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對接受自然周期IVF-ET助孕夫婦實行綜合護理的價值及體會。
方法:隨機將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自然周期IVF的68例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觀察組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及全程護理,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
結果:兩組患者的獲卵率、移植胚胎率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的焦慮、恐懼、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臨床妊娠率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重視并做好每一個護理環節,尤其是心理護理,是提高自然周期IVF-ET成功率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自然周期 IVF-ET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64-02
1978年,通過自然周期獲取的卵母細胞誕生了世界上第一例的試管嬰兒,自此這一新的助孕技術已在全球廣泛開展,隨后慢慢的被控制性超排卵(COH),激素刺激周期所代替,但是,使用COH在臨床上出現的卵巢過渡刺激綜合征(OHSS),給實施IVF-ET的患者帶來了巨大的風險,自然周期IVF-ET以經濟,方便,副作用少等優點越來越受關注。自然周期IVF-ET是通過婦女自然月經周期排卵時取出的一個卵子,經體外授精并培養到4~8細胞期胚胎后移植到婦女宮腔內著床、妊娠的技術,現將觀察組34例自然周期IVF-ET技術助孕的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68例均為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自然周期IVF-ET的患者,月經周期基本正常,既往檢測有排卵史,平均年齡34.2歲,不孕年限5.3年,原發不孕24例,繼發不孕44例,均無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發生。
2 護理方法
2.1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選取2010年2月—2011年2月接受自然周期IVF-ET并主動參加我中心每月健康講座的患者訂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及全程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2.1.1 心理護理。不孕患者的心態與一般婦科患者不同,主要表現為自卑、沮喪、愧對家人,感到受到不公正待遇等。輔助生殖技術給她們帶來了希望,同時也讓患者產生焦慮、恐懼、抑郁、失落等一系列心理問題,些心理問題在Paola Salvatore研究中得到證實[1]。這些問題如得不到及時發現和疏導,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們首先熱情接待她們,對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給予理解,詳細介紹影響生育的各個環節、手術的步驟、治療的作用及有失敗的可能,使她們有信心有準備,同時也應對其丈夫進行宣教,使其理解和配合治療。
2.1.2 取卵術前護理。取卵術對患者的軀體有一定的創傷,患者普遍對取卵術缺乏了解,關心取卵術的醫生和效果,擔心取卵過程中疼痛,害怕取不到卵,缺乏信心等。往往會產生過度的恐懼、怕痛等緊張和焦慮情緒[2]。對此,應了解病人在取卵前期治療過程中對接受輔助生育技術治療的認知程度,制訂教育計劃。告知病人取卵術在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中的重要性,手術的疼痛程度及醫療手段能夠達到減輕疼痛的程度。術前1d晚上應保證病人的睡眠,術前排尿。用溫生理鹽水于術前5min進行陰道沖洗。術前測血壓、脈搏、體溫、呼吸,肌肉注射哌替啶50—75mg。給予舒適的體位,盡量少暴露身體。
2.1.3 取卵術中心理支持。取卵雖是手術不大,但是患者意識清醒,患者不可避免的會緊張,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可以放些輕柔的音樂分散其注意力,鼓勵患者盡量放輕松以便更好的配合醫生手術。
2.1.4 取卵術后觀察護理。交代病人臥床休息4-6h,病人如主訴有小腹墜脹感,需檢查有無陰道及盆腔出血情況。如術中無異常,術后半小時可進食、進水,下地小便。術后注意保暖,嚴防感冒發燒。飲食宜清淡,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交代好患者回院移植時間。
2.2 移植術后護理。平臥2h,即可起床。出院后注意不要過度疲勞即可,注意休息,避免使用腹壓及體育運動,保持良好情緒。堅持按醫囑使用黃體酮,并告知黃體酮有利于孕卵著床和發育,對胎兒發育沒有影響。對移植后患者進行電話隨訪。
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病人的心理狀態,獲卵率、移植胚胎率、臨床妊娠率。
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或率(%)表示,t檢驗做組間比較,X2檢驗做計數資料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 結果
5.1 兩組患者的獲卵率、移植胚胎率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的臨床妊娠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6 結論
不孕患者是一個特殊的就醫群體,長期的社會壓力、家庭矛盾、高額醫療費用,對妊娠的迫切期望,致使患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或抑郁[3]。本組68例患者,通過醫生的認真積極治療,護士的全程精心護理,特別是心理護理,取得了較高的臨床妊娠率,雖然樣本量不夠,但也能說明醫護人員共同做好每一個環節,想患者所想,讓患者積極配合,是成功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 Paolo,Salvatore MD.Psychopath-ology,personality,and marital relationship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procedures.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01,75(6):1119-1125
[2] 張紅偉,湯群,任柳青,等.整體護理在手術室的實施與體會.中華護理雜志,1998,33(4):229
[3] 楊林芝,王冬梅,胡乃榮,等.心理治療與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的關系.中華婦產科雜志,2003,38(7):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