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比較體外沖擊波與電針、物理治療踝關節軟組織撞擊綜合征的臨床療效。
方法:將80例運動員損傷后踝關節未見骨折、脫位,經過一段時間回復和傳統治療,腫痛雖明顯減輕,但活動量增加后和劇烈運動后腫痛加重,反復發作,遷延不愈的慢性踝關節腫痛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沖擊波治療組),對照組(傳統外敷中藥組),治療1月后進行療效比較。兩組分別在治療后得到3個月隨訪,并用kofoed踝關節評分標準進行評分。觀察組滿意率達93%,對照組滿意率達66%,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為39人,不明顯為3人。對照組治療效果明顯為25人,不明顯為13人。兩組在治療后療效比較具有差異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體外沖擊波是治療踝關節軟組織的有效方法,療效優于外敷中藥。
關鍵詞:體外沖擊波 外敷中藥 踝關節撞擊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83-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以2011年8月—2012年2月見云南省體育運動創傷專科醫院80例踝關節軟組織撞擊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專業運動員5人,普通群眾75人;其中男68例,女12例;年齡15—58歲,平均31.8歲;病程1—14個月,平均3—2個月。均為一側踝關節扭傷,左側28例,右側52例。體外沖擊波治療組21例(觀察組),外敷中藥治療組15例(對照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踝關節疼痛、腫脹、嚴重者伴有跛行。
踝關節軟組織撞擊綜合征綜合診斷標準:踝關節有一次或多次反復扭傷史,引起踝關節錢外側或(和)前內側慢性疼痛、腫脹,背伸活動受限,并伴有“打軟腿”或“彈響”聲。每于激烈運動和活動較多后癥狀明顯加重。此癥可伴有關節軟骨損傷或踝關節外側不穩。MRI檢查科顯示踝關節內、外側溝內有異常軟組織嵌入情況,還可顯示關節軟骨損傷情況。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采用德國STORZMP100體外沖擊波疼痛治療系統進行治療,沖擊次數為2200次,壓強為2.5—2.0pa,平率8—10Hz,治療區域為踝關節外側緣或(和)內側緣。間隔5日1次,6次為1個療程。
1.2.2 對照組。患處外敷中藥,每隔1日換1次,共敷15次藥為1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兩組在治療后1個月,3個月對所有患者采用kofoed踝關節評分標準進行評估,觀察療效。兩組患者80例分別于末次治療后1、3個月電話隨訪及來院復查。
1.4 統計學分析。用技術資料中的四格表資料的卡方(X2)檢驗對兩組實驗結果進行比較。以P>0.05表示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治療后3個月按kofoed踝關節評分標準:觀察組(42例):優(100—85分)30例,良(85—75分)9例,可(74—70分)2例,差(低于70分)1例。對照組(38例):優(100—85分)10例,良(85—75分)8例,可(74—70分)8例,差(低于70分)8例。結果觀察組優良率為93%,對照組優良率為66%。
其中兩組分別以kofoed踝關節評分標準達到優、良的病例數認為療效顯著,達到可、差的病例數認為療效不明顯。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療效顯著為39人,療效不行明顯為3人。觀察組治療3個月后療效顯著為25人,療效不行明顯為13人。治療3個月后兩組療效對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療效顯著好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1、表2、表3。
3 討論
當踝關節內翻位扭傷或旋后位扭傷時,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和跟距外側韌帶以及下脛腓前韌帶機器遠側束,受內翻應力的牽拉發生斷裂,甚至前外側關節囊也出現撕裂,以后由于反復的內翻扭傷和踝關節屈伸運動,導致一部分撕裂的韌帶斷裂端嵌入前外側溝內,一部分撕裂韌帶的愈合處發生纖維粘液樣變、纖維化、增生肥厚和瘢痕形成,嚴重者伴有關節軟骨損傷變性,上述足趾在外側溝內受到撞擊,引起炎癥反應,造成踝關節前內側腫脹疼痛而持續疼痛的患者wolin等發現關節造影顯示從距腓關節囊前下方伸出一片相連的片狀組織塊進入關節內,稱為“半月板樣損傷”。踝關節前內側則是由于外旋和旋前損傷,使三角韌帶深層纖維受到牽拉而撕裂,部位韌帶斷端嵌入至前內側溝內,反復活動的刺激導致這些組織出現于前內側溝周圍組織相同的病理變化。臨床上踝關節前外側撞擊綜合征大大多于踝關節前內側撞擊綜合征。
體外沖擊波是利用液電、壓電或電磁等發生器產生一種具有高壓強性短時性和寬頻性的脈沖聲波。其治療機制主要有:
3.1 機械沖擊效應:高能沖擊波在不同密度組織之間產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從而達到松解粘連、纖維化樣變、瘢痕增生的治療目的。
3.2 壓電及空化效應可使受到沖擊波部位組織微循環加速,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循環,促進代謝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和疼痛。
3.3 神經阻滯作用:釋放p物質,抑制疼痛信號產生及傳通,降低疼痛閾值,從而緩解疼痛。
可見體外沖擊波治療踝關節軟組織撞擊綜合征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松解軟組織粘連,改善局部癥狀,患者滿意度高。
4 思考
沖擊波治療后建議全休3天,避免激烈運動,必要時冰敷止痛。軟組織慢性損傷經體外沖擊波治療后會轉為急性炎癥反應,此時加外敷消腫止痛的中藥具有協同治療作用(外敷中藥2—3次)。
參考文獻
[1] 江明,邢更彥.體外沖擊波療法在骨組織及肌肉系統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5,9(2):191—193
[2] 劉長劍,劉建國.體外沖擊波原理與成骨[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7,22(9):788—789
[3] Weinstein JN,Lurie JD,Tosteson TD,et al. Surgical v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lumbar disk hermiation:the spine patient out-comes research trial (SPORT) observational co-hort. JAMA,2006,296:2451-2459
[4] 邢更彥,井茹芳,楊俊鐸.體外沖擊波治療網球肘、肩周炎及跟痛癥的作用探討.中國臨床康復,2001,11:30—31
[5] 曲綿域.運動醫學(中國醫學百科全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