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的影響。
方法:對160例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進行調查,并實施護理干預。
結果:7項干預指標中,除體重指數外,其余6項指標干預前后均有顯著性異(P<0.05)干預后,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有明顯改善。
結論:對高血壓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進行護理干預,能改善其生活方式,促進病情恢復。
關鍵詞:高血壓病 護理 生活方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48-02
高血壓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估計我國現有高血壓病人超過1億人。本病發病與遺傳、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煙、酗酒、高鈉飲食等因素有關。通過對我院心內科160例高血壓病患者生活方式進行調查,實施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2010年1月~12月,連續收集160例我院心內科高血壓病患者(全部病例符合WHO/ISH及我國新制定的高血壓病診斷標準),其中男95例,女65例。男性53~85歲, 女性58~86歲。
1.2 方法。
1.2.1 入院時進行評估,確定患者目前生活方式狀態(尤其是肥胖、吸煙、飲酒、高鈉飲食等方面信息)知識技能水平和學習能力,了解患者的態度和信念,根據以上情況制定實施護理干預計劃。
1.2.2 護理干預。
1.2.2.1 疾病相關知識宣教。針對高血壓病患者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選用適宜的方法,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病的常見癥狀、發展后果、治療原則、預防措施、血壓監測的方法,特別要向患者宣傳高血壓病發病與精神過度緊張、肥胖、吸煙、酗酒、高鈉飲食等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強調生活調節在高血壓病的治療預防中的重要性。
1.2.2.2 心理指導。高血壓病是身心疾病,當機體受到內外環境的不良刺激時,可引起情緒激動,使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增高、幫助患者分析造成心理緊張的因素,指出心理緊張與血壓的關系, 講解心理,情緒對高血壓的影響,對家屬進行心理指導,減少家屬的應激,焦慮緒在病人焦慮,煩躁時能關心,理解,支持病人,避免其情緒激動。
1.2.2.3 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選擇合理膳食,控制總熱量攝入將患者喜歡吃的食品以及本地習慣食用的食品,每100g中所含脂肪、膽固醇、蛋白質是多少,編成資料發給患者,建議患者宜食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優質蛋白的食物,應以清淡飲食為佳,少吃動物肥肉、黃油、內臟等可選擇魚類、瘦豬肉、兔肉、豆類制品、牛奶等。蔬菜宜選用含維生素、纖維素高的新鮮的蔬菜如芹菜、蘿卜、胡蘿卜、薺菜等。水果選用含鉀含維生素高的如香蕉、西瓜、山楂、柑橘等。可適當食用有降脂作用,含碘的食物如海帶、海蟄、海參等。食用油應選擇植物油,少吃動物油。忌食腌制品、蛤貝類、皮蛋及含鈉高的飲食。食鹽量控制在3~5g/d,嚴重高血壓病患者的食鹽量控制在1~2g/d。注意飲食要定量,不暴飲暴食,禁飲烈性酒,飲酒不超過25ml/d為宜。對吸煙者要宣傳吸煙對高血壓病患者治療不利,要以堅強的意志戒煙,還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療法或吃戒煙糖幫助戒煙[1]。
1.2.2.4 運動指導“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有顯著降壓作用[2] 。運動方式: 運動時選擇體力消耗不大,動作簡單,體位變化不復雜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氣功、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等練習動作要緩慢,負荷量不超過110~120次/分為宜,需注意不要過分低頭,彎腰后仰,大體位轉動,使勁憋氣,緊張用力,以免大量血液流入頭部,引起腦部充血,同時還要防止跌倒和撞擊等。運動量 :可依據公式(210-年齡)計算出最大心率,用最大心率的70%以下作為運動量的指標是比較安全的。運動量應結合病人的基礎心率,運動時的血壓變化和自覺癥狀來選擇,運動后如果感到輕松,食欲和睡眠良好,說明運動量合適,此后可維持這個運動量,并長期堅持下去,如果運動后感頭暈,胸悶不適,氣短等,說明運動量過大,應根據個體情況重新調整運動量??傊\動量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盲目模仿別人。運動時間 :中國人習慣在晨起后鍛煉,但應注意不宜貪早,宜根據季節變換來調整時間,鍛煉前喝一杯白開水,服降壓藥,防止鍛煉中血壓升高,增加運動的安全性可根據個體情況,采用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時,或每月定時運動,每次20~60分鐘等。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AS8.22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A=0.05。
2 結果
出院后3個月隨訪生活方式改變情況。
2.1 體重超標。干預前93例患者體重指數(BMI)\25,干預后6例患者體重降至正常,占總人數的6.45%。
2.2 情緒急躁。干預前71例患者遇事不冷靜,易激動干預后47例患者能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情緒,占總人數的66.19%。
2.3 吸煙。干預前57例患者吸煙1~20支/d,干預后24例患者戒了煙,占干預前人數的42.10%。
2.4 飲酒。78例飲酒患者干預后有33例患者飲酒降至50ml/d或不飲酒,占干預前人數的42.30%。
2.5 喜食肥肉。72例患者干預前喜食肥肉,干預后41例患者已有意識地不吃肥肉,占干預前人數的43.05%。
2.6 飲食偏咸。干預前95例患者食鹽量平均在10~15g/d,干預后54例患者食鹽量降至7g/d以下,占干預前人數的56.84%。
2.7 不愛運動。干預前84例患者不參加任何運動(活動僅限于做家務),干預后52例患者參加不同形式的運動,占干預前人數的61.90%。各項干預指標中,除體重指數干預前后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外,其余6項指標干預前后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有明顯改善。
3 討論
3.1 高血壓病患病率肥胖者較體重正常者高2~3倍。有關文獻報道,體重每增加12.5kg,收縮壓可上升10mmHg,舒張壓升高7mmHg因此,體重是監測高血壓病生活方式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本調查顯示其中有58%患者體重超過正常標準通過護理干預體重下降效果不明顯(P>0.05),生活方式的改變需要有一個過程分析,可能是干預后時間太短,下一步要繼續監測體重的變化,護理干預措施還要更加具體、細化,將早、中、晚攝入總熱量的分配,各種飲食所含熱量多少編成宣傳冊,便于患者回家對照換算,還要根據病情調整運動量,以達到降低體重的目的。
3.2 膳食中鈉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病發生呈正相關。有資料表明,鈉含量增加將導致體內鈉潴留,循環血量增加,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血管緊張素I增加,交感神經活性增加,使小血管痙攣收縮,總外周阻力升高,血壓升高部分患者經護理干預后,膳食中食鹽量減少,不吃或少吃咸菜,腌肉等食品。而部分患者認為四川人習慣了吃咸菜,腌臘食品,口味太淡影響食欲,做不到為了一人患病全家都要改變飲食習慣。
3.3 吸煙有害健康。高血壓患者吸煙危害更大,據測吸2支煙10min后,由于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升高,且尼古丁影響降壓藥的療效,飲酒超過30ml/d其收縮壓可增高4mmHg,舒張壓可增高2mmHg。本組調查的男性患者95%有吸煙史,部分患者又吸煙又飲酒,增加了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由于成癮性,要在短期內戒掉煙、酒需要堅強的毅力,干預后吸煙3支/d的患者戒煙效果好,吸煙3支/d以上的患者,對自己疾病的康復持積極態度的戒煙效果好。干預后大部分患者戒煙或吸煙量減少,對煙齡長、煙癮大的患者戒煙困難較大。飲酒超量直接影響血壓,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爭取各方面的支持,用大量的事例教育患者,珍惜生命,維護健康戒煙、酒是十分必要的。
3.4 運動可降低體重、促進循環、增強體質。但是運動要掌握好度根據流行病學資料,80%的腦血管意外患者有高血壓史,而腦血管病的病死率為14.2%,占死因的第2位[3]??梢?,不運動或運動不當均可能并發致命性病變。因此,實施護理干預時應掌握患者的運動時間、運動方式、運動強度及運動量。
參考文獻
[1] 胥利,李英,李娟.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的實施與評價[J].現代護理,2006,12(3):213
[2] 毛俊,李亞潔,鐘華蓀.運動鍛煉對社區臨界高血壓老年人血壓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1):1673
[3] 姚梅琪,夏秋欣,黃夢娟.高血壓病人保健活動中腦血管意外分析及預防[J].護理學雜志,2001,16(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