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調查分析中西醫結合療法對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咽炎的臨床價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方法,給予對照組(n=33)吸入治療,給予觀察組(n=33)患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比兩組的療效。
結果:對照組顯愈率57.6%(19/33),觀察組顯愈率84.8%(28/33),兩組的治療顯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
結論:西藥霧化吸入治療聯合中藥養陰利咽湯治療慢性咽炎的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慢性咽炎 中醫 西藥霧化吸入 效果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62-01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疾病,其誘因很多,疾病的臨床癥狀時輕時重,難以通過治療而有效控制癥狀,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及學習[1]。筆者根據中醫辨證分型,結合西藥霧化吸入治療慢性咽炎,效果較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自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于本院門診部就診治療的慢性咽炎患者66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5例,年齡19~69歲,平均(35.7±5.5)歲,病程3個月至8年,平均(16.5±8.0)個月;入選病例均符合衛生部藥政局2002年制定的《新藥(中藥)治療慢性咽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慢性咽炎診斷標準[2];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6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33)和觀察組(n=33),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局部用藥:兩組均采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g+α-糜蛋白4000U+生理鹽水15ml霧化吸入,20min/次,1次/d,同時用2%碘甘油擦咽喉部以緩解咽部不適,治療7d為一個療效;②中醫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養陰利咽湯,主藥為生地黃30g、玄參30g、麥冬30g、白芍20g、青果20g、浙貝母15g、射干15g、牡丹皮15g、木蝴蝶9g、甘草6g,隨癥加減:咽痛甚者加山豆根和金銀花各15g;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者加香附、郁金和當歸各15g;食少便溏者去生地黃,加炒白術、山藥各15g;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6g;以上中藥加水煎服,每日一劑,30d為一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標準。參考《新藥(中藥)治療慢性咽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療效評價標準,將患者治療效果分為以下4個級別:以用藥10d內癥狀緩解,3個月內癥狀及體征消失,隨訪6個月以上無復發為臨床治愈;以用藥15d內癥狀減輕,3個月內癥狀及體征消失,隨訪3個月以上無復發者為顯效;以治療15d內癥狀減輕,3個月內癥狀及體征部分緩解為有效;以用藥3個月內癥狀及體征仍無明顯改善者為無效。以臨床治愈率加上顯效率為顯愈率(%)。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對照組顯愈率57.6%(19/33),觀察組顯愈率84.8%(28/33),兩組的治療顯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慢性咽炎是臨床的多發病、常見病,其病因復雜,現代醫學認為該病為咽部黏膜、黏膜下組織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臨床表現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癥,病程長且難以治愈。目前西醫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該病,多采用抗菌藥物、抗病毒藥物治療,但治療效果欠佳。
中醫認為慢性咽炎多為感受風熱之邪,肺胃火毒灼傷咽喉,日久失治而導致血脈瘀滯、熱毒蘊結所致[3]。根據慢性咽炎“陰虛為本,邪實為標”的特點,本科室在用西藥超聲霧化吸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方藥中的生地黃、麥冬、玄參等具有滋養肺陰的功效,射干清熱解毒、祛痰利咽,白芍、牡丹皮清熱斂陰,青果利咽解毒,浙貝母化痰,木蝴蝶潤肺開音,隨癥加減,本方具有清熱解毒、養陰利咽、化痰散結的作用。中西藥結合治療慢性咽炎的效果顯著,西藥局部用藥能夠指標,快速緩解臨床癥狀,中藥治本,辨證施治的同時能夠調節人體的免疫功能,能夠抑制或減輕咽部炎癥細胞的浸潤,改善淤血狀態。總之,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咽炎能夠快速緩解臨床癥狀,穩定治療效果,具有臨床推廣使用的價值,值得臨床關注。
參考文獻
[1] 林欐坪,林麗星.慢性咽炎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測定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4,11(3):188-189
[2] 胡幼紅.中醫藥治療慢性咽炎研究概況[J].中醫研究,2006,19(1):56
[3] 郭小梅.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咽炎75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