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節奏的改變,作息時間的不規律,頸椎病越來越走近人們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折磨,時時刻刻,揮之不盡。牽引配合針刺對于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顯著,且安全,持久,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關鍵詞: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 牽引 針刺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87-01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常見病。是由頸椎增生壓迫或刺激項部脊髓,神經根,椎動脈或交感神經而產生的頸,肩,臂,手指麻木疼痛,甚至上下肢功能障礙等癥狀的臨床癥候群,又稱頸椎綜合征。尤其是神經根型頸椎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
1 臨床診斷標準
1.1 臨床表現。以神經壓迫征為主,表現為頸肩部疼痛,項后,肩背或枕后疼痛,可呈持續性隱痛或酸痛,也可是陣發性劇痛,可伴有脊神經節段走行方向的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伴有針刺樣或過電樣串麻感,上部頸脊神經根(第4頸椎以上)受到壓迫或刺激時,可出現枕部疼痛或麻木。
1.2 陽性體征。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椎間孔擠壓試驗陽性,頸神經根受到刺激時,表現為疼痛過敏,當神經受壓較重或持久,表現為感覺減退,腱反射的改變,當支配相應肌腱神經興奮時,腱反射活躍,反之者減弱或消失,檢查反射及感覺應雙側對比。
1.3 輔助檢查。X線檢查;側位片可見頸椎曲度改變,生理前凸減少,消失或呈反弓,病變椎間隙變窄,骨刺或項韌帶鈣化,斜位片可見椎間孔變小,CT和MR可見骨刺或椎間盤壓迫神經。
2 治療方法
頸椎牽引,囑患者端坐位,面朝頸椎牽引器,牽引力4至5kg,持續牽引30分鐘,每日一次,一月為一療程,三個療程為一個治療周期。
針刺:在牽引后,囑患者坐位或俯臥位,針刺取患者患側風池,2至7夾脊穴(每日取其中3個夾脊穴),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等穴(取穴按五版教材),用毫針平補平瀉(也可配合電針,溫針,效果更加),留針30分鐘,隔日一次,10次為1療程,兩個療程為一個周期,療程之間間隔一周。
3 療效觀察
顯效,癥狀消失,自覺無任何不適113例,占47.2%,有效,癥狀基本緩解,活動時無明顯不適86例,占35.9%,無效,癥狀未明顯改善,活動時疼痛明顯40例,占16.7%,總有效率83.3%。
牽引配合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確切,值得推廣!