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護理體會。
方法:通過對針刺治療的周圍性面癱患者,進行情志護理,飲食護理,面部護理,針刺護理,健康指導。
結果:患者對疾病恢復的信心增強,完成治療療程,效果滿意。
結論:精心護理是周圍性面癱患者康復的重要保證,也是提高療效的保證。
關鍵詞:針刺治療 周圍性面癱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63-02
周圍性面癱是臨床常見病之一,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絡脈空虛,風寒風熱之邪乘虛侵襲面部筋脈,以致氣血阻滯,面部絡脈失于濡養所致[1]。面癱初起耳后部輕微疼痛,繼則面部表情肌癱瘓,而出現額紋消失,眼瞼不能閉合,流淚,鼻唇溝變淺或歪邪,嘴巴歪向對側,鼓氣困難,進食時食物常嵌在齒頰間,并可有同側舌前三分之二味覺減退及過敏[2]。我科采用針刺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顯著,現將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周圍性面癱患者護理體會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65例,男32例,女33例,最大75歲,最小18歲。
1.2 針刺治療。
1.2.1 穴位。太陽,下關,地倉透頰車,翳風,合谷。隨證配穴:人中溝歪斜配地倉透水溝,體弱者配足三里,毫針刺,平補平瀉,亦可溫灸,每日一次,每次留針30分鐘;合谷穴可取健側穴。10次為一療程。
1.2.2 電針治療。選兩穴為一組,得氣后接通電極各1頭,每次選一到兩組,刺激量以患者耐受為度,30分鐘,早期不宜用電針。
1.2.3 穴位注射。選上穴3-4個,用維生素B12或B1,每穴0.5ml,隔日一次。
1.2.4 結果。治療2-4周,治愈55例,好轉8例,無效2例。
2 護理
2.1 情志護理。面癱患者多為突然起病,不僅外觀形象受影響,同時造成飲食不便,語言不清,尤其年青女性面癱患者擔心面容改變而羞于見人及治療效果不佳而留下后遺癥,加之病程長,患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因而入院后要主動接待患者,介紹病區環境及主管醫生和護士,主動關心體貼患者,耐心做好解釋和安慰疏導工作,多與其交談,多談成功案例,也可請成功恢復的患者與其交流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主動巡視并幫助解決問題,和藹可親的態度,周到的語言可使病人感受到關心和尊重,產生信任,有利于充分表達情感。耐心細致地給患者講解發病的原因及病程、治療的原理及療效,緩解其緊張情緒,保持情緒穩定,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接受治療,積極主動配合治療,以提高面癱的治療效果。
2.2 飲食護理。面癱病人注意多吃一些富含豐富營養的食物,通過調養體質增強抗病的能力。由于面癱患者主要是面神經傳導障礙而導致肌肉萎縮,應積極的攝取一些利于面肌機能恢復的食物,應注意補充鈣及B族維生素,如排骨、深綠色蔬菜、蛋黃、海帶、芝麻、水果、胡蘿卜、西瓜、奶制品等。面癱患者不能吃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面癱患者在進食咀嚼時,食物易滯留在患側齒頰之間,故應做好口腔護理,飯后用3%蘇打水或者溫開水漱口。
2.3 起居護理。面癱患者應注意面部保暖,外出時可戴口罩,睡眠時勿靠近窗邊,以免再受風寒。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臉,避免直吹冷風,注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防止感冒。急性期應當適當休息,注意面部的持續保暖。
2.4 面部護理。面部注意保暖,外出時可戴口罩,睡眠時勿靠近窗邊,避免直吹冷風,以免再受風寒。保持面部清潔,特別針刺后針眼清潔,嚴格消毒,避免感染。用溫水洗臉。指導患者進行面部濕熱敷,每次3至10分鐘,或用手掌和熱毛巾在頜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側肌肉,每日3至4次,每次10分鐘,可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加速恢復。恢復期囑患者經常面對鏡子練習各種表情肌的動作,如皺眉、鼓腮、撅嘴等。部分面癱患者的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瞬目動作及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期外露,易導致眼內感染,損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護非常重要,減少用眼,外出時戴墨鏡保護,同時可滴一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可戴眼罩或蓋紗塊保護。
2.5 針刺護理。
2.5.1 針刺前做好準備和解釋工作,交代針刺的感覺和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緊張心理。準備好急救用物
2.5.2 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做好保暖。
2.5.3 在針刺和穴位注射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神色變化和反應,并詢問病人感覺。病人如訴頭暈、惡心,見面色蒼白或頭部汗出,即為“暈針”,應立即取針,扶病人平臥,喝些熱開水,即可緩解。若癥狀較重,應報告醫生并配合處理。使用電針時,選擇適當波型,慢慢旋轉電位器由小到大至患者有酸麻感,局部肌肉有抽動并能耐受。留針過程中應觀察并注意患者的反應,需增加刺激時,調節電流量應逐漸由小到大,切勿突然增強以致發生暈針或引起肌肉痙攣,造成彎針、折針等意外。取針時,應核對留針穴位及針數,以免將針遺忘在患者身上[3]。面部血管豐富,取針后應用干棉球按壓片刻,以免皮下血腫。
2.5.4 穴位注射時,針尖對準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針刺手法將針身刺至一定深度,并上下提插,患者若有觸電感時針體往外退出少許,得氣后若回抽無血,即將藥液緩慢注入,藥液注射完畢后拔出針頭,用無菌干棉簽輕按針孔片刻,以防出血,并觀察用藥反應。
2.6 健康指導。
2.6.1 多食新鮮蔬菜、粗糧、黃豆制品、大棗、瘦肉等。
2.6.2 平時面癱患者需要減少光源刺激,如電腦、電視、紫外線等。
2.6.3 需要多做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鼓氣、雙眼緊閉、張大嘴等以及面部濕熱敷和推揉患側面肌。
2.6.4 面癱患者在服藥期間,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鮮、濃茶、麻辣火鍋等。
2.6.5 日常生活中加強鍛煉,不要讓冷風長期直接吹面部,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季和氣溫驟然下降的時候更要注意,如果一旦出現面癱癥狀,立即就診。
參考文獻
[1] 柳浩,徐輝,胡克.淺針刺加中藥熏洗治療周圍性面癱128例.中國中西醫綜合臨床雜志,2009年2月第4卷第1期
[2] 嚴雋陶主編.推拿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6
[3] 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中華醫學會發布.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