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子癇前期患者分娩方式的影響。
方法:將110例子癇前期患者根據自愿的原則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5例。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對照組按常規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疾病發展程度和分娩情況。
結果:采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產婦發生子癇、難產人數遠低于對照組。
結論:通過對子癇前期患者恰當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科質量,降低剖宮率,減少并發癥,改善母嬰生活質量。
關鍵詞:護理干預 子癇前期 分娩方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73-01
子癇前期、子癇是妊娠期特有的嚴重并發癥,可伴有上腹不適、頭痛等癥狀,多在孕20周以后出現,常常累及心、腦、肝、腎和胎盤等重要器官,引起這些終末靶器官損害[1]。現對我院110例子癇前期患者分組,就護理干預對該類患者分娩方式所產生影響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篩選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入我院的子癇前期患者110例,年齡范圍在21至38歲之間,孕34-40周。初產婦67例,經產婦43例,納入病例的患者均宮頸成熟度Bishop評分≥6。根據自愿的原則,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孕產次、文化程度及新生兒體重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按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1.2.1 心理護理。患者對醫院環境陌生,對醫務人員的態度比較敏感,加上對相關疾病知識的缺乏,擔心自身健康及對胎兒的影響,多數患者會產生緊張、恐懼,擔憂,焦慮等不良心理,這樣勢必會加重病情對孕產婦和胎兒不利。助產人員應與患者之間建立平等合作,互相尊敬,相互依賴的“共事”關系,向患者介紹自己,用通俗的語言詳盡解釋到位,消除顧慮,鼓勵患者,讓他們充滿希望,增加安全感,激發斗志,樹立信心,使痛苦的分娩過程充滿溫情。
1.2.2 飲食及環境的要求。飲食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補充維生素,控制鹽的攝入。室內空氣流通,盡量保持安靜避免一切外來因素的刺激,充分休息。
1.2.3 癥狀的觀察及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呼吸、血壓、尿量的變化。
1.2.4 產程的護理。對產婦全程導樂分娩[2],因疼痛可引起緊張使血壓升高。第一產程保持產婦充分休息、安靜。指導如何呼吸及使用放松技巧。宮口開大3厘米后也可用水針封閉有利于減輕疼痛,促進宮口擴張。第二產程應會陰后-側切開術、胎頭吸引或低位產鉗助產,縮短產程。第三產程應預防產后出血[3]。應備好搶救藥品和器材,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胎心音及宮縮情況,預防抽搐發生。有少數產婦在產后24-72小時有發生子癇和大出血的可能,因此產后仍需觀察生命體征和意識變化及陰道出血情況,認真聽取主訴,以便及早處理。
1.2.5 用藥的觀察及護理。針對患者病情適當應用解痙、鎮靜、降壓、利尿等藥物治療。解痙首選藥物為硫酸鎂,用藥前必須對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評估,以便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1.3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3.0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顯著性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中55例患者發生子癇者為0,順產分娩43例,出現難產為12例;而對照組有7例發生子癇,順產分娩20例,難產35例(詳情對照表1)。
3 討論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精神過度緊張加重全身小動脈痙攣使病情進一步加重,嚴重影響母嬰健康,尤其是重度子癇前期對母嬰影響更大[4]。因此采取恰當的產前護理和保健顯得尤為重要,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個性化護理,最大限度滿足病人的需求,增加安全感,樹立信心,使痛苦的分娩過程充滿溫情。整個產程過程中嚴密觀察、適時用藥,從而降低產婦子癇、難產等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對子癇前期患者恰當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產科質量,降低剖宮率,減少并發癥改善母嬰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孜.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嚴重并發癥的監測與防范.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7):485-487
[2] 王玉娟,李愛青,郭穎艷.護理干預對分娩疼痛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5):1040
[3]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98
[4] 盧麗敏,張明會,張小會.264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母嬰結局分析.浙江臨床醫學[J],2010,12(6):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