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藥飲片 品質變異 養護方法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46-02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按照中醫學理論、中藥炮制方法,經過加工炮制后,可直接應用于臨床的中藥。中藥飲片及其炮制品的貯存方法是否合理得當,直接影響到藥品的質量優劣以及藥物的臨床療效,也是能否保證患者用藥安全的重要因素。筆者通過日常工作觀察總結,將中藥飲片品質變異的原因和養護的方法匯報如下。
1 中藥飲片的品質變異的現象及原因
中藥飲片的質量變異主要由飲片的含水量、自身的化學成分及貯存環境的溫度、濕度、空氣、日光、霉菌、害蟲等因素所致。
中藥飲片常易產生的品質變異現象有以下幾點:
1.1 蟲蛀。是指昆蟲侵入中藥內部所引起的破壞作用。蟲蛀使藥材出現空洞、破碎,藥物被蟲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狀,會嚴重影響療效,以致不能藥用。
1.2 霉變(發霉)。是指霉菌在中藥表面或內部的滋生現象。當環境溫度為25攝氏度左右,相對濕度在75%以上,或中藥含水量超過15%且有足夠的營養條件下,特別適合于霉菌的生長繁殖,其分泌的酶溶蝕藥材組織,從而導致有效成分發生變化而失效。
1.3 變色。色澤是中藥品質的重要標志之一。中藥變色范圍很廣,在藥物流通過程中,色澤總在不斷變化著,只是這種變化不太明顯,而當藥物在溫度升高,濕度加大,氧氣日光充足的情況下變色的速度就會加快,藥物由此而產生顏色由淺至深或由鮮艷變黯淡的現象,如玫瑰花、款冬花等最易變色。
1.4 泛油(起油或浸油),指某些含油中藥的油質泛于中藥表面的現象,含有脂肪油、揮發油、粘液質、糖類等較多的藥材,在溫度濕度較高時,出現的油潤、發軟、發粘、顏色變鮮等都被稱為起油。泛油實際即指干燥中藥表面出現的油樣物質,此時常伴有變色、變質現象發生。天冬、蜈蚣、極易發生泛油現象。
1.5 散氣變味。含有揮發性成分的藥材因貯藏保管不當,造成成分揮發損失,使藥材的氣味發生改變。揮發油在常溫下能揮發,而溫度越高揮發越快,貯藏時間越長,氣味散失越多,此外,若中藥包裝不嚴,藥材露置空氣中揮發性成分也會自然揮發損失。極易散失氣味的中藥如:當歸、薄荷、荊芥等。
1.6 升華、風化、潮解、粘連、腐爛。升華指藥材遇到高溫,不經液化而直接氣化的變異現象,如:樟腦、冰片等。
風化指含結晶水的鹽類藥物,經風吹后失去結晶水,變為非結晶狀的無水物質,形成粉狀現象,如:硼砂、明礬等。
潮解指有些固體藥物,在潮濕空氣中逐漸吸收水分,而發生的溶解現象,如:芒硝、硇砂等。
粘連指含糖膠、樹脂、蠟質等成分的固態中藥,在溫度升高的影響下,自身變軟,粘結成塊,然后由固態變成濃厚粘稠的溶液狀態的變異現象,如:乳香、蘆薈等。
腐爛指有些新鮮的藥物,因受氣溫的影響而引起悶熱,或存放過久出現干枯、霉爛、敗壞的現象,如:鮮生地、鮮生姜等。
2 中藥飲片的養護技術
因為中藥飲片存在著以上多種類型的品質變異現象,所以為了保證飲片的質量,就要求我們有一系列的非常適當的養護技術。筆者將日常工作中常用的有效養護方法介紹如下:
2.1 干燥養護技術可以除去中藥中過多的水分,同時可殺死霉菌、害蟲及蟲卵,直到防治蟲、霉,久貯不變質的效果,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曬、晾、烘等。
2.1.1 攤晾法。攤晾法,又稱陰干法,就是把中藥放在室內或陰涼的場所,使其借助溫熱的空氣流動,吹去水分而干燥。本法適用于芳香性的葉類、花類、果皮類等。如:陳皮、荊芥等。
2.1.2 高溫烘燥法。對含水量過高的中藥,可以加熱增溫以去除水分,所用方法有火盆烘干、烘箱(烘房)烘干以及干燥及烘干三種,本法效率高,省勞力、省費用,又不受天氣變化限制,此外還有殺蟲驅霉的功效,溫度也可以任意掌握。如:天花粉、巴戟天等。
2.1.3 石灰干燥法。凡是容易變色、價值貴重、質量嬌嫩、容易走油、溢糖而蟲蛀生霉、回潮后不宜曝曬或烘干的品種。如:人參、枸杞子等。
2.1.4 木炭干燥法。將烘干的木炭用皮紙包好,夾置在易潮易霉的中藥內,通過吸收侵入的水分而防止霉、蟲。如:紅花、款冬花。
2.1.5 翻垛通風法。即將垛底的中藥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風垛,使熱氣和水分散發掉。一般在梅雨季節或發現藥材含水量較高時采用。
2.1.6 密封吸濕法。此法是利用嚴密的庫房及缸、瓶、塑料袋等,將中藥密封,使中藥與外界空氣隔離,減少濕氣侵入藥材的機會,保持中藥原有的水分。對于貴重中藥,則最好采用無菌、真空、密封。
2.2 冷藏養護技術。指采用低溫(零攝氏度以上,十攝氏度以下)貯藏中藥。適宜此法的中藥材有:人參、銀耳等。
2.3 埋藏養護技術。
2.3.1 石灰埋藏法。適用于肉性和部分昆蟲類中藥,如刺猬皮、熊掌等。
2.3.2 沙子埋藏法。適用于少數完整中藥,如黨參、山藥等。
2.3.3 糠殼埋藏法。適用于阿膠、鹿角膠等。
2.3.4 地下室貯藏法。適用于一些怕光、怕凍的中藥,如:薄荷、當歸等。
2.4 化學藥劑養護技術。指利用無機或有機化學藥物來抑制霉、蟲的生長繁殖。
2.5 對抗同貯養護技術。指利用不同品種的中藥所散發的特殊氣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驅蟲去霉化學成分的性質來防止另一種中藥發生蟲、霉變質等現象的發生。
2.6 氣調養護技術。指在密閉條件下,人為調整空氣組成,造成低氧的環境,抑制害蟲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以及中藥自身的氧化反應,此法經濟科學,費用少,無殘毒,無公害。
以上是筆者在日常工作中總結的關于中藥飲片的品質變異及養護技術,這些技術經濟實用,效果顯著,大幅度降低中藥飲片貯存中的品質變異,既減少了經濟損失,又保證了中藥飲片的質量,從而確?;颊叻幇踩行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