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全腦血管造影術(DSA)的最佳護理方法。
方法:回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導管室行全腦血管造影患者的護理方法及護理內容,觀察護理效果。
結果:經過認真的術前精心準備,細致觀察術中的病情變化,術后認真細致護理,468例患者無不良反應,手術成功率100%。
結論:精心的護理對確保DSA檢查成功、減少并發癥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全腦血管造影 圍手術期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87-01
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儀(DSA)是一種新型的診斷治療儀,是應用數字計算機程序選擇性的全腦血管造影,屬于有創性檢查。全腦血管造影術是經皮膚動脈穿刺在全身肝素化的條件下,通過數字減影(DSA)開展的一項血管內介入手術方法。該方法是診斷各種腦血管疾病的唯一“金標準”[1]全腦血管造影術有一定的創傷性,我院神經內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進行468例全腦血管造影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無不良反應,現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男262例,女206例,年齡16-81歲。平均年齡52.5歲。所有病人均符合腦血管造影術的適應癥。其中腦梗死250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85例,腦出血19例,蛛網膜下腔出血8例,后循環缺血106例。
2 方法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手術方法的不理解,會有恐懼的心理。初次手術的患者焦慮程度較高,且獲取有關信息和知識的愿望比有手術史的患者更強烈,這顯著地影響疾病的預后的轉歸[2,3]。因此護士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描述手術過程及方法和手術的重要性,讓患者理解,從而消除患者恐懼的心情。也可讓同病房的手術過的患者現身說法或者讓患者家屬去看看手術后的病人,讓他們明白手術的微創性及術后對生活不造成影響的情況,讓患者能安心的配合。
2.1.2 常規護理。根據醫囑完成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常規及出凝血時間的檢查,術前做好皮膚準備,剃去會陰部的毛并清潔皮膚。根據醫囑術前2小時開始給予尼莫地平注射液以3ml/h的速度緩慢靜脈推注,術前30分鐘給予苯巴比妥鈉0.1g肌內注射,并在左側上肢建立靜脈通道。取下患者身上的金屬飾品,以免影響X線檢查。術前囑患者排尿,必要時留置尿管。
2.2 術中護理。舒適的手術環境可以改善手術患者的心理壓力。在手術開始前跟患者說明術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讓患者有不適及時指出而不要自己來處理以免影響術者操作。交待患者由于DSA檢查床較小,不得隨意翻動以免墜床,必要時使用約束帶。主動跟患者聊天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術中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特別是密切觀察血壓的變化,每5分鐘測量血壓一次,根據血壓來調節尼膜地平的流速。醫生在插管過程中手法應熟練輕柔準確到位,根據患者個體狀況選擇用藥劑量。醫護間準確無誤地配合,可提高工作效率,縮短檢查時間[4]。在注射造影劑時患者有可能會出現注射局部或全身發熱感,這時要告知患者此種情況為正常的反應,讓患者理解,以免影響到患者的情緒。注射造影劑時囑患者屏氣不動,必要時固定患者頭部,避患者頭部晃動后導致圖片不清楚影響效果。在整個手術過程注意隨時與患者進行溝通,避免患者緊張導致血壓波動。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注意有無頭痛、頭暈、嘔吐、肌力下降等神經系統癥狀,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及時處理。
2.3 術后護理。
2.3.1 術口護理。術后用沙袋壓迫針眼處4小時,術后8小時解除彈力繃帶,注意保持術口干燥,無菌敷料保持清潔。術后15小時內下肢制動,避免術側肢體彎曲,術后24小時后才能下床活動。
2.3.2 病情觀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變化,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根據血壓變化來調節尼莫地平的流速。觀察術側肢體的足背動脈搏動。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血腫、疼痛等。
2.3.3 加強基礎護理。術后患者臥床需要臥床休息24小時,因此要求我們協助患者進行大小便的護理。術后如是清醒患者囑其多喝水以利于造影劑的排出,如是昏迷的患者就要注意液體的補充,以利造影劑的排出。
2.3.4 觀察有無并發癥。由于術中使用肝素抗凝,因此術后需密切觀察有無局部出血傾向。由于手術過程中使用造影劑,而造影劑在藥物中毒所致的腎功能不全僅次于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通常以血肌酐升高大于或等于20%~50%為標準。因此術后得按醫囑抽血驗腎功能,密切觀察尿量及尿液的性質。手術過程由于導管及導絲的機械刺激,有些患者會有腦血管痙攣,因此術后我們常規使用尼膜地平以3mg/h的速度微泵推注,推注過程隨時觀察血壓的變化并根據血壓來調節流速。
3 結果
經過了我們精心的護理,所有手術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恢復良好。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4 護理體會
作為診斷腦血管疾病的“金標準”,DSA是具有微創和安全的特點,但是畢竟是一種侵入性操作,加上造影劑的副作用,以及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使其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通過護理人員術前對患者進行精心的準備,術中密切觀察及護理,術后認真護理,使本組患者無一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善衛劍,王擁果,戴建平.缺血性腦血管病血管內治療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7
[2] 侯佳嫻.全腦血管造影術患者的告知及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8):131
[3] Moerman N,Van Dan FS,Muller MJ,et al.The amsterdam pleoperative anxiety and informa tion scale(APAIS)[J].AnesthAnalg,1996,82(3):445-451
[4] 黃梅.舒適護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手術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