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栓塞是各種栓子阻塞肺動脈系統所引起的一組以肺循環和呼吸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臨床綜合征(PE)[1]。常見的癥狀為呼吸困難和胸痛。本病發病急且進展快,血管阻塞后發生肺組織壞死的稱為肺梗塞。是肺部疾病死亡的常見原因。近幾年隨著診療技術的提高,肺栓塞的診斷率明顯增加,確診后早期溶栓是治療的關鍵,可有效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我科于2012年6月收治一名急性肺栓塞患者,通過積極有效的溶栓方法與科學全面的護理措施,效果滿意。
關鍵詞:急性肺栓塞 溶栓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89-02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62歲,農民,既往有高脂血癥,反復發作性意識喪失4年,現主因“突發胸悶憋氣11小時”收入我科。觀患者面部及口唇紫紺,呼吸困難并伴有大汗,D-二聚體示:0.994ug/ml,肺動脈CT示:雙下肺動脈栓塞,雙下肢血管彩超示:雙側股淺靜脈不完全栓塞,診斷為急性肺栓塞,入科時血氧飽和度波動在65-70%,立即給予雙腔鼻導管吸氧5L/min,癥狀未改善,后逐漸調整至雙腔鼻導管10L/min加面罩吸氧10L/min,血氧飽和度最高升至88%,即刻給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患者癥狀逐漸好轉,在氧流量5L/min的情況下,血氧飽和度維持在95%以上,生命體征平穩,患者無不適主訴,胸部CT示病情明顯好轉。
2 溶栓方法
根據醫囑使用阿替普酶溶栓,阿替普酶(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是一種新型溶栓劑,無抗原性,屬機體抗凝血因子,能結合到血纖維蛋白上,激活纖維蛋白酶原,使其轉化成血纖維蛋白酶,繼而溶解血纖維蛋白,使血栓得以溶解,較少激活全身纖溶酶原。
將注射用阿替普酶50mg融入自帶溶劑50ml滅菌注射用水中,使用微量泵將該溶液單獨從一條靜脈液路以8ml/h勻速泵入,準確記錄起泵時間,自泵入起3小時后根據醫囑調整速度為2ml/h泵入,直至全部泵完。溶栓過程中根據醫囑監測血氣分析及出凝血時間等。
3 護理措施
3.1 給予特級護理。患者入科后給予特級護理,報病危,立即給予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呼吸、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變化,觀察患者呼吸困難及胸痛的改善,防止心律失常的發生,準確記錄出入量,詳細做好護理記錄[2]。如發現患者出現呼吸急促、煩躁不安、口唇發紺、血氧飽和度持續下降,心電圖有T波倒置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3.2 絕對臥床休息。給予患者平臥制動,床頭抬高30度,以減少回心血量,從而減輕患者的呼吸困難,向患者做好解釋,避免患者突然坐起及改變體位。妥善安置各種監護導線,以減輕患者的被束縛感,使用氣墊床保護皮膚,防止壓瘡發生。保持環境安靜,安置單間病房,允許家屬探視,避免患者情緒激動,囑患者勿用力咳嗽,以免導致栓子脫落而引起更嚴重的后果。
3.3 應用微量泵。使用微量泵以保證阿替普酶溶液勻速泵入,準確記錄單位時間內泵入患者體內的溶栓藥物的劑量。選擇兩條合適的靜脈各留置一個套管針,選擇靜脈時盡量選擇上肢靜脈,避免下肢靜脈穿刺。保證有兩條靜脈液路,一條用于泵入阿替普酶溶液,另一條用于輸入其他藥物,以積極預防和治療肺部感染,補液過程中應控制輸液速度,防止發生肺水腫。注意保護靜脈,防止靜脈炎發生,穿刺靜脈給予靜脈炎透明貼進行保護預防。穿刺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盡量避免穿刺失敗及重復穿刺。穿刺后按壓時間不少于5-10分鐘,放松壓迫后應注意繼續觀察有無皮下滲血。
3.4 給予患者留置足背動脈留置針。溶栓過程中需要隨時監測血氣分析及出凝血時間,因此采取血樣較頻繁,假如頻繁穿刺抽血,溶栓過程中凝血時間延長,穿刺處就會容易出血。應盡量避免或減少深部動靜脈穿刺及肌肉注射以及其他有創傷性的操作和治療,避免不可壓迫部位的侵入性操作[3]。動脈留置針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些,血樣從動脈留置針采取后用生理鹽水封管備用冰妥善固定,采血時先將生理鹽水抽出再留取血樣,這樣不僅減少了出血的機率,減輕了病人的痛苦,而且節約了護士因壓迫穿刺部位所耗費的時間。
3.5 觀察出血情況。使用溶栓藥物后,要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溶栓過程中腦出血是很嚴重的并發癥,因此神志及瞳孔的觀察尤為重要,每30-60分鐘確認患者是否清醒,并觀察雙側瞳孔是否等大等圓、對光反射是否靈敏,同時注意眼底是否有出血。患者有無頭痛,肢體有無運動障礙。另外,避免不必要的皮下及肌肉注射,留置套管針穿刺處給予紗布卷及繃帶壓迫,預防穿刺針眼處滲血,觀察穿刺處周圍有無腫脹及瘀紫。再者,注意全身皮膚有無出血點以及有無血尿及血痰,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3.6 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粗纖維、易消化飲食,少食多餐,避免進食易發酸食物,以免引起腹脹[4]。保持飲食平衡,保證大便通暢,強調預防便秘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排便。
3.7 心理護理。由于肺栓塞的發病急、癥狀嚴重,且急性期需要絕對臥床休息,加上對肺栓塞知識缺乏了解,患者易產生焦慮及恐懼的心理,對預后感到失望。因此護理人員要沉著冷靜,忙而不亂,耐心細致回答患者的問題,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時注意加強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解釋溶栓治療的目的及方法,向患者介紹成功治療的經驗,使其情緒穩定,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焦慮與恐懼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配合治療,這樣才能保證救治工作的順利進行。
4 討論
急性肺栓塞是一種急性病理過程,也是一種嚴重的并發癥,死亡率高,臨床工作中應不斷提高對肺栓塞的認識,做到早期確診,采取得當及時的溶栓方法,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配合全面有效的護理措施,患者病情還是能很快得到緩解及有效救治的。
參考文獻
[1] 鄭欣馨,荊志成.急性肺栓塞的診斷與治療現狀[J].新醫學,2007,38(2):102
[2] 王彥,肺栓塞溶栓3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6):1168
[3] 劉霞,楊冬梅.肺栓塞31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4):3398
[4] 李海玲,肺栓塞10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