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代社會由于人們的思想與要求的提高,對優質服務理念的注重,促使醫院要對護患關系溝通方式的加強。人際溝通表現為一種互動的、有意義的心理活動和社會活動過程,具有目的性、象征性、關系性、學習性和決策性等特征,是個人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現代社會對人們普遍要求。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溝通藝術是現代護理工作中的要素之一,是護理工作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熟練應用護患溝通技巧與方法,可以緩解護患關系的緊張局面、增強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信任。
關鍵詞:護患關系 溝通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11-01
溝通是一項形成人際關系的重要方法的活動;通過溝通,人們可以與周圍的社會環境發生聯系,社會也可以由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形成各種關系。溝通的根本目的是傳遞信息,信息傳遞的過程就是溝通。良好的溝通技巧是護士的一項基本技巧及能力。護理人員在“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下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所建立的護患關系本身就具有治療作用,能滿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心情舒暢,機體功能得到增強。[1]
在醫療護理工作中,醫患關系、護患關系始終是醫療人際關系中的關鍵問題。護患關系是在特定條件下,通過醫療、護理等活動與患者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自身價值認同的不斷升華,人們開始慢慢關注優質服務在護患關系中發揮的作用。護患關系是護理過程中涉及范圍最廣、關系最復雜的人際關系。護患關系的質量對營造和諧的醫療環境、保證患者得到細致全面的了解和檢查、提高醫療質量及增加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度都起著積極的作用,而護患之間溝通交流則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關鍵和必然途徑。
從以下幾點提高溝通技巧從而促進護患關系:
(1)在護患者關系中護士應勝任的角色:①母愛的替代者:護理人員應像母親關愛、照顧自已的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每一位病人。滿足病人基本需要,為其提供各種護理照顧,如呼吸、飲食、排泄、休息、活動、個人衛生以及心理、社會等方面的需要。②安慰者:當病人有疑難時,護士應給予解答。必要時給予安慰性語言,其力量比任何時侯都顯得生動、有力,容易在護患間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穩定患者的情緒,幫助患者克服暫時情的困難,樹立信心,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與治療。對于病人的抱怨嘮叨要不厭其煩,認真傾聽,耐心解答。③溝通者:護士要以無盡的愛心、高度的熱情、友善的態度,運用巧妙的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協調好以病人為中心的各種關系。④教育者:根據病人的知識水平、文化程度、疾病類型及接受程度,為病人及病人家屬,或解答預防、治療等問題。
(2)協調護患關系的溝通方式:語言是護理實踐中護士與患者進行交往最基本、最常用的工具。[2]在與病人交往時,應學會多用敬語、謙語等禮貌用語,稱呼病人時應根據其年齡、職業的不同去稱呼。護士應根據自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解答時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表達給病人。對無法與護士語言交流的殘障人士,運用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是除語言信息外的其他溝通方式,包括表情、手勢、眼神、觸摸、姿勢、時間、空間等交流傳達信息,是語言溝通的自然流露和重要補充,能使溝通信息的含義更明確、更圓滿。
(3)與病人接觸過程中,護士首先應該衣著整潔,舉止端莊穩重表現出良好的態度,熱情、主動的以微笑接待來院就診的病人,給人以能夠接觸的印象,向病人敞開心胸,讓患者感覺到被尊重被重視,拉近護患之間的關系,在病人遇到困難時,護士應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耐心細致地做好病人家屬的思想工作,使他們能夠正確對待病人和疾病,并繼續協同護士共同穩定患者的情緒,使病人能安心。病人會非常感激,就容易建立和諧的關系。
小結:
護理工作中的關系溝通是與護理工作有直接聯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醫療、護理等等活動與患者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應該有一個準確的角色定位,在處理各種關系時,要善于運用口語、書面語和非語言溝通的技巧,協調工作中的各種人際關系,使自已有良好的人際氛圍。通過護患溝通,使病人在安全感、信任感、舒適感、病人角色適應及護患關系等方面明顯增強。
護患關系這一特殊的人際關系,護士應該充分發揮自已主動性和主導性的優勢,引導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既完成了工作職責,又有利于自已工作的開展和患者的康復,有利于雙方的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 宋利萃等.溝通技巧在新型護患關系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7年第08X期
[2] 王翠艷.如何增進護患之間溝通的技巧[J].中國實用醫藥,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