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嚴重創傷急診患者的搶救措施、護理措施以及救治效果。
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診治的嚴重創傷急診患者50例,回顧性分析50例患者的搶救及其護理措施,統計在搶救及護理之后的搶救平均時間、成功率以及死亡率。
結果:搶救措施分別為輸液、止血措施、吸氧、氣管插管、吸痰、胸外心臟按壓以及環甲膜穿刺,其中輸液和止血措施應用率為100%和98%,經過統計檢驗P值大于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病患治療前后P值小于0.05,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在治療之后,病患的情況轉好了。
結論:醫生要掌握好搶救的最佳時間,及時診治;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搶救之后要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才能減輕病患的痛苦,達到顯著的治療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關鍵詞:嚴重創傷 搶救措施 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20-02
生產意外、交通事故以及高處墜落等都是導致嚴重創傷的主要原因,由于這種嚴重創傷具有病情變化迅速,病患傷情極其嚴重,病患的病死率極高,容易產生感染等特點,對醫生以及相關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視對嚴重創傷急診患者的搶救以及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保證病患迅速恢復身體健康,防止病情惡化,確保生命安全。本文對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診治的50例嚴重創傷急診患者的搶救及其護理措施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50例嚴重創傷急診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女病患19例,男病患31例,年齡在25-67歲之間,平均年齡35.7歲,生產意外造成機器擠壓傷有10例,交通事故25例,高處墜落傷有15例,主要類型包括腹部傷、四肢及骨盆傷、顱腦損傷以及胸部損傷等。
1.2 治療方法。
1.2.1 搶救措施。主要包括輸液、止血措施、吸氧、吸痰、氣管插管、胸外心臟按壓、環甲膜穿刺,不同的搶救措施應用于不同的病患情況,大多數病例要兩種措施并行使用,首先觀察病患的生命體征,給缺氧者供氧;心跳等出現暫時性停止的,進行相應的心恢復手術;對于胸外傷者,要清創并閉合開放性傷口;有多發性病包括脾肝破裂、開放性損傷等要搶救并做好術前準備;顱內壓升高比較快速的要滴注復方甘露醇,必要時要重復進行復方甘露醇的滴注;對于有腹部外傷的病患,要及時進行腹腔穿刺并胸腔閉式引流。
1.2.2 護理措施。護理措施主要包括五個方面,首先是根據病患的神情進行護理,觀察病患表情是否呈現不正常顏色及特征,患者神志是否清楚,是否存在瞳孔放大,是否存在遲鈍、呆滯現象,是否昏迷或者休克等。其次是觀察病患的各項生命體征,主要包括脈搏是否平穩、體溫是否突然升高、休克是否持續嚴重等。接著是清潔護理,要及時處理病患身體內部分泌物、口腔內嘔吐物、血塊分泌物以及痰液分泌物等。然后是心理護理,在嚴重創傷之后,病患容易出現恐慌、抑郁、不安、煩躁、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此時極其需要醫護人員的安慰與溝通,只有通過良好的溝通,醫護人員的安慰,才能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消除恐慌、抑郁、不安、煩躁、焦慮等不良心理反應。最后是基礎護理,相關醫護人員要及時給予病患相應的保暖措施,防止病患著涼加重病情,將室溫維持在18—20℃之間比較合適,溫度太低病患容易著涼,溫度太高病患體內的新陳代謝會變得相對旺盛,這會使得病患消耗太多的氧氣,加重病患的病情,因此,要加強基礎護理工作,讓病患的非必要活動盡量減少,保證病患得到充分的休息。
1.3 臨床觀察。統計輸液、止血措施、吸氧、吸痰、氣管插管、胸外心臟按壓、環甲膜穿刺的使用率以及治療前后病患滿意度的對比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16.0進行分析,主要采用統計T檢驗、F檢驗以及卡方檢驗等方法,輸液和止血措施應用率經統計檢驗,P值大于0.05,統計學差異不存在顯著性,病患治療前后P值小于0.05,統計學差異存在顯著性。
2 結果
不同搶救措施治療使用率見表1,其中輸液和止血措施應用率為100%和98%,經過統計檢驗P值大于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按照使用率減少依次為吸氧、氣管插管、吸痰、胸外心臟按壓以及環甲膜穿刺。
病患治療前后P值小于0.05,存在顯著性差異,表明在治療之后,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轉。
3 討論
嚴重創傷主要是由一個或多個因素造成的極其嚴重的疾病,這種病癥不僅給病患帶來很大的傷痛,還給病患造成極其嚴重的頭暈、乏力、休克等并發癥。嚴重創傷具有病情變化快、傷勢嚴重、病死率高以及易感染等特點,救治難度高于一般疾病,這對醫生以及相關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職業水平和職業責任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于醫生來說,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跟上現代醫學的步伐,要充分考慮病患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對于護理人員來說,良好的醫患關系是病人盡快康復的前提,也是護理人員落實自己責任和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體現,因此護士要尊重病患,了解他們生理以及心理的需求,積極維護病患的權益,注重傾聽病患的心聲,針對病患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以便提高護理質量,促進病患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孫冬梅.創傷性休克早期急救護理.吉林醫學,2009,30(20):2483-2484
[2] 曾慧.嚴重創傷急診患者的搶救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