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生理為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水和電解質的代謝異常。臨床表現為糖耐量減低、高血糖、尿糖,以及多尿、多飲、多食、消瘦、乏力等癥狀。久病可引起多器官系統損壞,出現心血管、腎臟、眼、神經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最終導致臟器功能缺陷或衰竭。病情嚴重可發生急性代謝異常,如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甚至威脅生命。如及早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控制病情,可明顯減少慢性并發癥,延長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質量。現將本院50例糖尿病患者的營養膳食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關鍵詞:糖尿病 營養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04-02
1 臨床資料
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男34,女16例,年齡26-70歲,病程20天-9年。職業有退休工人、農民、教師、自由職業者等。正常體重30例,肥胖20例,1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28例。
2 膳食護理
根據患者身高、體重、勞動強度、血糖高低、是否患有合并癥等情況,制定一日所需的營養素和總熱量。
2.1 合理控制能量攝入量。合理控制能量攝入是糖尿病營養治療的首要原則,能量攝入以維持或略低于理想體重為宜,肥胖者體內脂肪細胞增多,增大,導致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故應減少能量的攝入,限制脂肪的攝入,少吃含油脂高的食物,如;堅果類(花生、瓜子、核桃、開心果、杏仁等)、鴨蛋、松花蛋、鵪鶉蛋、蛋黃、蟹黃、魷魚、魚籽;不吃肥肉、動物外皮、油炸油煎、動物內臟、;烹調以蒸、煮、燉、燴為主;全日用油20g。盡量選用花生油、茶樹油、大豆油、葵花油、橄欖油等。
2.2 保證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若供給充足,可以減少體內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預防酮血癥,在合理控制總能量的基礎上適當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有助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刺激葡萄糖的利用、減少肝臟葡萄糖的產生和改善葡萄糖的耐量。但過多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升高,從而增加胰島負擔。碳水化合物供給量占總能量的50%-60%為宜,并根據血糖、尿糖和用藥情況隨時加以調整,一般食用血糖指數低的食物,糖尿病治療膳食宜多用粗糧和復合碳水化合物,食物品種盡量多樣化,少用富含精制糖的甜食,如蜂蜜、蔗糖、麥芽糖、果糖等純糖制品,增加粗雜糧含膳食纖維較多食物的攝入,每日保證一餐粗糧利于延緩餐后血糖升高。
2.3 控制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心腦血管疾病及高血脂癥是糖尿病常見并發癥,故糖尿病膳食應適當降低脂肪供給量,脂肪占總能量20%-30%,限制動物脂肪和飽和脂肪酸攝入,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減少膽固醇攝入,每天應低于300mg,高膽固醇血癥時應限制在200mg以內,植物油可以適當多用。
2.4 選用優質蛋白質。糖尿病患者糖原異生作用增強,蛋白質消耗增加,常呈負氮平衡,要適當增加蛋白質供給,成人按每天1.0-1.5g/kg,如肝腎功能良好,可按每天1.5-2.0g/kg供給,根據腎功能損壞程度而定,通常按每天0.5—0.8g/kg,供給。多選用優質蛋白質,如大豆、兔、魚、禽、瘦肉等食物,總能量偏低膳食蛋白質比例適當提高,伴肝腎疾患時蛋白質攝入量應降低,此時特別要注意保證優質蛋白質供給。
2.5 提供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與糖尿病關系密切,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B族維生素改善神經癥狀,維生素C改善微血管循環,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獼猴桃、柑、橙、柚、草莓、鮮棗等。每天水果攝入量最好不高于200g,血糖控制不好者慎用。補充鉀、鈉、鎂等礦物質是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防止或糾正電解質紊亂,在礦物質中鉻、鋅、鈣尤其受到關注,因為三價鉻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組成部分,而鋅是胰島素組成部分,含活性鉻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要低鹽飲食,過高易誘發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
2.6 食物多樣化,合理進餐。糖尿病食物要多樣化,每餐中都要有提供能量優質蛋白質和具有保護性營養素的食品。糖尿病進餐時間很重要,要定時、定量。兩餐之間時間不要間隔時間太長,以免發生低血糖,每天可安排3-6餐,每餐能量可根據膳食血糖及活動情況而定。
2.7 防止低血糖,飲酒要限量。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低血糖,飲酒后也容易發生低血糖,因為飲酒常減少正常膳食攝入,乙醇吸收快,不能較長時間維持血糖水平,尤其對使用速效、短效、藥效峰值高降糖藥物和胰島素患者,要特別注意防止低血糖的發生,因此糖尿病要限酒。發生低血糖,要及時搶救,立即服用白糖、葡萄糖、或饅頭25g,嚴重者不能吞咽者,可靜脈推注50%葡萄糖溶液20-40ml,并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3 護理體會
3.1 心理護理。患者一旦受疾病的折磨,心理波動很大,對恐懼、焦慮和孤獨的患者,要詳細向患者解釋糖尿病相關知識,調動情緒,改變心情,安慰鼓勵,使之不斷振奮精神,頑強的同疾病作斗爭,配合醫生控制好血糖,大多能維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對悲觀失望的患者,護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要尊重理解患者,加強健康教育,讓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主動配合治療。
3.2 飲食護理。可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病情來制定食譜,糾正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和生活習慣,食物多樣化,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分配合理,比例恰當。
3.3 應用胰島素的患者,特別要注意在注射胰島素后30min進食,以免發生低血糖。
3.4 定期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營養咨詢和宣教工作,能讓患者正真的懂得控制飲食對疾病的治療意義,能使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3.5 注意患者血糖的變化,根據血糖和飲食情況,及時調整飲食治療方案。
4 結果
通過50例糖尿病患者1個多月的合理飲食,并有效的配合藥物治療,臨床癥狀均得到緩解,通過飲食治療前后比較,治療效果顯著,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合理的膳食護理是糖尿病的首選療法,它能有效的控制血糖,穩定病情,合理控制體重,合理營養供給。通過心理護理,要幫助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對糖尿病有正確的認識,并積極配合治療,對疾病變化進行自我監測,自測血糖,尿糖,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保證長期治療,從而使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延長壽命,有效的改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