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腦血管病的康復治療方法,提高治療效果。
方法:對我院神經科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82例腦血管病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腦血管病進行康復治療后ADL評分有明顯的增高。
結論:腦血管病患者早期進行常規治療,同時行康復訓練治療,有助于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此治療方案對腦血管患者的康復有積極的作用,療效滿意,方法值得在康復相關科室長期應用推廣[1]。
關鍵詞:腦血管病 康復治療 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50-02
腦血管病是指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腦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疾病,又稱腦血管意外或腦卒中,俗稱為腦中風。該病常見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發作,嚴重者可發生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是造成人類死亡和殘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壓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近年來,由于醫療水平的提高,病死率下降,致殘率相對增高,存活的患者中有60%以上出現肢體和行為異常,可有偏癱、言語不利等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因此對本病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甚為重要[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10年3月至20112年4月收治腦血管病偏癱患者82例,男48例,女34例。將82例患者分成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1例。治療組中,男28例,女13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9例。對照組給予內科常規藥物治療加肌電反饋治療,康復訓練治療組在內科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康復治療,療程3個月。入院7天,病情基本穩定,無并發癥即進行康復訓練。
1.2 康復訓練方法。
1.2.1 保持抗痙攣的良好體位。患者除進行康復治療訓練外,其余時間均應保持偏癱肢體的良姿位即肢體的功能位置。
1.2.2 勤翻身,并拍背按摩,2小時進行一次。動作輕柔防止患側的肩關節脫位。
1.2.3 自我輔助練習囑患者健側手臂帶動患側手臂上舉過頭,側舉,指鼻,橋式運動等。
1.2.4 肌肉按摩癱瘓肢體的肌肉主動活動減少或消失,血循環和淋巴循環減慢,受累肌肉很快就會出現廢用性或營養性肌萎縮。深部靜脈血栓形成也容易發生。經常性的肌肉按摩可以防治上述并發癥。肌肉按摩動作要輕柔、緩慢而有規律。肌張力低的肌群按摩手法強度可以稍大。肌張力高的肌群按摩強度應小。
1.2.5 恢復期的治療患者開始可進行一些床上的準備練習活動。康復訓練分步驟循序漸進,因人而異,針對不同的情況選用合適的促進技術處理,選擇合適的運動量。
1.2.6 心理治療腦血管意外由于大腦本身器質性損傷或各種病痛、功能障礙的影響,使得病人存在著程度不等的心理問題。此外,還要注意發揮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據王等研究對心腦血管病的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顯著減少患者的住院日。
2 結果
參照Barthel指數進行日常生活(ADL)能力的評定。82例患者康復治療后肢體活動能力的評分有顯著改善,即早期康復治療有顯著效果[3]。
3 討論
據相關資料顯示,腦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常見多發病之一。我國急性腦血管的發病率1.2%~1.5%,由此可見我國每年急性腦血管病的發病人數超過百萬例,腦血管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壽命。腦血管病不僅死亡率高,殘廢率也很高。隨著治療手段的進步,內科治療、神經外科手術的多學科參與,腦血管病的救治率得到明顯的提高。然而,一部分病人病情危重,經搶救脫險其致殘率竟高達80%,后遺癥有半身不遂、吞咽困難、失語或癡呆等,主要影響患者的運動功能、認知功能、心理、語言及就業的能力等,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腦血管病的康復治療以神經生理關于中樞神經損傷后的功能重組為理論基礎,并且認為實現功能重組的主要條件是需要練習特殊的活動,把中樞神經損壞后的運動功能恢復視為一種再學習、再訓練的過程,把神經生理、運動科學、生物力學、行為科學、心理醫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按照科學的方法對患者進行再教育,以恢復其運動功能[4]。
腦血管病的早期康復治療是腦血管治療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其預后及相關功能的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相關研究表明,患者生命征一旦平穩,早期康復治療的加入是有增強與激發患者內在的抵抗力,增加患者恢復的信心和預防各類并發癥發生的作用。
在腦血管病的康復過程,主要依賴于中樞神經系統的可塑性。康復治療就是要充分發揮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重組作用,因此在患者病情穩定的前提下,盡早地介入康復治療,可以防止并發癥,減少后遺癥,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調整心理狀態,充分發揮殘余功能的作用,促進功能恢復。腦血管病所致的偏癱,需要持續不斷的進行訓練,在康復訓練過程中,家屬的配合對患者的康復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腦血管病患者積極進行早期康復治療。發病后1個月內進行康復治療均謂早期,但以盡可能早地進行為好。臨床醫生應該多與患者家屬溝通讓其了解訓練時間越早,患者肢體出現隨意性運動的時間越早,身體機能恢復的預后越好,只有這樣才能使其在短期內達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另外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一定的心理治療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增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5]。多給予患者鼓勵、安慰,使其對自己、對生活充滿信心,使其積極的配合醫生做好康復訓練及臨床治療。
對腦血管病患者積極開展康復治療,大大減少了患者用于各種后遺癥的各種治療及不必要的支出,促進腦血管病患者的功能恢復,對腦血管病患者康復治療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靜,李紅霞,等.腦血管病的康復治療療效觀察.《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年22期
[2] 邢德莉,周淑杰.腦血管病的康復治療.《中國綜合臨床》2001年第06期
[3] 孟軍,李然.家庭康復對腦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響.《中國實用醫藥》2010年6月第17期
[4] 徐惠.急性腦血管病的康復療效觀察.《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08年第5卷第3期
[5] 曹向民,李素珍,馬世民.早期康復訓煉對中風病人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長治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