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舒適護理即comfort care,該模式又稱“蕭氏雙C護理模式”,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創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它使人無論在心理、生理、社會、心靈達到最愉快狀態,或縮短、降低不愉快因素。靜脈注射是臨床工作中最常用的給藥途徑,也是搶救和治療患者重要的措施之一,幾乎每個住院患者都要接受這項治療。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護理觀念的轉變,如何將舒適護理模式運用于輸液中以延伸服務空間,拓展服務內容,為患者創造一個舒適、溫馨、愉快的輸液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靜脈注射 舒適護理 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06-02
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們將舒適護理融入到靜脈注射的整體護理中,針對注射過程中,患者心理、臥位、穿刺、拔針等不舒適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使患者愉快地接受靜脈注射的治療,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結合我科實際情況,來談談在應用中的體會,具體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共876例,選擇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接受靜脈注射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76例,女300例,年齡18至86歲,高中以下學歷176例,來自農村226例,平均住院日10天。所選患者均意識清楚,感覺及語言表達能力正常。本組入院后均實施舒適護理,以患者感到生理、心理和環境舒適為目標。
2 護理
2.1 靜脈注射前的護理。
2.1.1 舒適的護理環境。首先,應該保持環境舒適,安靜。病室應空氣新鮮,盡量使患者自由選擇體位,患者應該單獨安排房間,避免交叉感染和相互影響。室溫在22~24℃,濕度60%左右。盡可能住單間,限制家屬探視,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定期開窗通風,紫外線消毒,禁止探視者送鮮花等易攜真菌孢子的物品。其次整理病床單元時要防止塵埃飛揚,強調濕式清掃床單和地面。病室和物體表面消毒,應避免來蘇爾等刺激性氣味較強的消毒液,病房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使患者處于一個安全,舒適,溫馨的治療環境。最后還要鼓勵患者采取最積極的自理行為,力所能及地解決別人無法替代的問題。
2.1.2 患者的生理舒適護理。在輸液一旦開始后,患者的肢體活動將受到一定限制,特別是輸液時間長,輸液量大的患者,在肢體移動時,可能導致輸液滲漏,而需再次穿刺,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在輸液過程前,在保護好肢體的情況下,護士可協助患者適當變換體位,以減輕臥位的不舒適感。象側臥的患者,可在肘下、膝下墊一軟枕,以增加舒適度。心肺疾患的患者,協助取半臥位,以減輕心臟負擔,改善呼吸困難等等。
2.1.3 患者的心理舒適護理。靜脈注射是一種侵入性操作,患者易產生懼怕、緊張心理,對護士的不信任感,尤其是首次注射和經歷過穿刺失敗者。接受治療的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懼心理,注射過程中的安全成為患者最擔心的問題。因此,護理人員對患者輸液前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非常重要。治療前應向患者說明:輸注藥物的名稱、藥物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應、整個過程大約需要的時限,輸液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何取得幫助,護士對患者的護理程序等等。使患者在治療前即對整個治療過程有全面詳細的了解,解除患者一切顧慮,為接下來的治療做好充分準備,以便使這一過程自然順利完成。
2.1.4 良好的服務態度。作為護理的護士應熱情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建立伙伴式的護患關系,注重語言的藝術性與技巧性,態度和藹,語言得體,細膩體貼,給人一種親切感。交流要輕聲細語、談吐親切,充分利用護士美的言行來努力創造美的境界,全面了解患者的社會生活和心理狀態,充分調動患者的主動性,給予心理疏導。由于注射造成的疼痛屬于一種不愉快的感覺,而疼痛具有“經驗”屬通過護士的言行把關愛的信息傳遞給患者,讓其在輕松愉快的環境和良好的精神狀態下完成治療。
2.2 操作中的舒適護理。靜脈注射是一種組織損傷性的操作,操作不當引起疼痛,將直接影響到患者的舒適,熟練的操作技術可減輕穿刺造成的創傷,從而減輕疼痛。護士應提高無痛穿刺技術,將注射各個環節引起的疼痛降低到最小程度。
2.2.1 穿刺舒適。穿刺前,可用讓患者看電視、聽音樂,家屬陪伴聊天等方法,分散患者注重力。穿刺時,要選擇自己有把握穿刺的血管,迅速、準確地將針頭刺入血管。穿刺成功后,采用一側滾動法,以三條膠布平行排列與針尖垂直,末端以“s”形固定于穿刺部位側面,并注重避免壓迫穿刺點。防止針頭刺穿靜脈,另外也可以阻止微生物被松動的針頭帶進組織,用時防止穿刺點被頭皮針延長管壓迫而產生疼痛。
2.2.2 注射過程舒適。負責護士每30分鐘巡視病房一次,除觀察有無滲漏,不良反應等情況外,并在巡視中給患者做有關衛生知識宣教,以便讓患者愉快地注射。當患者打鈴呼叫時,護士及時到達床旁,親切地詢問“需要幫忙嗎”,“您現在覺得有何不適嗎”等,并幫助解決。通過這些點滴小事,使護士以人為本的護理行為得到了規范和升華,為患者營造舒適的氛圍。最后拔針時,護士要有高度責任心,以達到保護血管,提高工作質量的目的,應該采取先慢后快的方法拔針,拔針后護士要停留幾秒鐘,確認患者正確按壓,確認無出血等情況后方可離開,給患者以安全感。對不能自行按壓的,要代為按壓到3到5分鐘,以確認患者無不適及意外發生。
3 結果
通過詢問、問卷調查,患者感覺舒適的有874例,對護理工作的滿足度為98.65%。
4 討論
舒適護理使患者減輕痛苦,獲得舒適。作為護士應該以患者第一為原則,將整體護理貫穿于注射治療的全過程中。以輕柔的手法,精湛的技術,周到的服務,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舒適護理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把護理工作的實際價值展現在患者面前,使護理人員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通過開展對患者的舒適護理,明顯提高了患者的身心舒適程度,改善了護患關系,極大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同時促進了健康教育的開展。使患者確實享受到了護理服務的良好效應,滿足了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的舒適需要,成為評價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 李小紅.靜脈注射與舒適護理的臨床應用.健康必讀,2010,9
[2] 趙振華.醫患交談技巧與語言藝術.現代醫學,2011,3
[3] 王萍.我國靜脈輸液護理現狀分析.實用護理雜志,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