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艾灸神闕穴對長期臥床后腹脹的療效。
方法:將本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120例長期臥床后腹脹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神闕穴進行艾灸,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蠕動、癥狀的改善情況,并進行臨床觀察分析。
結果:治療組的腸蠕動次數由原來的0.18次/分增加為5.67次/分;對照組的腸蠕動次數由原來的0.21次/分增加為3.56次/分;對照組治療后癥狀改善顯效的37例,有效的10例,無效的13例,總有效率為47例(78.3%);治療組治療后癥狀改善顯效的48例,有效的7例,無效的5例,總有效率為55例(91.7%)。
結論:艾灸神闕對長期臥床引起的腹脹具有操作簡單易行、見效快、無副作用等優點,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縮短治療時間,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艾灸 神闕 長期臥床 腹脹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68-02
腹脹是長期臥床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長期臥床由于活動的減少,引起胃腸蠕動減弱或消失而發生腹脹[1]。長期臥床引起的腹脹雖不是什么大問題,一般不會引起致命傷害,但是頑固的腹脹會讓患者產生不適,導致多種問題,對原發性疾病的康復十分不利。今年來我科室用艾灸神闕穴治療長期臥床引起的腹脹取得了不錯的療效。為了觀察艾灸神闕穴對長期臥床引起腹脹的療效,我們將本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120例長期臥床后腹脹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對神闕穴進行艾灸,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蠕動、癥狀的改善情況,并進行臨床觀察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將本院2011年2月-2012年3月120例長期臥床后腹脹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60人,治療組60人,年齡58歲-78歲,平均年齡64.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癥狀等一般情況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神闕穴進行艾灸,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蠕動、癥狀的改善情況,并進行臨床觀察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分析。正態資料用(X±S)表示,連續性變量采用雙側t檢驗,應用logistic多因素回歸方法分析艾灸神闕穴對長期臥床后腹脹的預后的影響,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腸蠕動次數對比。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療組的腸蠕動次數由原來的0.18次/分增加為5.67次/分;對照組的腸蠕動次數由原來的0.21次/分增加為3.56次/分。由此可以看出治療組對腸蠕動次數的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
2.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的比較。
顯效:無腹脹感,腹部舒松,按之柔軟平坦,腸鳴音跟腸蠕動正常,肛門排氣通暢有排便;有效:稍有腹脹感,有腸蠕動,偶有排氣;無效:仍有明顯的腹脹感,無明顯的腸蠕動及腸鳴音,無肛門排氣。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的總和。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對照組治療后癥狀改善顯效的37例,有效的10例,無效的13例,總有效率為47例(78.3%);治療組治療后癥狀改善顯效的48例,有效的7例,無效的5例,總有效率為55例(91.7%)。由此可以看出治療組治療后癥狀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中醫學認為,艾灸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防病保健、提高免疫力等作用[2]。鐘氏認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氣血不足者,灸法可補之;經脈陷下者,灸火可起之;經絡瘀阻,灸可通之;中氣陷下者,灸可舉之;開其穴令邪氣出之[3]。神闕穴為任脈之穴,居于人體正中,與督脈相表里,能通達百脈[4]。艾灸神闕穴,借助艾灸的溫熱刺激和穿透力,通過神闕穴的經絡傳導作用,調整腸胃氣機,使陰陽氣血調和,胃腸蠕動恢復正常,從而有效的緩解長期臥床引起的腹脹。現在醫學認為,由于臍部皮下無脂肪組織,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高,有利于各種刺激的穿透。艾灸產生的熱感能擴張血管,加快血液循環速度,改善微循環,促進胃腸蠕動的恢復,減輕腹脹。
腹脹是長期臥床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由于長期臥床,活動減少,腸蠕動減弱甚至消失,從而導致腹脹。輕者對患者的飲食和睡眠會有影響,重者可以導致多種問題,對原發性疾病的康復十分不利,故應及時處理。近年來應用祖國醫學治療長期臥床引起的腹脹,已經取得了一定經驗。從上述臨床觀察分析可以看出,艾灸神闕可以明顯增加長期臥床患者的腸蠕動,對臨床癥狀的改善總有效率為91.7%。艾灸神闕,操作方法安全簡便,效果顯著,價格便宜,無毒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是治療長期臥床引起腹脹的值得推廣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顧克敏,曾秘,劉敏,等.術后腹脹幾種治療方法的比較[J].哈爾濱醫藥,2007,27(2):22
[2] 陳海燕,林宇.艾灸神闕治療心臟術后腹脹20例[J].遼寧中醫雜志,2006,33(12):1635
[3] 陳佐幫主編.當代中國針灸臨征精要.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7.303
[4] 劉輝.我國促進腹部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回顧與展望[J].護理學報,2008,15(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