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聯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
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異位妊娠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各30例。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情況,并應用統計學方法比較其差異。
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存在顯著性(P<0.05)。
結論: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聯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治療效果好,成功率高,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異位妊娠 保守治療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18-02
受精卵在子宮體腔以外著床稱為異位妊娠,根據受精卵著床的部位不同分為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和腹腔妊娠等,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發病率約為1/100[1],是孕產婦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若不及時采取切實有效的治療措施,可導致患者休克死亡,后果嚴重[2]。本文分析米非司酮與甲氨蝶呤聯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取本院于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間住院的異位妊娠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各30例。觀察組30例患者中,年齡(17-41)歲,平均(26.4±7.9)歲,對照組30例患者中,年齡(18-43)歲,平均(26.7±7.4)歲,全部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及婦科B超檢查確診為異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療納入標準[2],排除腹腔活動性出血、肝腎功能異常者。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予甲氨蝶呤(MTX,廣東省大日生物化學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413)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配合米非司酮片(北京紫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003)50mg口服,每日2次,7天為1療程,2個療程后評價治療效果。治療期間觀察不良反應。
1.2.2 對照組。予甲氨蝶呤(MTX,廣東省大日生物化學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413)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5d為1個療程。
1.3 治療效果評價[3]。保守治療成功:癥狀體征消失;盆腔積液減少或消失;陰道出血減少或消失;血清β-HCG水平下降呈陰性。保守治療失?。喊Y狀加重出現腹痛或內出血;B超檢查見心管搏動;血清β-HCG水平不降或升高。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2.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一孕次、產次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應用藥物保守治療異位妊娠取得很大進展,最常用的治療藥物為甲氨喋呤和米非司酮,兩者治療異位妊娠均有良好的療效,已有研究顯示,兩者聯合應用療效更好。
甲氨蝶呤是一種抗代謝藥和葉酸拮抗劑,可以干擾二氫葉酸還原為四氫葉酸,從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過程中一碳基團的轉移作用受阻,導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4]。但甲氨喋呤毒性大,副作用嚴重,如出現口腔潰瘍、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異常等。米非司酮是人工合成類固醇藥物,為孕酮受體拮抗藥,屬新型抗孕激素,無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能與孕酮受體及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對子宮內膜孕酮受體的親和力比黃體酮強5倍,從而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絨毛組織及蛻膜組織變性,內源性的前列腺素釋放,促使黃體生成素(LH)下降,黃體溶解,從而使依賴黃體發育的胚囊壞死導致流產[5]。近年來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對絨毛有直接作用,能直接抑制滋養細胞的增殖,誘導和促進凋亡的發生[6]。本研究中兩藥聯用,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藥物聯用具有協同作用,可以增強療效,減少不良反應,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豐有吉,沈鏗.8年制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9
[2] 李慧婷.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30例臨床分析[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1,32(02):70-71
[3] 顏珠苗.異位妊娠發病相關因素臨床分析[J].海南醫學,2010,21(2):99-100
[4] 梅劼,孫紅兵,楊年.兩種不同治療方法對異位妊娠預后影響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5):290-292
[5] 郭君仙.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在異位妊娠中的綜合效果觀察[J].浙江醫學,2011,33(05)745-746
[6] 黃文珍.165例異位妊娠臨床特點及治療的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1):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