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言溝通 護理 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56-01
現代護理學要求護士要“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進行系統化的整體護理,而在臨床護理中,良好的語言溝通,不僅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減少護患糾紛,還有助于提高患者依從性,提高護理質量。下面就護理人員運用語言溝通方面談談個人的一些體會:
1 語言溝通的技巧
1.1 針對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語言溝通方式:由于人們的社會地位、年齡、文化程度、個人修養與素質不同,在對待疾病的態度,治療上的需求也不盡相同,我們必須區別對待,對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可用適當的專業術語與其溝通;對文化程度低病人,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其交流;對年輕患者,可用隨和的語氣進行交流;對老年患者,要用慢速、重復說的方式與其交流;對兒童患者,要用童稚語言、夸獎的方式說話;而對聾啞病人,要盡可能學習一些基本的啞語手勢與其交流。
1.2 對所有患者都要使用尊稱:對年齡大的患者,稱呼爺爺或奶奶;對年輕患者,稱呼先生或美女;對兒童患者,可叫寶貝或公主。
1.3 使用禮貌性、解釋性、保護性、安慰性的語言:對不同病人使用不同語言時,護士應面帶微笑,主動熱情為病人服務。當病人提出各種問題時,因人而異、恰如其分地給予解釋;當病人對醫護人員或醫院有些意見或不滿時,要及時給予解釋安慰,以減少或避免醫患沖突;對于某些性病或癌癥病人,要使用保護性語言。
2 語言溝通的措施與途徑
2.1 轉變觀念是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前提: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提倡主動服務、人性化服務。以平等真誠的態度對待病人,把病人當親人,讓病人感到護士服務熱情周到,態度和藹可親,增強病人的信任安全感。
2.2 加強業務學習是學會語言溝通的基礎:通俗易懂的知識,使患者容易理解記牢;豐富充實的知識,讓患者產生欽佩感;新鮮生動的知識,對患者有較強的吸引力。時代的發展,使護理知識也在不斷拓展,護理人員除掌握專業知識外,還要學習一些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護理美學等方面的知識,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更好地塑造自身形象。言談舉止儒雅大方,以提高護患之間的親和力,有利于護患溝通工作的順利進行。
3 提高自身修養是增強語言溝通技巧的關鍵
3.1 注重儀表美,護士應以莊重典雅為美,面部略帶淡妝,足穿平跟軟底鞋,身穿潔白、干凈、得體的服裝,給患者留下純潔、文靜、可信賴的白衣天使形象。
3.2 強化氣質美,尊重和體貼能給患者帶來自尊和溫暖,從而對護士產生親切感。護士應用委婉的語言疏導、勸慰患者,使患者對護士產生高度信任感。從態度上要始終保持精神飽滿、主動熱情、細心認真,要善于調節自己的心境,保持平和的心理狀態,提高行為護理的質量。
3.3 追求語言美,護士在與患者溝通時,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通俗性,要音調適中、語氣溫和,注重語言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總之,語言溝通在護理工作中至關重要,良好的語言溝通可以消除誤解,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可以達到增強護患關系,構建和諧醫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曹力,李黎.放射科護士的角色作用[J].中外醫療護理學分冊,2003,22(10):471
[2] 黃俊琴,殷占東.淺談護患溝通技巧[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08,1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