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經過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護理,使得消化道急性出血的護理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方法:篩選了2009年6月到2011年9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在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其精心的治療和護理,觀察治療護理效果。
結果:經過本院的治療護理,成功治愈患者60例,病情好轉者32例,轉到外科進行治療的15例,4例患者病情惡化,3例死亡。
結論:在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護理的時候,要嚴格精細地觀察患者的嘔血、出血、便血情況,控制好患者的病情,對待不同情況的患者,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工作和后期的健康教育工作。
關鍵詞:上消化道 出血患者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36-02
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病變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急性胃粘膜損壞、胃癌等是令床上常見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該類患者常有的癥狀是,嘔血、黑便、血容量嚴重下降,常常會引起失血性休克,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周密精細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的治愈和恢復健康十分重要。2009年6月到2011年9月,本人臨床護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實例中共包含了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里的共114例病人,其中女45例,男69例,患者的年齡從21歲到80歲,平均年齡是48歲。患者的癥狀包括,急性胃粘膜病變6例,消化性潰瘍26例,消化系統腫瘤24例,肝硬化58例。所有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嘔血、便血、休克等癥狀。
1.2 結果。經過本院的精心治療和精心地護理之后,成功治愈的患者有60例,病情有好轉的32例,治療效果不明顯轉到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有15例,有4例病情出現惡化,3例死亡。
2 臨床觀察
對病情進行細致地觀察,可以為醫生提供方便,對及時采取有效地治療措施和提高搶救成功率、提高治療效果都有很大的幫助。
2.1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當血容量減少時,會引起周圍循環的衰竭,在臨床上常常導致心率、呼吸、血壓、尿量及神智等發生改變,這些變化是估計血量和出血量最有用的判斷標準。因此,要對患者的血壓、心率做動態的觀察,當患者保持的身體狀態發生變化時,比如由平臥狀態改為坐態時,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在正常范圍之內),表示該患者的血容量不足,常常表現的癥狀是,面色蒼白、煩躁不安、輕微意識不清醒。
2.2 觀察嘔血、便血性質和量。當消化道出血時,常常會出現嘔血和便血的癥狀。當消化道出血量大于60mg時,人體便會排黑便,外觀呈柏油狀,帶有腥臭味。若出血量特別大,糞便會表現為暗紅甚至鮮紅色,狀態似乎為下消化道出血。當胃內的血量達到250mg以上時,就會引起嘔血癥狀,嘔血通常為棕褐色呈咖啡渣樣。
2.3 觀察出入水量。在臨床上,常常選用尿量作為反映腎血液灌注情況的指標。若尿量過少則是早期休克或者休克復蘇不完全的表現。對于疑似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或者已經處于休克狀態的患者,應該準確記錄他每小時的尿量和24小時的出入水量。
2.4 觀察后期狀況。觀察后期狀況指的是,觀察患者有無再出血狀況,因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反復無常,出血狀況成功控制之后依然要對其進行觀察,看其有無再出血狀況,例如患者是否出現反復嘔血或者黑便次數增加,嘔血轉換為鮮紅色,黑便變成深紅色,伴隨有血壓不穩定等。再出血的可能性比較大,應該提高警惕,密切觀察。
3 護理方法
3.1 確保呼吸道的通暢。當患者出現嘔血狀況的時候,應該要求患者將姿態換為半臥位或者去枕平臥狀態,把他們的下肢抬高30°,叮囑他們安靜休息。當患者嘔血比較劇烈并且伴隨著神志恍惚,應該迅速地將患者的頭偏向一個方向,迅速將患者口咽部位和氣管部位內的血液和痰液抽出,防止患者將其吸入氣管導致窒息,及時采取供氧措施,特別是對于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在缺氧時很容易誘發肝性腦病,所以要格外注意。
3.2 心理護理法。對于患者,難免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狀態,尤其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這種狀態的出現會加重病人的出血,對于大量出血和反復出血的患者更容易對治療喪失信心,因此,心理護理工作做的好壞對病人的治療十分重要。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說話的口氣方式、是否認真耐心地與病人進行解釋、沉著冷靜的操作等等都對病人的心理有很大的作用,一個好的護理人員的護理可以消除患者緊張等畏懼心理,而且還能穩定患者的情緒,對順利的開展治療工作和護理工作十分有幫助。
3.3 皮膚護理工作做到位。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液循環系統相對正常人而言比較差,特別是長出現便血的患者,這些現象很容易污染了床褥被單等醫護用品。所以,一定要避免患者的局部組織長期受壓,應該經常對其更換體位,對其受擠壓的組織進行按摩處理,保證患者的皮膚清潔不受感染,每次排便之后要用溫水擦洗肛周,并且用棉墊等設施墊起,保證床褥等整潔干凈,確保患者的皮膚不受感染。
3.4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患者住院期間要對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患者了解相關疾病的治療工作、護理原則,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有助于治療護理工作的開展。要指導患者的飲食,告誡他們什么樣的飲食是合理的,禁止吃什么食物。指導患者家屬的工作、休息、活動,做好與醫療人員的配合治療工作。
4 結語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常見的內科急診,但是病情若沒及時控制對病人就會很危險。但是,只要及時就醫,及時搶救,對病人進行精心的護理,就有很高的搶救成功率。護理工作質量的高低對病人的病情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護理工作質量仍然需要不斷地提高。
參考文獻
[1] 李永宏.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急救與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6(21)
[2] 李娟宜,張紅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08(24)
[3] 毛建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內科護理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2(3)
[4] 周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