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總結了39例腦出血患者在重癥監護室的護理體會。39例患者都是經頭顱CT檢查并確診后,收入ICU。經過積極搶救、治療、病情觀察和精心護理,取得滿意效果。
關鍵詞:腦出血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78-02
腦出血(intracerbral hemorrhage,ICH)是指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出血。臨床上分為損傷性和非損傷性兩大類,非損傷性又稱原發性腦出血。它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壓,高血壓伴小腦內小動脈病變,當血壓驟然升高時破裂出血,長期嗜酒是腦出血的潛在危險因素。該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及并發癥高的特點,盡管經過積極的治療和護理,多數人保住了生命,但有偏癱、失語等后遺癥[1]。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ICH患者39例,均經頭顱CT確診,無外科手術指征或家屬要求保守治療的。出血量最少8ml,最多20ml。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39例患者中,男25例,年齡29-78歲,平均年齡56.4歲;女14例,年齡26-84歲,平均年齡59.07歲。有高血壓病史28例,有長期抽煙酗酒10例,行顱內血腫清除術18例。
1.2 護理方法。ICH患者住進ICU病情都是比較嚴重的,而且還有其他疾病并存及并發癥的發生。采取方法保持病房安靜,絕對臥床休息,嚴格觀察神志、瞳孔、血壓情況,以及時了解病情進展,為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提供依據。用冰帽冰毯控制體溫,有效防止腦水腫。
2 結果
39例患者都得到有效治療和護理,21例病情控制穩定,轉出其他科繼續治療。11例患者因經濟方面放棄治療回家。7例患者因病情變化快,經搶救無效死亡。
3 觀察及護理
3.1 一般護理。絕對臥床休息,床頭抬高15°~30°,頭偏向健側,以減輕腦水腫,也可防止舌后墜堵塞氣道,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自然流出,保持氣道順暢。保持病房安靜,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ICU各種儀器較多,刺激的報警聲不斷,也會影響患者休息。患者有躁動不安或情緒激動,予加床欄保護,必要時用約束帶約束。躁動厲害的,適當鎮靜處理。做好口腔護理,1~2次/天,氣管切開或者上呼吸機的病人,Q6h口腔護理。保持床單整潔、干燥,定時翻身、拍背,翻身時至少要三四個護士一起協助完成,特別是頭部有多條腦室引流管的病人。
3.2 生命體征監測。注意觀察病人神志、瞳孔、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CVP及尿量情況,每30min~1h記錄1次。使用脫水降顱壓藥物時注意監測尿量及水電解質變化,防止腎功能損害及低鉀低鈉的發生。若出現血壓升高、脈搏減慢、一側瞳孔散大,并伴有嘔吐,則為顱內壓升高的表現,應密切注意神志,瞳孔的變化,并立即報告醫生,作脫水降顱壓的處理,以防發生腦疝。如血壓急劇下降,則提示病人預后不好,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
3.3 管道的觀察及護理。ICH患者住院ICU常規有中心靜脈導管、胃管、尿管,甚至有2~4條腦室引流管。定時觀察中心靜脈導管穿刺口有無紅腫,滲液及敷料黏貼情況。有吞咽困難及昏迷病人,無消化系統癥狀,胃管內恒速滴入能全力,滴入時床頭搖高30°~45°;滴入過程中注意觀察有無惡心、嘔吐、嗆咳、返流,定時檢查胃殘余量。留置尿管過程中,注意尿的顏色,量,性質,使用20%甘露醇時偶爾會有血尿的出現。有留置腦室引流管的病人,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受壓、扭曲、折疊,防止阻塞。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并做好記錄。一般術后引流液初為紅色,之后淡紅色、黃色。術后應將引流袋掛高,應高于側腦室平面10~15cm,不可隨便調整引流袋的高度[2]。尤其在擦浴、翻身、技術操作后,須重新調整高度。神志清楚的病人,觀察有無頭痛頭暈,嘔吐等顱內壓增高情況。在使用亞低溫治療儀時,溫度控制在30°~35°,可降低發熱對腦組織的損害,降低顱內壓,保護腦細胞,改善腦部缺血缺氧,降低腦死亡率,改善其預后。注意觀察體溫、心率及有無畏寒寒戰變化。定時翻身,觀察背部及受壓皮膚有無蒼白和青紫等情況。
3.4 用藥的觀察及護理。20%甘露醇是臨床上最常用的降低顱內壓藥物,其作用機制是提高血漿滲透性,使腦組織中的水分迅速轉移到血液中,經腎臟排出。其優點是起效快,脫水效果好。常規用量為20%甘露醇125mlQ6~8h一次,在15~30min內快速靜滴完。并于呋塞米交替使用。在靜滴時注意觀察速度,穿刺口有無紅腫,藥液有無外滲等情況,必要時做好標識。當病人收縮壓高于200mmHg或舒張壓高于110mmHg時,根據醫囑給予降壓藥處理。并加強血壓的監測。ICH患者常用止血藥是6-氨基己酸加入5%GS240ml靜滴治療,而且是Q12h維持治療。密切觀察用藥后的反應。
3.5 心理護理。由于ICH是突然發生的,病人及家屬均無思想準備,并且經積極治療后恢復又較緩慢,部分病人反應遲鈍,不能言語或言語不清,肢體活動欠佳,自覺對家庭和社會是一種負擔,產生自卑感,情緒低落,失去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甚至絕望,拒絕治療和護理。而且突然發病時比較嚴重,一住院就在ICU,無家屬陪伴,身邊不時傳來搶救聲,儀器滴滴聲。此時,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是非常必要的。護理人員在護理和照顧病人時,要細心觀察病人的心理反應,利用一切機會與病人交談,用自己的言語、行為和表情去影響并改變病人的錯誤認識,給病人鼓勵和支持,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和恐懼。
4 討論
ICH患者起病突然,發病前常無自主癥狀,一發病就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病情發展至高峰。護士對病情觀察判斷,各種管道的護理都至關重要。在家屬探索期間,與家屬溝通,做好心理疏導,共同為病人早日康復努力。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33-2435
[2] 熊曉慧.臨床護理技術規范:廣東科技出版社,2007,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