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60-01
室性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目前臨床對心律失常的治療仍以服用西藥為主,但長時間服用一種抗心律失常藥物仍存在加重心律失常的風險。筆者近年來采用參松養心膠囊聯合小劑量常規西藥對老年心律失?;颊哌M行了治療,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資料來自我院心內科2011年3月-2012年2月間收治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颊?13例。男68例,女45例,年齡72-85歲,平均75.3±3.2歲?;颊呷朐壕樾募隆⑿貝?、氣短、頭暈表現,經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陣發性室性早搏伴竇性心動過速患者59例,室上性早搏并心動過速患者54例。排除Ⅱ度及以上房室傳導阻滯患者、混合型早搏及長期服用洋地黃類藥物導致的心律失?;颊摺?13例患者隨機單盲分為A、B兩組,A組58例(室性早搏32例,室上早搏26例),B組55例(室性早搏27例,室上性早搏2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方面未見明顯差異。
1.2 用藥方法。A組患者給予參松養心膠囊+美托洛爾用藥方案,4周為1療程。具體為:參松養心膠囊(0.4g/粒)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美托洛爾(25mg/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B組患者予參松養心膠囊+胺碘酮方案。具體為:胺碘酮(200mg/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1次,參松養心膠囊劑量及用藥療程同A組。
1.3 觀察指標。心律失常改善標準[1]:①顯效:室性或室上性前收縮消失90%以上;②有效:室性或室上性前期收縮消失50%-90%;③無效:室性或室上性期前收縮減少小于50%或無變化。
臨床癥狀改善標準:①顯效:胸悶、心悸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②有效:癥狀有所改善或緩解;③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療效比較采用Wilcoxon-W檢驗,選用Z統計量,構成比比較采用X2檢驗,不滿足條件者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所有數據經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心律失常改善情況。不同組別患者服藥四周后室性、室上性早搏改善構成情況與總體有效率差別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是由缺血、缺氧等造成心肌能量代謝障礙,出現離子泵功能異常而致心肌細胞電生理異常,由此導致心肌細胞的自律性發生改變,輕者只表現出胸悶、心悸等癥狀,伴室速患者可危及生命。
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與胺碘酮分屬Ⅱ、Ⅲ類常規抗心律失常藥物。前者能降低交感神經激活對離子通道的作用,減少鈣、鈉離子內流與鉀離子外流,減慢房室結傳導,提高致顫域值,防止缺血引起的心肌細胞電活動的不均一性,但長期大劑量服用可致低血壓、心動過緩等。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滯劑,通過輕度阻滯鈉、鉀、鈣離子通道,可糾正快、慢兩種心律失常,同時非競爭性阻斷α受體和β受體,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治療缺血性心律失常療效肯定。但長期大量用藥,可帶來房室傳導阻滯及心動過緩等并發癥[2]。
參松養心膠囊主要有人參、甘松、山茱萸、酸棗仁、桑寄生、丹參、黃連、龍骨等配伍而成。現代醫學證明,參松養心膠囊是通過影響心臟的電生理功能而發揮抗心律失常作用。方中纈草酮、黃連素、人參二醇甙等藥物學組分可與心肌細胞膜上離子通道中的特異蛋白相結合,抑制鈉離子內流,促進鉀離子外流,并可輕度抑制鈉通道,降低心肌細胞的除極幅度,延長動作電位時程和有效不應期,打斷折返激動,從而使心肌興奮性、傳導性和自律性的改變得到糾正[3]。有學者證明該藥可明顯降低冠脈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數[4]。
本研究表明,中西兩種藥物小劑量聯合使用治療老年室性心律失常一來能達到抗失常目的,二來減少了常規藥物的潛在損害。因此,兩種方案均不失為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理想方案。
參考文獻
[1] 中華心血管雜志編委會心血管藥物對策專題組.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2):405-412
[2] 何華.援胺碘酮在心房顫動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血管病學進展,2007,28(6):849-852
[3] 李寧.參松養心膠囊抗心律失常機理研究:[博士畢業論文].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7
[4] 王蔚蔚,武巧月.參松養心膠囊治療43例室性早搏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0,22(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