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左心衰竭的搶救與護理方法。
方法:對2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應用綜合護理措施,觀察其臨床效果。
結果:20例患者的癥狀逐漸緩解,2例死亡。
結論:急性左心衰竭發病突然,預后困難,癥狀復雜,對患者危害極大,因此在搶救中必須做到早、快、準確的判斷病情和用藥,提高搶救效果,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
關鍵詞:急性左側的左心臟衰竭 急救護理 經驗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40-02
急性左心衰竭是常見的心血管急癥之一,主要是由于急性的心臟病變,導致心室負荷突然增加或心肌收縮力急劇下降,進而引起心臟排出量急劇下降,心腦腎等臟器組織血液灌注不足,肺血管壓力增高。表現為急性肺水腫、休克,甚至心臟驟停,患者常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四肢濕冷,兩肺布滿濕羅音,心尖部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由于急性左心衰竭發病快,死亡率高,因此,必須及時、準確的實施有效的搶救和護理。現將2009年9月—2010年8月入住我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搶救和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齡55—83歲,平均68歲,按照2005年歐洲心臟病學會急性左心衰竭診斷標準,其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壓13例,擴張型心肌病5例,瓣膜病2例,先天性心臟病1例,慢性腎功能不全1例,本組患者的常見誘因為:肺部感染15例,情緒激動2例,過度疲勞2例,飽餐1例,輸液過多過快1例,無明顯誘因1例。常見并發癥中,高血壓病10例,糖尿病6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不穩定型心絞痛1例,快速房顫1例。
2 護理
2.1 病情觀察。嚴密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和呼吸,并觀察患者咳嗽、咳痰、尿量顏色、皮溫及出汗情況,詳細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
2.2 舒適體位。協助患者采取舒適體位,如出現肺水腫,護士立即協助患者采取半坐臥位或端坐位,以減少回心血量,擴大胸腔容積,減輕心臟負荷,增加肺活量,癥狀緩解后可采取半臥位,并經常更換體位,以改善血液循環和預防壓瘡形成,必要時雙下肢下垂,四肢輪流結扎,每5min更換一次,減輕肺淤血,防止靜脈血栓形成。
2.3 心理護理。由于起病急,大多數患者有恐懼心理及瀕危感,因此,護士應針對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時進行心理護理,以取得信任,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4 消除誘因。預防呼吸道感染,宜低鹽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增強機體抵抗力,避免刺激性事物,戒煙酒,保持大小便通暢,必要時行留置導尿,防止心衰發生;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少食多餐;注意輸液速度及輸液量,輸液要避免輸入大量鹽水,一般以葡萄糖為主,糖尿病患者可適當增加胰島素,注意觀察出入量,一般入量略大于出量,每日多于出量300—500ml為宜。
2.5 合理用藥。首先及時建立靜脈通道,以便搶救用藥。①血管擴張:硝普鈉是治療急性左心衰竭的首選血管擴張劑,能同時擴張動靜脈,降低心臟負荷和肺動脈壓,改善心力衰竭,增強心肌收縮力,迅速緩解肺水腫,根據患者血壓情況調節滴速,一般使用微量泵為宜,注意使用避光裝置。若患者血壓平穩可用硝酸甘油替代。另外,可給予多巴酚丁胺靜滴,速度宜慢,最好使用微量泵注入;嗎啡可減輕疼痛和焦慮,擴張外周靜脈和小動脈,降低中樞交感沖動,進而降低心臟耗氧量和心臟負荷,病情危急的患者可給予嗎啡3—5mg稀釋后靜注。②強心:一般患者發病時心率較快,以生理鹽水10ml加西地蘭0.2—0.4mg靜注。③利尿:呋塞米可迅速利尿,緩解肺水腫,利尿劑與強心劑同時使用時注意血鉀濃度,并及時補鉀。④緩解痙攣:可用氨茶堿。
2.6 加強呼吸道護理。囑患者戒煙酒,防寒防感冒,鼓勵患者做有效咳嗽排痰,對痰液粘稠不宜咳出者,可給予霧化。有效吸氧,對呼吸困難的患者吸氧可減輕氧血癥對心臟的刺激,增加心臟動力,用鼻導管給氧,4—6升每分種,如果血氧飽和度低于90%可給予面罩加壓給氧,6—8升每分鐘,并在濕化瓶內加入20%—30%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張力。用氧后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于供氧后效果不佳者,可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改善病情。
3 結果
經過積極搶救和護理,20例患者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2例搶救無效死亡。
4 結論
急性左心衰竭發病快,預后困難,癥狀復雜,對患者危害大,醫護人員在搶救中必須早、快、準確判斷病情和用藥,同時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和用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