和改善胃腸動力功能兩個方面入手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
新絡納是一種高選擇性5-羥色胺4(5-HT4)受體激動劑,通過興奮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元與肌間神經叢的5-HT4受體,有效地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能夠有效地增強胃腸道運動,從而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腸道癥狀進行有效改善,但并不影響胃酸的分泌。新絡納與大腦突觸膜上的多巴胺D2、5-HT1、5-HT2受體沒有親和力,因此不會產生由于這些受體阻滯所引起的錐體外系的副作用。蘭索拉唑是抑制胃酸分泌的新型藥物,是奧美拉唑的升級換代產品,它主要作用于胃細胞壁上的H+-K+-ATP酶,從而阻止壁細胞中的H+無法轉移到胃里,以此達到減少胃液中胃酸量的目的,使其具有更快、更強、更持久的抑酸作用。因此,臨床采用新絡納聯合蘭索拉唑的方式進行治療反流食管炎能夠有效地兼顧到增強胃腸道動力功能和抑制胃酸兩個方面,治療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本次臨床研究,對治療組的45例反流食管炎患者,采用新絡納聯合蘭索拉唑進行了4周的治療。在治療結束后,通過胃鏡觀察其食管的改善狀況,發現治療組的45例患者食管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的患者,2組的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X2分別為4.659和6.144,P均小于0.05),且在整個治療周期之內,并沒有發現有任何不良反應。因此,在臨床上使用新絡納聯合蘭索拉唑治療反流食管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且使用安全,受到多數反流食管炎患者的青睞,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品津.廣東省常見病診療規范消化系統疾病——胃食管反流病[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雜志.2007(3)
[2] 陳海英.雷貝拉唑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藥.2009(6)
[3] 盧柏春,文昌思.蘭索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療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