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藥百草園中有兩種名為紅花的藥物,分別稱為紅花和藏紅花,兩者藥性及功用雖然基本相同,但卻是兩種不同科屬的植物,價格也相差甚遠,紅花與藏紅花均為活血化瘀藥,均具活血通經、散瘀止痛功效。紅花為婦科及跌打損傷常用藥,且價廉。而藏紅花資源少、價格昂貴,目前用途欠廣泛,本文將二者分別闡述,鑒別真偽,合理應用。
關鍵詞:紅花 顯微 鑒別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50-02
紅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干燥花,別名草紅花、紅藍花、刺紅花,性辛、溫,歸心、肝經,產于河南、新疆等地,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西紅花是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的柱頭,別名藏紅花、番紅花。原產于歐洲及中亞地區,以前多由印度、伊朗等地經西藏傳入內地,故名為藏紅花?,F在我國浙江、北京、江蘇等地也有少量可栽培,該藥性味甘微寒,歸心、肝經。功效相似價不同。西紅花與紅花都有活血化瘀通經的作用,但西紅花力量較強,又兼涼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熱郁血瘀者。藏紅花產量不高,采收加工耗時費力,因此價格昂貴,購買時要注意鑒別。
1 紅花鑒別
1.1 性狀鑒別。為不帶子房的筒狀花,長1-2cm。表面紅黃色或紅色。花冠筒細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長5-8mm。雄蕊,花藥聚合成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質柔軟。氣微香,味微苦。 以花冠長、色紅、鮮艷、質柔軟無枝刺者為佳。
1.2 中藥鑒別。本品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多聚成不規則的松散團塊,橙紅色或紅色。花冠筒細而狹長如尾狀,長約1.5厘米?;ü?裂,各裂片呈狹線性,雄蕊5枚呈黃色。花藥聚合成管,高出于裂片之外,中央柱頭露出。有微香氣,味略苦。以花片長、干爽、色紅黃鮮艷、質柔美、無梗葉者為佳。
1.3 顯微特征。顯微特征:粉末特征:橙黃色。①分泌細胞呈長管狀,常位于導管旁,直徑約至66μm,含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②花冠裂片頂端表皮細胞外壁突起呈短絨毛狀。③柱頭及花柱上部表皮細胞分化成圓錐單細胞毛,先端尖或稍鈍。④花粉粒深黃色,類圓形、橢圓形或橄欖形,直徑約至60μm,具3個萌發孔,外壁有齒狀突起。⑤草酸鈣方晶直徑2-6μm,存在于薄壁細胞中。
1.4 偽品鑒別。偽品紅花:形狀為舌狀花,呈線形,長約1.5cm,表面暗紅色,花冠上端平展成片舌狀,基部短簡狀,內藏先端2裂的柱頭,質松脆。氣味香,味微苦。
2 藏紅花鑒別
2.1 形狀鑒別。完整的柱頭呈線形,先端較寬大,向下漸細呈尾狀,先端邊緣具不整齊的齒狀,下端為殘留的黃色花枝。長約2.5cm,直徑約1.5mm。紫紅色或暗紅棕色,微有光澤。體輕,質松軟,干燥后質脆易斷。將柱頭投入水中則膨脹,可見橙黃色成直線下降,并逐漸擴散,水被染成黃色。無沉淀柱頭呈喇叭狀,有短縫。在短時間內用針撥之不破碎。氣特異,微有刺激性,味微苦。以身長,色紫紅,滋潤而有光澤,黃色花柱少,味辛涼者為佳。
2.2 顯微鑒別粉末特征。橙紅色。表皮細胞表面現長條形,壁薄,微彎曲,有的細胞外壁凸出呈乳頭狀或短絨毛狀;斷面觀類方形、類圓形或類長方形,有的可見乳頭狀突起。草酸鈣結晶多聚集于薄壁細胞中。呈細顆粒狀、圓簇狀、類方形或不規則塊片,直徑2-14μm,長約至21μm。絨毛狀細胞(柱頭頂端)多斷裂,直徑26-56μm,長85-145μm,壁厚至5μm,表面有膠質紋理。螺紋及環紋導管直徑約12μm?;ǚ哿A球形,直徑71-200μm,外壁兩層近等番紅花厚,表面有稀疏的細小刺狀雕紋。
2.3 偽品鑒別。①西紅花的雄蕊:染色而成為螺旋狀扭曲,藥室末端箭形,花絲線狀質柔。②蓮須、菊科植物的舌狀花或黃花菜切絲,加入輔料加工而成。此樣品通體紅色,無黃色部分,置水中浸泡成片狀或絲狀,頂端不成喇叭狀,無黃色線形下沉,而且水被染成紅色,很快擴散。③化學紙漿做成的絲狀物,外包層淀粉,染色后加少許油類物而成,其外觀與真品極相似,但置水中浸泡,可見寬端扁,不似喇叭狀,頂端亦無波狀突起,撥動易碎,加碘試液呈藍黑色,并有在西紅花中摻入糖、硼砂和甘油等。
2.4 中藥鑒別。本品為工業偽造,為疏松的深紫色團塊。由絲狀物交織而成,長約3厘米,有呈二、三分叉,多彎曲或斷碎。寬端扁平寬大,寬約2.5毫米,頂端平正。邊緣顯棱角狀。中部扁平,四方形。尾端極細,呈淡黃色,呈四棱形。整體暗淡沒有光澤,嗅微帶煙臭。
2.5 顯微特征。本品粉末顯深紅色。
①淀粉粒:大小不等多見,類圓形、腎形。略點大粒的可見,呈線條狀,點狀。層紋為同心性,大粒者隱約可見。經鑒定系小麥淀粉。②纖維:交織成絲狀、薄壁性、非木化、完整而稀少。③油珠:較多呈圓球形。④導管:少見、細小、具孔紋。⑤顆粒性物質及色素團塊:形狀大小不等。團塊顯紅色。
3 結束語
紅花已被臨床大量推廣使用,而藏紅花的功效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究,臨床應用藏紅花防治由瘀血、血拴引起血行不暢之證,用于冠心病心絞痛,血拴性脈管炎抗腫瘤等的治療。因此,對藏紅化的開發利用,有待于深層次的研究,使之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病及產生更奇特的醫療價值。為紅花和藏紅花,兩者藥性及功用雖然基本相同,但卻是兩種不同科屬的植物,價格也相差甚遠,紅花與藏紅花均為活血化瘀藥,均具活血通經、散瘀止痛功效。紅花為婦科及跌打損傷常用藥,且價廉。而藏紅花資源少、價格昂貴,由于偽劣西紅花不但沒有正品的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郁安神的效果,有的甚至還含有毒性成分,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此,為了保障用藥質量,保證用藥安全有效,除了藥監部門應加強對西紅花的流通管理,杜絕偽劣西紅花在市場上的流通外,作為醫藥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熟悉西紅花的品相特性,熟練掌握西紅花的鑒別方法,不能單憑一、二個特征就盲目地下結論,盡可能做到全面鑒別。
參考文獻
[1]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1992,2671
[2] 徐國鈞.生藥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162
[3] 孟德陽.淺談鑒別西紅花的真偽.求醫問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