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門診輸液患者特點,提高門診輸液室護理質(zhì)量。
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份我院門診輸液患者年齡分布、疾病譜、輸液時間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果:85561例門診輸液患者中,中老年患者48125例占56%;呼吸、心血管、消化系統(tǒng)疾病占輸液患者前3位;輸液人數(shù)以11:00~15:00時段為最高峰。
結論:通過提高輸液室護理人員技能水平,加強溝通技巧及綜合素質(zhì)的培訓,并整合輸液流程,彈性排班,提高護士再班時間利用率,提升了輸液室護理綜合水平。
關鍵詞:門診輸液 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36-02
門診輸液室工作的特點:多數(shù)是慢性病患者,病程長且反復發(fā)作,病種復雜,工作隨機性強,可控性小,因此門診輸液室護士不但要熟悉內(nèi)、外、婦、兒等各學科疾病的相關知識及用藥,還要根據(jù)輸液患者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健康教育,為提高輸液室護理質(zhì)量,筆者對我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的門診輸液患者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根據(jù)2010年3月~2011年2月份門診輸液患者統(tǒng)計報表,分別從患者年齡,病種,輸液就診時間等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患者年齡分布。2010年3月~2011年2月份門診輸液患者85561例,年齡14歲以下16424例(19.2%),15~44歲21012例(24.56%),45~65歲以上48125例(56.24%)。見表1。
2.3 門診輸液患者12小時就診時間分布。以2011年1月份8562例門診輸液患者為例,門診輸液患者12小時就診分布見圖1。
3 討論
3.1 門診輸液患者的年齡、病種及就診規(guī)律分布。
3.1.1 年齡。45~65歲以上組明顯高于其他組,分析原因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中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生理狀況逐漸衰退,心、肺、腦血管疾病明顯升高,造成中老年人輸液人數(shù)多。
3.1.2 病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明顯高于其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42186例,占49.31%,主要原因: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明顯季節(jié)性、流行性,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缺乏鍛煉,免疫力較低。其次是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18623例,占29.77%。
3.1.3 就診時間。從門診輸液患者就診時間分布情況看,11∶00~15∶00為高峰,13∶00最多,08∶00~09∶00最少,原因:午間門診輸液量增加與人們利用午間休息來輸液有關或正好門診就診完成,輸液治療開始,造成午間輸液量增多。
3.2 護理對策。
3.2.1 根據(jù)門診輸液患者年齡分布表顯示,中老年者輸液最多,且中老年患者疾病特點是多患慢性病,病程長且易反復發(fā)作,需長時間輸液治療。其次,老年人血管脆性大,再生能力弱,修復能力差;加之老年人自尊心強,易激怒,愛較真,特仔細。因此提高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技能及良好溝通技巧尤為重要。
3.2.2 加強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綜合業(yè)務素質(zhì)培訓。根據(jù)門診輸液患者病種分布規(guī)律顯示,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最多,而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和流行性,因此門診輸液室護理人員應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能從病因,疾病定義,常見臨床癥狀,預防以及治療的方法,時間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給患者進行及時深入的健康教育。
3.2.3 制定合理的輸液流程,彈性排班,提高護士在班時間利用率。結合輸液就診特點制定最優(yōu)化的輸液流程,使護理人員在輸液高峰時期做到工作有序;其次按需調(diào)整護理班次,動態(tài)補充,合理安排不同資質(zhì)的護士上崗,彈性化、科學化編排護理班次[1],就診高峰期配備充足的人力、物力,使患者能及時治療,避開高峰期的其他時間段可適當減少護理人員在班人數(shù),使護士能最大發(fā)揮潛能,提高護士在班時間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席淑華,周立,王雅芳,等,新時期急診護理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