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小劑量肝素治療妊娠期子宮肌瘤變性的臨床療效。
方法:46例妊娠期子宮肌瘤變性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肝素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單用硫酸鎂靜滴,肝素組在應用硫酸鎂基礎上加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靜脈滴注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癥狀變化情況及治療效果。
結果:肝素組患者腹痛減輕、腹痛緩解及壓痛緩解時間與對照組比較明顯縮短(P<0.05),肝素組未有流產,早產等情況發生,治療期間兩組的凝血未見差異。
結論:小劑量肝素治療妊娠期子宮肌瘤變性臨床療效好,癥狀緩解明顯,副作用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妊娠期 子宮肌瘤 紅色變性 肝素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10-01
子宮肌瘤是婦產科常見腫瘤之一,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可致子宮肌瘤發生各種退行性變。紅色變性多發生于妊娠期或產褥期,是子宮肌瘤的特殊變性方式[1]。在妊娠期孕婦中患有子宮肌瘤疾病約0.3%~1.2%,子宮肌瘤組織中約13.3%~40.0%會在孕婦妊娠中期或者晚期發生變性[2]。在妊娠期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可導致流產,早產,出血多等風險,目前保守治療為首要治療方案,我院應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治療46例妊娠期子宮肌瘤變性患者,療效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的妊娠期子宮肌瘤變性的患者46例隨機分為兩組,所選患者既往無出血性疾病史,近期無出血病史,血小板計數、凝血功能正常。臨床表現為持續性下腹劇痛、少數病例有寒戰、惡心、嘔吐和脈搏增快,常表現為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發熱。腹部查體:腹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在下腹部子宮肌瘤部位比較明顯;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所有患者在進行治療的前均行彩超檢查,結果發現所有患者的子宮肌瘤大小無明顯差異,以上情況差異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予以臥床休息,對照組硫酸鎂20ml加入100ml生理鹽水中,30分鐘內滴完,后用40m1加入5%GNS500ml中持續靜脈滴注,每天一次,腹痛消失1天后可以停藥。若行血常規檢查,白細胞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率升高,或出現發熱,通常需要使用頭孢類抗生素預防感染,一般病人血白細胞數及體溫正常后3天停用抗生素,肝素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與小劑量低分子肝素50mg溶于5%濃度的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途徑滴注,時間持續4—6小時,30滴/分,一般患者用藥3小時后腹痛減輕,3天后腹痛緩解,肝素連續使用7天后或者臨床癥狀出現明顯緩解可以停藥,治療期間需要檢測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
2 結果
從表2可知:肝素組腹痛減輕、腹痛緩解、宮縮消失和體溫正常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表3可知肝素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檢查無明顯異常。
3 討論
由于子宮肌瘤內血液循環狀態出現障礙,子宮肌瘤可發生退行性變,而紅色變性是一種特殊的退行性,病理切片可見肌瘤內可有充血、水腫、血栓在其內大量形成,部分組織缺血性梗死。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較多發生于妊娠中期或者晚期,由于手術中極易出血,手術刺激可能導致流產、早產、孕期子宮破裂等情況,所以對妊娠期子宮肌瘤變性的處理原則上是采用松弛子宮平滑肌、預防流產和早產為主的對癥保守治療方案。不以手術作為首選方案[3]。對于疼痛劇烈、持續高體溫、肌瘤體積過大甚至出現嵌頓,保守治療無效,難以繼續妊娠時,權衡利弊的情況下也應積極手術治療。
肝素是一種粘多糖硫酸脂類抗凝血藥物,低分子肝素在抗凝血、免疫、抗炎、降低血脂方面的藥理作用,肝素可滅活許多凝血因子,在體內外產生強大的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通過與抗凝血酶-Ⅲ結合干擾內源性凝血連鎖反應起到抗凝血作用。在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和肝素的分子量有一定關系,低分子肝素分子量低,對血小板聚集方面的影響小,很少引起血小板減少,使用低分子肝素后未增加產后出血的風險,使用小劑量肝素后降低體內血液粘稠程度,微循環系統暢通,體內血液的流動性增強,多器官組織的血液灌注狀態得到改善,周圍組織滲出現象減少等[4]。妊娠期婦女的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凝血功能較非孕期增強,使凝血功能與纖溶功能處于較高水平的動態平衡,孕期高凝狀態,孕期子宮肌瘤生長速度加快,而患者體內的血液循環狀態出現障礙,子宮肌瘤組織發生缺血和營養缺乏而產生色變性[5]。小劑量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的降低血液粘滯度,增加臟器微循環的灌注,改善子宮肌瘤的血流灌注狀態。改善子宮肌瘤的缺血狀況,而且還能促進局部滲出物快速被吸收,從而減少滲出物對子宮的有害刺激,最終使得子宮收縮受到顯著抑制,壓痛不適癥狀明顯減少。從我院收治的妊娠期肌瘤變性患者46例的臨床資料分析,28例肝素組患者采用常規保守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以小劑量低分子肝素。結果發現,肝素組未發生因肌瘤紅色變性所誘發的早產、流產,亦無單純行急診肌瘤切除術者,腹痛減輕、腹痛緩解、宮縮消失和體溫正常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前后對凝血功能未見明顯改變,以上結果表明充小劑量低分子肝素的應用,臨床癥狀緩解明顯,避免在孕期進行手術,能有效延長孕周,新生兒及產婦結局好,且臨床應用并發癥少,對孕婦及新生兒均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小劑量肝素治療妊娠期子宮肌瘤變性臨床療效好,癥狀緩解明顯,副作用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建茹.妊娠期子宮肌瘤紅色變性3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0):2483—2484
[2] 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93—2100
[3] 顧靜,夏春玲.肝素治療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紅色變性的臨床療效[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9,12(5):375—376
[4] 宋薇薇,張世妹.抗凝療法在子宮肌瘤紅色變性治療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3):177—178
[5] 鄭懷美.現代婦產科學.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8:38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