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中西聯合用藥治療胃潰瘍的療效。
方法:將80例胃潰瘍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晨起空腹服用洛賽克20mg,同時服用阿莫西林膠囊每次0.5g,每日三次,服用半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中藥治療。
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在4周后總有效率分別為82.5%和62.5%,8周后總有效率分別為95.0%和90.0%。
結論:中西聯合用藥治療胃潰瘍療效顯著,能明顯促進潰瘍的愈合。
關鍵詞:胃潰瘍 中藥 西藥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53-01
胃潰瘍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其治療過程長易復發。有出血,穿孔,癌變的嚴重并發癥。2009年4月~2011年3月,我科采用中西聯合治療胃潰瘍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80例患者治療前均行胃鏡檢查,病理均為良性潰瘍。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齡22歲~70歲;潰瘍直徑<2.0cm,潰瘍位于粘膜下層者46例,達肌層者34例;HP均成陽性。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治療對照組晨起空腹洛賽克20mg,同時服用阿莫西林膠囊,每次0.5g,每日三次,服用半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黃芪12g、白術12g、白芍12g、三七15g、延胡索20g、枳殼12g、甘草8g)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1.3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200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臨床治愈:潰瘍完全消失,局部輕度發紅,無明顯水腫,自覺癥狀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顯效:潰瘍基本消失,仍有明顯炎癥,主要癥狀消失。有效:潰瘍縮小50%以上,主要癥狀明顯減輕。無效:潰瘍縮小不及50%,自覺癥狀無改善。治療總有效率=(臨床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組結果進行X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4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82.5%與對照組62.5%,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013,P=0.045);治療8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95.0%與對照組90.0%,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721,P=0.396)。(見表1)
3 討論
胃潰瘍的發病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HP的感染是胃潰瘍致病和復發的重要因素。HP損害胃粘膜,使局部免疫反應異常。洛賽克是質子泵抑制劑,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胃酸濃度過高能達到持久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HP。阿莫西林是抗生素可根除HP。中醫理論認為脾胃虛弱是胃潰瘍發病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療胃潰瘍應以益氣、活血、通絡為主[2]。方中黃芪、白術健脾益氣;白芍、甘草緩急止痛;延胡索、枳殼行氣導滯;三七活血通絡,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環。祖國傳統醫學注重標本兼治,采用復方多途徑的作用機制,加強了西藥的治療效果,縮短了療程。因此,中藥聯合洛賽克治療胃潰瘍,臨床療效明顯,副作用小,是一種可靠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2] 王垂杰,李曉斌,喻明,等.胃潰瘍活動期中醫證候的臨床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1,19(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