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78例胸外科患者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護理方法進行分析。
方法:選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僅接受藥物護理的39例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胸外科患者作為對照組;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同時接受藥物護理和綜合性護理的39例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胸外科患者作為觀察組。對兩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率和控制感染的平均時間進行觀察。
結果:觀察組肺部感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控制感染的平均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對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胸外科患者采取綜合性護理措施可獲得比較好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胸外科患者 肺部感染 常規護理 綜合性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29-02
外科手術是一種創傷性比較大的治療方法,尤其對于接受胸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由于手術創傷影響到肺部、術后傷口出現疼痛等原因使患者肺內的痰液排出能力和肺功能下降,從而導致肺部出現感染,處理不當可導致呼吸衰竭[1],當呼吸衰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則會使患者出現死亡。對患者術后出現的肺部感染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對于感染的控制可以起到比較好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術后情況。我院從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有78例胸外科患者在手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現將對其的護理情況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的39例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胸外科患者作為對照組,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的39例術后并發肺部感染的胸外科患者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齡21-81歲,平均年齡(49.8±9.7歲),使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藥物護理。對兩組患者采用口服抗生素加雙黃連20-40ml進行抗感染護理,每天兩次。觀察組患者在接受藥物護理的同時再給予綜合性護理。
1.2.2 綜合性護理。①對病房內的環境加強管理,對空氣進行消毒,減少病房內的流動人員,相關人員在進入到病房內時必須按規定更換衣服和鞋子,對家屬探視的時間進行控制,在護理和探視結束之后,使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以降低對空氣的污染;對患者所用的呼吸裝置要嚴格進行消毒和及時更換,其中要將集水器放在較低的水平,將冷凝的水及時清除,避免患者將液體倒吸入肺,對病人所使用的物品要嚴格和其他病人的分開,防止交叉感染。②提高營養及能量物質的攝入。由于病人在術后,能量被大量消耗,使呼吸肌的運動能力下降,所以需對患者進行適當的靜脈或腸道營養給予,同時對于患者的膳食要進行合理的搭配,保證每天的熱量不低于20kcal/kg。③對切口部位的敷料及時更換,可采用滅菌紗布進行覆蓋,當紗布被濕化液或痰液污染時,要及時將濕的紗布去除,若最下面一層紗布沒用被污染,則可以采取常規更換,每天一次,在更換紗布時要注意觀察局部的切口皮膚情況,若出現化膿或紅腫,需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④指導患者咳嗽、咳痰,對呼吸道加強引流。肺泡內的痰液不能及時被排出,使患者肺的自清能力下降,痰液中的細菌在肺內大量繁殖,最終常引起肺部感染,因此使患者肺內的分泌物及時排出對控制肺部感染存在很大的作用。鼓勵患者自行咳痰,每天飲足夠量的水和輸注液體,將分泌物稀釋,以便于排出;讓患者進行適當的翻身,讓氣管內的痰液發生移動,容易被排出;對潴留痰液肺部對應的胸壁進行有節奏的反復叩擊,讓肺內的分泌物松動,從而使纖毛的運動得到改善,加快對黏液得傳輸,更快的排出。
1.3 統計學處理。對所有的數據均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時間結果。
將兩組患者的感染控制率和感染控制時間進行比較,結果見表1。
從表1中可以得知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控制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
3 討論
胸外科患者在接受手術后可出現多種并發癥,肺部感染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嚴重的并發癥。由于患者在手術后機體對外界的免疫力下降,臥床時間較長,使肺的活動量減少,減少了肺功能的殘氣量,出現肺不張,從而導致肺部出現感染。同時手術也可使患者的呼吸肌的肌力減弱,麻醉劑對咳嗽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咳嗽和咳痰能力下降,肺內的痰液不能及時排除,痰液中的細菌在肺內大量繁殖,從而導致肺內的感染。如果對于肺部的感染沒有給予及時的處理,則會使肺部感染進一步加重,影響到其它器官的損傷,肺部感染是誘發多臟器損害的主要誘因[2],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胸外科患者術后并發感染可由多種細菌引起,每一種不同的細菌又可引起不同類型的感染,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護理對策的重點在于保持呼吸道通暢[3],促進痰液的及時排出。對患者進行體位的護理也是很有必要的,適當的體位是確保是否有效吸清呼吸道內分泌物的關鍵[4],在給患者吸痰時根據聽診所鳴音和濕啰音的位置確定痰液潴留在肺內的位置,從而可采取體位引流和對胸部進行叩擊的方式來加快分泌物的運動和脫落,使肺和支氣管內的分泌物易于被排出。因此,對肺部感染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提高肺部感染的控制率和縮短感染控制的時間。
參考文獻
[1] 劉玉惠.高齡病人30例開胸術后肺部并發癥預防及護理體會[J].陜西醫學雜,2009,39(11):1565-1567
[2] 熊八榮.普外科高齡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護理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0,8(6):143-144
[3] 黃銀喜,黃英.急性膽管炎術后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13):114-115
[4] 何芳,莫曉芳,邵麗華,張紅霞.重癥顱腦外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的護理[J].實用預防醫學,2008,15(2):52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