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并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效果明顯,患者對療效滿意,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現總結相關護理體會。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 腰椎間盤突出癥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16-02
腰椎間盤突出是因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及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綜合征。以腰腿痛為主要臨床表現[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我科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此病,根據其療效及給予相應護理措施,現就我科自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對80例肝腎虧虛證采用此治療方案的患者給予實施相應護理措施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治療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51.5歲。80例患者的中醫診斷為腰痛(肝腎虧虛),表現為腰痛遇勞則加,臥則減輕。偏陽虛,舌質淡,脈沉細。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入院第二天就即行椎間盤靶點射頻熱凝術。
1.2 治療方法。
1.2.1 一般治療。臥硬板床休息2~4周,之后帶腰圍起床活動,但2~3個月不得彎腰持重物,以免病情反復。
1.2.2 藥物治療。
1.2.2.1 口服用藥。西藥可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醋氯芬酸及COX2抑制劑塞來昔布等。中藥辯證選方,以滋補肝腎,強筋壯骨之治法,方用補腎壯筋湯加減。
1.2.2.2 靜脈用藥。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注射用七葉皂苷鈉10mg靜脈點滴。
1.2.3 針刺治療。選取腎俞、夾脊穴、秩邊、環跳、承扶、委中、陽陵泉、阿是穴、次髎、承山等穴位,用補法,每日1次,留針30分鐘,每10分鐘行針1次,7天為一療程。
1.2.4 物理治療。超短波等。
1.2.5 椎間盤靶點射頻熱凝術+神經阻滯術。在X光機引導下,行椎間盤靶點射頻熱凝術,術后立即給予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0.9%氯化鈉注射液2ml與突出的椎間孔注射。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囑患者絕對臥硬板床休息,堅持2~3個月不彎腰持重物。
2.2 給藥護理。
2.2.1 口服中藥期間,忌食生冷寒涼性食物,如西瓜、香蕉、豆腐、芹菜等。
2.2.2 口服非甾體抗炎鎮痛藥,注意觀察有無胃腸道刺激癥狀。
2.2.3 靜脈給藥選用粗直、有彈性的大血管,囑患者注意防止液體外滲,若發生局部滲出,可立即遵醫囑用0.25%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封閉。
2.3 辨證施膳。
2.3.1 飲食宜營養豐富,忌食生冷、辛辣、滋膩之品。
2.3.2 多食滋陰補腎,強筋壯骨之品,如當歸燉豬蹄,冰糖燉銀耳、雞蛋等。
2.4 情致護理。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做好思想疏導,樹立信心,配合治療和護理。
2.5 臨證(癥)施護。
2.5.1 針刺護理。
2.5.1.1 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緊張情緒,選擇合理體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
2.5.1.2 針刺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有無暈針,斷針、滯針、折針等,發現病情變化,報告醫師并配合處理。
2.5.1.3 起針時要核對穴位數,以免毫針遺留在患者身上。
2.5.1.4 用過的針具,經滅菌處理后再進行檢查和修理,經再次滅菌處理后備用,有條件者使用一次性針具。
2.5.1.5 孕婦禁止針刺。
2.5.2 超短波護理。
2.5.2.1 向患者解釋各項治療操作的目的及方法,解除患者緊張情緒,取得配合。
2.5.2.2 注意觀察治療中患者的反應。
2.5.3 射頻熱凝術護理。
2.5.3.1 術前護理。①講解射頻熱凝術的作用原理及優點,指導術中體位:俯臥位.訓練患者床上解大小便。②常規給患者右手留置靜脈留置針,向患者講解作用及注意事項,以取得配合。③術前2小時給予患者地西泮片10mg口服,術前半小時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200ml+克林霉素0.6g靜脈滴注,向患者講解藥物作用與副作用。
2.5.3.2 術后護理。①觀察穿刺點有無紅腫、滲出。給予患者去枕仰臥位、監測生命體征、氧氣吸入等6小時,6小時內不可將頭抬離床面,在床上解大小便,避免顱內壓降低,引起劇烈頭痛。告知患者術后飲食不受影響,但飲食應清淡易消化。②6小時后可下床,下床時必須佩帶型號大小合適的腰圍,教會患者正確佩帶方法。③三天內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次數,休息時可按摩四肢或被動活動。④三天后可指導并教會患者做腰背肌功能鍛煉,如五點支撐法、飛燕點水法、空蹬自行車法等,以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
2.6 健康指導。
2.6.1 宜睡硬板床。
2.6.2 注意腰背肌保暖,避免因受風寒濕冷的刺激而誘發。
2.6.3 腰圍不可長期使用,通過功能鍛煉來加強腰背肌的力量,以免肌肉退化、萎縮。
2.6.4 腰部不可過度負重,取物時避免大幅度的彎腰和旋轉。
3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改良的Macnab評定療效標準[2]:
優:疼痛和麻木癥狀消失,無運動功能受限,恢復正常工作和活動。
良:偶有疼痛,原有癥狀大部分消失,能做輕體力活動。
可:癥狀改善,仍有疼痛,不能堅持正常工作。
差:仍有神經根受壓癥狀,須進一步治療。
4 結果
療效評價為優者76人,良2人,可1人,差1人。
5 討論
80例患者應用此治療并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提高了患者滿意度、生活質量和信心。
參考文獻
[1] 吳再德,吳肇漢.外科學.第七版:人民衛生出版社,849
[2] 王希銳.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介入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