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討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患者中的臨床效果以及相關的護理措施,進而達到提高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護理質量。
方法:本文采用回顧資料的方法,隨機選擇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3月這一時期來我院就診的40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都采用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通過觀察治療的效果以總結出有效的護理措施。
結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次選取的40例患者有11例患者出現了并發癥現象,其中出血1例,結石殘留的患者8例,腎貫通傷2例。但是在本次研究中11例出現并發癥的患者中都得到了及時的處理并給予積極治療后沒有1例患者在術后出現嚴重的并發癥而死亡。
結論:本研究顯示經皮腎鏡取石術雖然是一種微創的手術方式,但術中術后容易大出血并且殘留結石率也較高、術后發生感染等是經皮腎鏡取石術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但是本研究也證實了只要加強對并發癥的觀察以及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十分的重要。
關鍵詞:腎結石 經皮腎鏡取石術 術后觀察與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37-02
腎結石是臨床的多發病的一種,根據臨床資料統計顯示腎結石占腎石癥的86%[1,2],近幾年其發病率仍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以前臨床在治療該類疾病主要是采取開放的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但以往的臨床經驗顯示,傳統的開放手術對患者人體造成的損傷大、恢復也很慢、并且出血多、術后極容易感染、尿漏及殘留等缺點。隨著近幾年經皮腎鏡技術的成熟,經皮腎鏡取石術將超聲碎石術和液電碎石術在腎結石患者手術中的不斷成功應用,并且結果顯示腎集合系統或輸尿管上段碎石、取石,結石清除率高達90%[3],并且沒有嚴重的并發癥發生。經皮腎鏡術不僅對患者損傷小、手術風險很低,而且還拓寬了手術的適用的范圍,是目前治療腎結石較理想的一種微創治療方法。本研究選擇了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3月這一時期來我院就診的40例復雜性腎結石的患者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都采用經皮腎鏡治療,現將結果報告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擇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3月這一時期來我院就診的40例復雜性腎結石的患者的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患者年齡都在18-75歲之間,平均年齡45±25歲。其中12例患者是鹿角狀和鑄型結石,22例患者是多發腎結石,雙腎結石6例。結石直徑最大約6cm。
1.2 手術方法。本研究所有的患者都在全麻或持續硬膜外麻醉條件下進行,在術前一般都采用B超進行穿刺定位,一般選腋后線11肋間或12肋下這之間的地方建立經皮腎工作通道。經皮腎鏡通道碎石一般采用EMs氣壓彈道碎石機或結合超聲吸附碎石機的方式進行碎石。如果是較大的結石則可采用取石鉗取出。對術中或結石較大難以一次手術取完的必要時可以進行Ⅱ期手術。手術完成后常規留置6F雙J管和16F腎造瘺管。
1.3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數據的比較,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取石成功率。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結石一期完全取凈的患者有30例,4例因結石殘留較多進行了二次取石術,6例患者因為有殘留結石而進行了體外震波碎石術或口服排石藥將殘留石頭排除。具體結果見表1所示。
2.3 所有患者的手術時間。都在50—240min,平均130min,所有患者在進行手術后的住院時間平均是8天。
3 討論
3.1 護理方法。
3.1.1 出血護理觀察。出血是經皮腎鏡術中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根據以往的臨床資料顯示大出血的發生率在0.71%-0.73%之間[4]。患者出血可造成腎周血腫,后果較嚴重。因此在術后醫護人員要嚴密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術后6h內應每小時測量血壓1次,并同時注意保持腎造瘺管引流的通暢和引流液的顏色和量,如短時間內發現引流出大量鮮紅色液體且有血凝塊則需及時的通知醫生夾閉或間斷夾閉腎造瘺管進行必要的緊急處理,必要時可行腎盂沖洗。并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必要時采用止血劑等。
3.1.2 腎臟貫通傷的護理觀察。患者經皮腎鏡術后回病房后護士應主動詢問醫師患者術中的相關情況,密切觀察患者腰部有無腫脹疼痛的情況,并且認真聽取患者的感受,保持腎造瘺管及雙J管引流通暢,期間要鼓勵患者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的通暢等。
3.1.3 感染性休克的護理觀察。術后嚴重感染是腎結石最為棘手的并發癥之一。如果發生嚴重感染又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則可導致感染性休克因此會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及體溫的變化,并及時注意患者有無寒顫、發熱等現象,如發現患者血壓下降或其他的異常則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及時的處理。對經腎皮鏡手術的患者術前都需要給予靜脈滴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術后應保持腎造瘺管及保留尿管的引流的通暢,并妥善固定,防止逆行感染的發生,在進行腎盂沖洗的時一定要嚴格無菌操作。
3.2 結論。本研究顯示經皮腎鏡取石術雖然是一種微創的手術方式,但術中術后容易大出血并且殘留結石率也較高、術后發生感染等經皮腎鏡取石術是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但是本研究也證實只要加強對并發癥的觀察以及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十分的重要。
參考文獻
[1] 呂月琴.B超引導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6):1489-1490
[2] 李立宏,李蕊.微創經皮腎穿刺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并發癥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07,28(10):119-120
[3] 阮贊麗,賈肖林.經皮腎鏡手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圍手術期的護理.工企醫刊,2012,25(1):74-74
[4] 黃海文,楊水華.兩種經皮腎鏡手術聯合治療巨大鹿角形腎結石[J].河北醫學,2010,16(7):78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