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因新生兒低Apgar評分而被誤診為窒息的病因進行探討,以便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方法:回顧分析在我們收治的40例因低Apgar評分曾被誤診為新生兒窒息的臨床資料,從而統(tǒng)計低Apgar評分血氣值,及低Apgar評分與臟器損傷的關系。
結果:40例低Apgar評分誤診為窒息的新生兒中臍動脈血氣的pH最低為6.56,PaCO2最高為130mmHg,PaO2最低為21mmHg,而BE最低可達到-30,而臟器損傷的發(fā)生率隨著血氣中pH值的降低而出現(xiàn)升高。
結論:Apgar評分中出現(xiàn)了低pH、PaO2、BE時,不一定為新生兒窒息,需對類似出現(xiàn)窒息的新生兒進行多方面的檢查,以便確診,而血pH值可作為判斷新生兒是否缺氧及酸中毒的指標。
關鍵詞:低Apgar評分 誤診 新生兒窒息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39-02
胎兒在宮內(nèi)發(fā)生窘迫綜合征是直接引起新生兒窒息死亡的原因[1],其主要的病理改變?yōu)槌霈F(xiàn)低氧血癥及酸中毒,從而導致了多臟器功能的損害,通常胎兒在宮內(nèi)發(fā)生窘迫綜合征后會遺留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后遺癥[2],這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而目前臨床上常用Apgar評分作為判斷新生兒是否發(fā)生窒息的重要根據(jù),但Apgar評分卻不能識別出引起窒息的病因,其中很多病因都引起Apgar評分過低,能若只采用單一的Apgar評分法來判別新生兒是否窒息及窒息的程度,容易到受主觀因素的影響,及診斷標準過于松,而容易造成誤診、漏診[3],從而導致一些不必要醫(yī)療糾紛發(fā)生。本文通過對Apgar評分高低與胎兒在宮內(nèi)發(fā)生窘迫綜合征、新生兒窒息之間的關系分析,從而探討因新生兒出現(xiàn)低Apgar評分而被誤診為窒息的病因,以避免誤診、漏診,減少醫(yī)療的糾紛。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我院兒科曾因低Apgar評分而被誤診為新生兒窒息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其中足月兒26例,早產(chǎn)兒9例,過期產(chǎn)兒5例;自然分娩的28例,剖宮產(chǎn)12例,所有孕周29-42周。新生兒出生時體重為1100-3800g。按第7版《實用兒科學》的標準診斷為輕度窒息36例,重度窒息4例。
1.2 方法。臍動脈的血氣檢測;當胎兒娩出斷臍時,立刻收集20-25ml的臍動脈血,送往新生兒科檢驗實采用美國生產(chǎn)的I-STAT便攜式的血氣分析儀進行檢測,常規(guī)檢測新生兒臍動脈血的pH,血氧分壓(PaO2(mmHg)),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mmHg))及剩余堿值(BE),并統(tǒng)計和建立新生兒臍動脈血氣的范圍值。
1.3 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采用SPA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來表示。計數(shù)的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低Apgar評分的血氣統(tǒng)計值。40例低Apgar評分誤診為窒息的新生兒中臍動脈血氣的pH最低為6.56,PaCO2最高為130mmHg,PaO2最低為21mmHg,而BE最低可達到-30,說明了出現(xiàn)低pH、PaO2、BE時,不一定是新生兒窒息。具體見表1。
3 討論
過去常用Apgar評分來對新生兒是否為窒息作診斷,但目前臨床上越來越意識到Apgar評分的高低并非是窒息的唯一判斷標準[4]。美國的兒科學會(AAP)及美國的婦產(chǎn)科學會(ACOG)均明確指出。低Apgar的評分并不直接等同于新生兒窒息,若單以Apgar評分過低而作為診斷新生兒的窒息唯一標準,則誤解和濫用了Apgar的評分判斷。而對臍動脈血pH值的分析,可反映了胎兒在產(chǎn)程中血氣與血pH的變化結局,胎兒在產(chǎn)程中的血氧分壓(PaO2)及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波動劇烈,難以對新生兒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觀察診斷,而血中pH值則成穩(wěn)定性的下降,故可以以臍動脈血的pH值作為判斷新生兒酸中毒及缺氧指標。本次資料研究表明當臍動脈血氣pH在7.0以下時,即會因窒息及缺氧缺血而對新生兒的臟器造成損傷。窒息后的新生兒在缺氧缺血后再灌注,也會釋放出大量的氧自由基及脂質代謝物和炎性介質,從而引起出現(xiàn)全身炎性反應的綜合癥,導致心、腦、肺、肝、腎等多個器官的功能障礙。
本組40例診斷為窒息的新生兒中,重度窒息有4例,而發(fā)生多臟器損害的機率為100%,輕度窒息36例,發(fā)生多臟器損害的機率在54%左右。本次資料研究表明,當臍動脈血氣pH在7.0以下時,均會有臟器的損傷,便支持了陳自勵等報道:目前可以臍動脈血的pH<7.00作為合理的鑒別診斷窒息的參考界值,而臍動脈血氣可助于診斷窒息,而不能單純地根據(jù)低Apgar評分來直接診斷窒息。
參考文獻
[1] 張家驤,魏克倫,薛辛東.新生兒急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91-93
[2] 楊靜茹.窒息新生兒心肌損害的超聲心動圖與心電圖研究[J].河北醫(yī)學,2009,15(12):1413-1416
[3] 章承紅,劉敏.新生兒窒息124例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7,13(6):699-700
[4] 李小明.窒息新生兒體內(nèi)三大抗凝因子活性的研究[J].河北醫(yī)學,2007,13(12):125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