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簡稱LDH)的臨床療效。
方法:取150例符合標準的病例,隨機分為三組各50例,每組分別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臨床指標采用秩和檢驗,生化、藥理指標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F檢驗,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療效進行定量比較。
結果:單西藥組優良率84%,單中藥組優良率為76%,合用組優良率92%,三組有顯著差異,P>0.05。
結論: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疼痛癥狀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身痛逐瘀湯 甘露醇 地塞米松 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49-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突出的椎間盤對神經根或硬膜造成壓迫,而產生一系列的臨床癥狀。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見原因。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門診、病房共治療符合標準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150例,隨機分為三組,單西藥組、單中藥組及合用組。并對三者臨床療效進行對比,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資料:本組150例全部為門診病例。男87例,女63例。年齡:18~70歲,平均43歲。病程最長7年,最短3天,平均13個月。其中來院前未經過治療58人,經過治療的92人。
1.2 臨床表現。
1.3 硬膜囊受壓程度可分三度[1]。
1.3.1 輕度:突出物壓迫硬膜囊及脊髓小于1/3。
1.3.2 中度:突出物壓迫硬膜囊及脊髓大于1/3小于2/3。
1.3.3 重度:突出物壓迫硬膜囊及脊髓大于2/3。
1.4 標準。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病癥診療操作》:①有腰部外傷、慢性勞損或受寒濕史,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壓增加時疼痛加重。②脊柱生理弧度改變,病變部位椎旁有壓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動受限,直腿抬高或加強試驗陽性。③下肢受累神經支配區有感覺過敏或遲鈍,病程長者出現肌肉萎縮,膝腱、跟腱反射可減弱或消失。④X線攝片檢查:脊柱側彎,腰生理前凸消失,病變椎間隙可變窄,相鄰邊緣骨贅增生,CT可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5 病情資料。全部150例病例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中醫病癥診療操作》中腰椎間盤突出癥標,排除結核、腫瘤、強直性脊柱炎、骨質疏松等腰椎疾病。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排除藥物過敏者及嚴重內科疾病者。排除精神異常者。隨機分組。硬膜囊受壓程度中度以下。
2 治療方法
2.1 藥組。給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毫升日三次快速靜點(30分鐘內滴完);地塞米松20毫克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日一次緩慢靜點。三者合用三天后,20%甘露醇注射液250毫升改為日一次靜點三天;將地塞米松由20毫克依次遞減10毫克、5毫克、2.5毫克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日一次靜點三天。
2.2 單中藥組。給予身痛逐瘀湯一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臥硬板床休息。
2.3 合用組。將單西藥組及單中藥組用藥聯合使用一周。治療期間三組患者均未行其他治療。
3 療效評定和結果
3.1 評定標準。參照日本腰痛評定新標準JOA計分[2]。優:得分在25-29分以上,腰腿疼痛消失,活動無障礙,恢復原工作,療程結束后1年以上無復發;良:得分在16—24分,腰痛基本消失,活動無障礙,雖恢復原工作,但過重活動有輕度疼痛和不適,療程結束后半年以上無復發;可:得分在10-15分,腰腿痛部分消失,活動輕度障礙,部分恢復工作,療程結束3個月以上無復發;差:得分在10分以下,腰痛無明顯好轉,活動受限,差:得分在10分以下腰痛無明顯好轉,活動受限,不能勝任現有工作,或療程結束后3個月以內復發或改用其它方法治療。
3.2 結果。
通過X檢驗,合用組在腰腿痛癥狀改善方面明顯優于單西藥組及單中藥組,而在其他方面二組沒有明顯差異。說明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能有效緩解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疼痛癥狀。
4 討論
4.1 逐瘀湯組方分析:祖國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腰痛”和“痹癥”范疇。多由于腠理疏松,營衛不固,風寒濕邪得以乘虛侵襲,閉阻經脈關節,氣血運行不暢,筋脈拘急;或跌仆損傷,舉重勞傷,氣滯血瘀,阻滯經絡,脈絡不通累及日久則致腎虛。治療本病的關鍵在于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除濕、補益腎氣;臨床上可分為四型:氣滯血瘀型、風寒型、濕熱型、腎虛型。身痛逐瘀湯組方中川芎、紅花、桃仁、當歸有活血化瘀之功。五靈脂可行氣消腫定痛并增強祛瘀之力。威靈仙性急善走,能宣通五臟,十二經絡,故通經止痹痛。牛膝具有引瘀血下行并強壯腰膝之功效。配以香附以行氣活血,元胡行氣止痛,狗脊祛風除濕,杜仲配寄生補肝腎強筋骨。本病多為虛實夾雜,以實證為主,邪實同久則耗傷正氣,治療應以祛邪為主兼以扶正。身痛逐瘀湯方以活血化瘀為主,兼以祛風濕,補肝腎。其組方嚴謹、功效明確,對臨床各型均有療效,尤以血瘀型療效顯著。
4.2 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治療LDH的機理,可以推斷其作用在如下方面:①抗炎作用:研究表明其組成成份中五靈脂水提物能抑PGE合成或釋放療[3]。桂枝的抗炎作用在于其能抑制IgE所致肥大細胞脫粒釋放介質。牛膝、威靈仙、狗脊均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4]。②止痛作用:元胡中的延胡索乙素具有極強的止痛作用,試驗表明其能明顯延長小鼠痛閾出現的時間[5]。威靈仙水提取液能提高痛閾時間,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6]。③改善微循環作用:現代中藥藥理研究發現,活血化瘀類藥物具有擴張血管,減少血小板及紅細胞凝聚,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通透性及循環、消除炎癥,改善局部營養狀況,促進組織修復和再生,有利于骨關節及周圍組織、神經的修復[7]。五靈脂其水提取物劑能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動脈血栓作用[8]。研究表明牛膝根提取液具有降低大鼠全血黏度及抗炎消腫作用[9]。桂枝其所含桂枝油成分有中樞性及末梢性血管擴張作用促進血液循環。④修復受損組織:五靈脂可提高體內SOD活性,減少體內自由基的釋放[10]。試驗表明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川嗪對脊髓損傷后大鼠的神經功能恢復有顯著效果[11]。⑤目前對于甘露醇及地塞米松對LDH的研究認為:甘露醇是一種由腎小球滲出,在近端腎小管中造成高滲壓而產生利尿作用的藥物。可增加血液滲透壓,降低神經組織的內壓,減輕組織缺氧,降低血液粘滯度,改善神經根鞘內腦脊液回流及靜脈回流受阻的惡性循環。地塞米松通過增加激素-受體復合物的生成而維持靶細胞的效應,有效抑制結締組織增生,降低血管通透性,有非特異性抗炎、抗毒作用。同時兩者亦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減輕病理狀態下自由基活性氧對細胞膜的損害,起到明顯的消腫、減少炎癥滲出作用,使神經根水腫得到改善,緩解疼痛癥狀。現已證明,神經根受損后,受損組織中丙二醛含量明顯增加且與病理和誘發電位的異常程度成正比,應用大劑量自由基消除劑,可使損害減輕。兩者合用,控制臨床劇痛優于鎮痛劑。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能夠改善腰椎間盤突出局部病變的內環境,減輕炎癥反應增加微循環作用,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其盡管沒有對神經壓迫產生直接的作用,但能較好地緩解神經壓迫癥狀,療效肯定。
4.3 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適應癥及安全性: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方適應癥廣泛,對于不能做手術的患者都可進行治療。本療法的治療特點是吸收快,能迅速發揮療效,而便于加減使用,能較全面、靈活地照顧到每一個病人或各種病癥的特殊性,根據觀察全部病例口服中藥后均未出現不適癥狀,未見有藥物過敏和其他副作用,證明其是安全可靠的。
5 結論
本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以疼痛為主,CT顯示壓迫硬膜神經根程度為輕度或部分中度的病例近期療效比較肯定。雖然其并不能夠完全阻止腰椎退變的進程,徹底治愈腰椎間盤突出癥,但可延緩疾病的發展,緩解疼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而對于突出壓迫嚴重,病情較長的病例推薦手術治療。身痛逐瘀湯配合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療有其經濟實用、無創傷、安全、患者易于接受等特點,適合在臨床上推廣。本次觀察由于隨訪時間較短,統計方面的誤差等諸多因素影響,還不能對其遠期療效有正確的評估,有待于今后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2] 井上駿一,等.腰腿疾患治療成績制定標準.日整會志,1984,58:925
[3] 王世久,等.五靈脂乙酸乙酯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沈陽藥學院學報,1994,11(1)
[4] 章蘊毅,等.威靈仙的鎮痛抗炎作用.中成藥,2003,23-11
[5] 朱央央,于伯揚.元胡止痛方配伍的化學和藥效學比較研究.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3,34(5)461—464
[6] 周效思,易得寶.威靈仙鎮痛抗炎藥效研究.中華臨床醫藥,2003,4(5)
[7] 鄭虎占.中藥現代研究與應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10
[8] 王世久,等。五靈脂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藥理研究.沈陽藥學院學報,1994,11(4)
[9] 高昌昆,等.牛膝總皂甙抗炎鎮痛活血作用研究.安徽醫藥,2003,7(4)
[10] 陳月開.五靈脂中類SOD活性物質研究.中草藥,1995,28(7)
[11] 孫海燕,賈連順,等.川芎嗪對大鼠脊髓損傷后神經功能恢復作用的研究.頸腰痛雜志,200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